別名:懷山藥。 【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竟δ芘c主治】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薯蕷-原植物【用法與用量】15~30克!窘伞吭撈佛B(yǎng)陰能助濕,所以濕盛中滿、或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藥一般無明顯禁忌癥,但因其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現(xiàn)代藥理鉆研證實,懷山藥具有營養(yǎng)滋補、誘生攪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力、調(diào)度內(nèi)排泄、補氣通脈、鎮(zhèn)咳祛痰、平喘等感化,能改善冠狀動脈及微輪回血流,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冠芥蒂、心絞痛等。鐵棍山藥具有補氣潤肺的功用,既可切片煎汁當茶飲,又可切細煮粥喝,對虛性咳嗽及肺癆發(fā)燒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療結果。春季天氣較枯燥,易傷肺津,招致陰虛,出現(xiàn)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癥,此時進補山藥較為適合,因山藥是安然平靜之品,為滋陰養(yǎng)肺之上品。
2025-04-05 電議魚腥草 【別名】:折耳根、臭菜、側耳根、臭根草、臭靈丹、朱皮拱。 【性味】:性微寒,味苦。 應用價值 【藥用】 1.用于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黃而稠等。前者,常與桔梗、蘆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作用;后者,常與黃芩、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該品為治肺癰之要藥。 2.用于熱毒瘡瘍,常與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內(nèi)服外用均可。 3.用于熱林小便澀痛,常與木通、滑石、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同用,F(xiàn)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喉嚨;熱;癰腫瘡毒;熱淋。治肺炎,肺膿瘍,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禁忌】: 1.虛寒癥及陰性外瘍忌服。 2.《名醫(yī)別錄》:多食令人氣喘。 3.孟詵:久食之,發(fā)虛弱,損陽氣,消精髓。等。
2025-04-05 電議黑靈芝,又名黑芝,別名玄芝、黑云芝 【別名】玄芝 【性味】味咸,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通九竅,使人聰明靈敏細心;久食之,令人輕身不老,延年成仙 一、抗腫瘤作用 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調(diào),是腫瘤之所以會發(fā)生并擴展的重要原因。靈芝是較佳的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和激活劑,它可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患者自身的**能力。靈芝可以通過促進白細胞介素-2的生成,通過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通過提升人體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細胞的指標水平,以及通過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成為抗腫瘤、**以及癌癥輔助治療的優(yōu)選藥物。靈芝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這種無毒性的免疫活化劑的優(yōu)點,恰恰是許多腫瘤化療藥物和其它免疫促進劑都不具有的。 二、保肝解毒作用 博味館靈芝對多種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無論在肝臟損害發(fā)生前還是發(fā)生后,服用靈芝都可保護肝臟,減輕肝損傷。靈芝能促進肝臟對藥物、毒物的代謝,對于中毒性肝炎有確切的**。尤其是慢性肝炎,靈芝可明顯消除頭暈、乏力、惡心、肝區(qū)不適等癥狀,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項指標趨于正常。所以,靈芝可用于治療慢性中毒、各類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礙。 三、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均表明,靈芝可有效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增強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給,因此,對心肌缺血具有保護作用,可廣泛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等的治療和預防。對高血脂病患者,靈芝可明顯降低血膽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對于粥樣硬化斑塊已經(jīng)形成者,則有降低動脈壁膽固醇含量、軟化血管、防止進一步損傷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阻止血小板聚集。這些功效對于多種類型的中風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尿閉或排尿困難,下腹脹滿,利尿,益腎氣。
