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成活的花卉小苗,一般均要移植到露地或通過上盆,讓它們在比原來廣闊些的環(huán)境里繼續(xù)生長發(fā)育。幼苗經移栽而后不再移植,叫作“定植”;栽植后還需要再移植的,則叫“假植”�;ɑ艿囊浦玻仨氄莆者m宜的季節(jié)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移植方法可分為裸根移植和帶土移植兩種。裸根移植通常用于小苗及容易成活的種類,帶土移植則常用于大苗及較難移植成活的種類。移植時間以苗之大小而定,生長快的草花出苗2周就可移植,生長慢的約3—4周后移植。一般在真葉生出5一6進行分苗(較好次移植),不宜在苗過大時進行。一些不耐移植的種類如虞美人、香豌豆等,可先播種在小花盆或營養(yǎng)缽中,待以后連盆土定植。
栽植的距離決定于假植還是定植,以及氣候、土壤、花畦種類等。若為假植,栽植的距離可近些。栽植距離還決定于幼苗生長速度或留床的時間長短。生長快或苗床時間長的,栽植距離應寬些。若為定植,則視不同種類植株的大小及用途而定。定植采種圃及單株觀賞的,栽植距離應寬些;切花栽培時,應窄些。氣候適宜而土壤肥沃,栽植距離也應寬些。
移植的時間宜選擇無風的陰天,若在炎熱的晴天,則應于傍晚日照不過分強烈時進行。晴天大風水分蒸發(fā)量大,花卉容易萎凋,一般不宜移植。在降雨前移植,則成活率更高。微雨天能移植,但雨量較大時反而有害,因為雨天地溫較低,移植后新根發(fā)生緩慢,此外,特別是粘性土,容易固結。移植應在土壤不過濕或過于時進行,因過濕使土壤粘閉,過干除不便于操作外,又不能保持土壤良好的團粒結構。當天旱土干時,應在移植的前一天充分灌水,使土濕潤。
栽植完畢后,應以細孔噴壺澆足水,定植大苗后,則在洼面灌水(可在樹干周圍作環(huán)形的土埂,俗稱“養(yǎng)水塘”,用來攔蓄水分)。較好次充分灌水后,在新根未生以前,不可灌水過多,否則會引起根部腐爛。小苗組織柔弱,根系較少,移植后數天內應遮去強烈日光。較大的樹苗較好設立支柱,防止樹苗搖動,保障成活。
(記者 中華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