2025-03-08 電議【品名】陳皮絲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 【功效簡述】開胃健脾 【溫馨提示】冷藏儲存,泉水唯佳,高溫沖泡浸泡適度 陳皮的苦味物質(zhì)是以檸檬苷和苦味素為代表的“類檸檬苦素”,這種類檸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陳皮用于烹制菜肴時。其苦味與其他味道相互調(diào)和,可形成獨具一格的風味。陳皮含有揮發(fā)油、橙皮甙、維生素B、C等成分,它所含的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nèi)積氣,增加食欲。陳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通氣的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 其它產(chǎn)品展示:
2025-03-13 電議中文學名:水蛭 別稱:螞蟥 界:動物界 門:環(huán)節(jié)動物門 【性狀】螞蟥呈扁平紡錘形,有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長4~10cm,寬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見黑色斑點排成5條縱紋;腹面平坦,棕黃色。兩側棕黃色,前端略尖,后端鈍圓,兩端各具1吸盤,前吸盤不顯著,后吸盤較大。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膠質(zhì)狀。氣微腥。水蛭扁長圓柱形,體多彎曲扭轉(zhuǎn),長2~5cm,寬0.2~0.3cm。柳葉螞蟥狹長而扁,長5~12cm,寬0.1~0.5cm。 【炮制】水蛭洗凈,切段,干燥。燙水蛭取凈水蛭段,照燙法(附錄ⅡD)用滑石粉燙至微鼓起。 【性味與歸經(jīng)】咸、苦,平;有小毒。歸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破血,逐瘀,通經(jīng)。用于癥瘕痞塊,血瘀經(jīng)閉,跌撲損。古代醫(yī)書中記載有利用螞蟥治療多種疾病,謂其“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消積聚……”。醫(yī)圣張仲景用其祛邪扶正,水蛭-中藥材治療“瘀血”、“水結”之癥,顯示了其獨特的** 【用法與用量】1.5~3g。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2025-02-09 電議桑葚子別名:桑實、葚、烏椹、黑椹、桑棗、桑葚子、桑粒、桑果、文武實結靈子。 【性味】甘;酸;性寒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心經(jīng) 【功能主治】滋陰養(yǎng)血;生津;潤腸。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fā)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或熬膏、浸酒、生啖;或入九、散。外用:適量,浸水洗。 作用:1.桑椹中的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2.桑椹含有烏發(fā)素,能使頭發(fā)變的黑而亮澤。3.桑椹有改善皮膚血液供應,營養(yǎng)肌膚,使皮膚白嫩及烏發(fā)等作用,并能延緩衰老。4.桑椹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可以****。5.桑椹善滋陰養(yǎng)血、生津潤燥,適于肝腎陰血不足及津虧消渴,腸燥等癥。6.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緩解眼睛疲勞干澀的癥狀。 其它產(chǎn)品推薦:紅蓮子: 新疆大棗: 黨參個: 去皮甜杏仁: 無硫淮山藥片:白蓮子:
2025-03-10 電議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種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凈,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干。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多為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表面有棕紅色內(nèi)種皮,一端黃白色,約占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nèi)種皮顯白色。質(zhì)較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 【鑒別】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淀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1~4μm,大粒臍點隱約可見;復粒多數(shù)由百余分粒組成,類球形,直徑13~35μm,少數(shù)由2~3粒組成。 【炮制】芡實除去雜質(zhì)。麩炒芡實取凈芡實,照麩炒法(附錄ⅡD)炒至微黃色。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歸脾、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用于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其它產(chǎn)品展示: 芡實: 川牛膝: 浙貝母: 山藥: 厚樸: 太子參: 烏梅: 蓮子:
2025-03-09 電議【名稱】雞內(nèi)金、雞肉金 【別名】雞肫皮、雞黃皮、雞肫、雞胗 【性昧歸經(jīng)】甘,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jīng)。 【功效】消食健胃助消化,澀精止遺?梢源龠M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運動功能明顯增強,胃排空加快。 【炮制】 1.生雞內(nèi)金:將雞內(nèi)金凈制,除去非藥用部位。 2.醋炒雞內(nèi)金,醋用量100:10,將凈制過的雞內(nèi)金用文火炒至表面顏色加深,噴淋食醋,待醋被完全吸進雞內(nèi)金。 3.焦內(nèi)金: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內(nèi)部焦黃,噴淋食醋,吸干后出鍋晾涼。 【用法用量】煎服,8~10g;研末服,每次1.5~8g。研末用效果比煎劑好。 【宜食】適宜消化不良、面色萎黃、不思納谷、小兒疳積、形體消瘦、腹大腹脹、脾胃虛弱、食積脹滿、腸結核、骨結核等病癥患者食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作用: 1.對人體胃功能的影響:健康人口服炙雞內(nèi)金粉末5g,經(jīng)45-60分鐘,胃液分泌量比對照值增高30-37%,2小時內(nèi)恢復正常。胃液酸度也明顯增高。游離酸或總酸度在服藥1小雞內(nèi)金-藥用時后一般開始上升,于1-2小時達較高值,以后逐漸下降,3小時后恢復正常。其中游離酸的較高值為0.19-0.24%,比對照值增加32-113%;總酸度的較高值為0.2-0.32%,比正常值增加25-75%。消化力的增強雖較遲緩,但維持時間較久。胃運動機能明顯增強,表現(xiàn)在胃運動延長及蠕動波增強,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雞內(nèi)金本身只含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服藥后能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和胃運動增強,認為可能是雞內(nèi)金消化吸收后通過體液因素興奮胃壁的神經(jīng)肌肉所致。亦有認為是胃激素促進了胃分泌機能。 2.加速放射性鍶的排泄:雞內(nèi)金水煎劑對加速排除放射性鍶有一定的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較煎劑為好,尿中排出的鍶比對照高2-3倍,并認為雞內(nèi)金中的氯化銨為促進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 3.雞內(nèi)金不同炮制品對小鼠腸胃推進功能的影響:雞內(nèi)金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清炒品、砂燙品、醋制品、烘制品灌胃0.2m1/10g對小鼠腸胃推進功能情況并與生理鹽水比較。雖各種炮制品的推進功能有增強的趨勢,但并不顯著(P<0.05)。結果提示雞內(nèi)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藥物在胃內(nèi)的局部作用或直接刺激腸胃運動引起的,可能是藥物消化后進入血液刺激胃腺分泌增加而起到間接助消化作用。 4.**作用:體外試驗;雞內(nèi)金有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口服本品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胃運動加強,排空率加快,催泌作用甚至強于肉粉,作用途經(jīng)似是經(jīng)消化吸收后進入血液內(nèi),通過體液因素而興奮胃壁的神經(jīng)肌肉裝置。
2025-03-04 電議綠梅花【茶名】綠梅花,落葉喬木,小枝多綠色,枝端尖刺狀,無毛,葉互生,寬卵形至卵形,長4-10cm,寬3-5.5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下面色較淺,嫩時兩面有毛,老時僅下面脈上有柔毛;葉柄有毛,托葉早落;1-2朵簇生,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常帶紫紅色,花后常不反折;花瓣5,白色、紅色或淡紅色,有的重瓣;雄蕊多數(shù),心皮1,密被短柔毛。核果近球形,兩邊扁,有縱溝,直徑2-3cm,熟時黃色,有短柔毛;ㄆ3月,果期5-6月。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微溫, 【湯色】呈橙黃明亮 【功效保健】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欲不振,頭暈, 【溫馨提示】冷藏儲存,泉水唯佳,高溫沖泡浸泡適度
2025-02-17 電議別名:白芍、花子、白芍藥、金芍藥、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 藥性功效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適用于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癥。[4]芍藥甙有抗菌、解熱、抗炎、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肌營養(yǎng)血流、擴張血管、對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痙、抗?jié)、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 白芍煎劑能抑制痢疾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宜食血虛陰虛、胸腹脅肋疼痛、肝區(qū)痛、膽囊炎、膽結石疼痛、瀉痢腹痛、婦女行經(jīng)腹痛、自汗易汗盜汗、腓腸肌痙攣、四肢拘攣疼痛、不安腿綜合癥等病癥患者適宜食用。忌食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此外,服用中藥藜蘆者也不宜食用白芍。 白芍和白茯苓是傳統(tǒng)的潤澤皮膚、美白的藥物,它們與甘草一起還可以延緩衰老。在中醫(yī)理論中,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養(yǎng)血的作用,可以治療面色萎黃、面部色斑、無光澤;白術性溫,味甘、苦,有延緩衰老的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甘草性平,味甘,有潤膚除臭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所導致的口臭以及皮膚皸裂等。 產(chǎn)品推薦:桑葚子:川麥冬: 刺梨:黨參個: 茯苓丁:
2025-02-24 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