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 文章詳情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提起蘆薈相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蘆薈不但可以美容養(yǎng)顏、改善室內壞境,蘆薈的藥用價值也是非明顯的,現(xiàn)如今很多家庭都開始養(yǎng)殖一些蘆薈,這樣既能達到綠化家庭環(huán)境的目的,還能給人一種善心悅目的感覺,那么家庭的蘆薈應該怎么養(yǎng)殖呢?如何才能保證成材率,下面花木中國網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一、蘆薈的養(yǎng)殖與生長條件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蘆薈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養(yǎng)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土: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松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yǎng)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

溫度: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huán)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fā)生障礙,如果低于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5℃,濕度為45—5%。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jié)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個月它才會慢慢適應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fā)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蛆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二、盆土的配制

蘆薈盆栽基質配制有多種多樣的配方,一般常見配方使用腐殖土、田園土和河沙,其比例為4:4:2,實踐證明,這種基質配制比較適宜。用木屑代替河沙,減輕基質重量,增加透氣和透水性,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木屑選用硬雜木的為好,使用前要堆積發(fā)酵。

三、盆土的消毒

作為室內栽培蘆薈用的盆土,最好用前進行消毒,以殺滅基質中可能存在的蟲卵和病菌。常用的方法有燒土消毒、蒸氣消毒和藥品消毒三種方法。

(1) 燒土消毒:把配好的混合基質放在裝有鐵板的爐灶上加溫翻炒。一般在80℃條件下,用30分鐘就可以殺死基質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各種蟲卵。

(2) 蒸汽消毒:將配制好的基質放在容器中蒸透,一般家庭煤爐和煤氣灶都可用來加熱消毒。蒸汽消毒需保持在80℃以上,蒸2小時可以達到徹底消毒的效果。

(3) 藥品消毒:常用40%福爾馬林,每立方米培養(yǎng)基質用400-500毫升藥液均勻撒于基質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蓋平,悶1~2天后再打開,晾曬2~3天,等藥液揮發(fā)后再上盆。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四、上盆和換盆

將培育好的蘆薈種在花盆中的過程稱為上盆。上盆時間:應在春夏季進行。室內氣溫在15-28℃時比較適宜。上盆方法:上盆前選苗是重要關鍵。健壯的蘆薈苗,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并帶有4根以上的自生根。上盆時,先在盆底放一些碎瓦片,以利排水透氣,再填上一些配好的基質,把蘆薈放入盆內,盡量使根系伸展,填土覆蓋好根部,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壓實,使根系上下左右與基質緊密接觸,再把盆土填至離盆緣2厘米左右。最后,慢慢向盆內澆透水,上盆就算完成。

上盆后不宜多澆水,一般是不干不澆,干則澆透。經常向蘆薈葉面噴水,可加快蘆薈返青生根。剛上盆的蘆薈也不要讓陽光直射,可在半陰處養(yǎng)護。

換盆:家庭盆栽蘆薈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換盆時也以春季為好。在換盆時,要掌握正確的脫盆技術。把盆株倒轉,左手托住盆土,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連磕幾下,盆與老盆土自然分離。然后將蘆薈連土團一起挪入較大的新盆中,再在盆的四周加上新的盆土,接著,用手把盆土壓實,再澆透水即可。換盆以后,還需放在半陰處養(yǎng)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后再移到有陽光處。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五、管理和養(yǎng)護

家庭盆栽蘆薈的管理主要包括施肥、澆水和冬季保溫三個方面。

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硫、鈣、鎂、鐵等,其中碳、氫、氧來自于空氣,而其他元素都是從盆栽基質中吸收的。另外,需要硼、錳、鉬、鋅、銅、氯等元素,雖然需要量不大,但不能為其他元素所代替?茖W的施肥可使營養(yǎng)得到補充。

澆水:冬季,一般可15-20天澆1次,如果需要可葉面噴水。盡量少澆水,保持盆土干燥,有利于植株安全過冬;春季,一般5-7天澆1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盆土見干也見濕;夏天,氣溫較高,蒸發(fā)量大,需要2-3天澆1次水,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減少水分的損失;秋季,蘆薈澆水方法基本與春季相似,要使盆土有干有濕。澆水的時間一般都以清晨和傍晚為好,此時水溫比較接近盆土溫度,可以避免因澆水使盆土的溫度劇變而影響根系的生長。要記住:“盆栽蘆薈,寧干勿濕”。

六、種苗繁殖

蘆薈的種苗繁殖以無性繁殖為主, 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插株繁殖,繁殖季節(jié)宜在春秋進行。分株繁殖是指當蘆薈的分蘗苗在5片葉以上時,把幼苗小心撥起,盡量不要損傷根系,移栽到其他地方或花盆上。插株繁殖是指切取蘆薈側枝15厘米左右,放在通風遮蔭處兩三天,當切口收縮干后,插植到其它地方或花盆,再遮蔭一個月,此期間盡量不要澆水,當插株開始生長時,再移到所放的地方,這時開始澆水。經多年生長的蘆薈老株,長到一定的高度后,容易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影響觀賞,因此在葉基7厘米處切斷,采用插株法,可使蘆薈老株重新煥發(fā)青春。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七、越冬管理

(1) 溫度要求:蘆薈在我國南方熱帶地區(qū)、全年無霜地區(qū)如福建南部、廣東沿海、海南等地,可以安全自然越冬外,在其他地區(qū)都要加強越冬防凍管理。5℃作為蘆薈越冬最低溫度安全線。掌握蘆薈安全越冬溫度,是家庭盆栽蘆薈成敗的關鍵技術之一。

(2) 增溫保溫的方法:在冬季不很寒冷或在室內有取暖條件的地區(qū),將盆栽蘆薈搬放室內,一般都能安全越冬。當溫度不能保證在5℃以上時,則一定要采取一些相應的保暖措施。如挖長方形的坑穴(俗稱地堂子),自制一種簡易的保溫箱等。

(3) 控制澆水和增加光照:在冬季要盡量少澆水或不澆水,使盆土保持干燥。如果空氣太干燥,可采取葉面噴水的方法。另外,盡量讓盆栽蘆薈多見陽光。

最后,中國花木網友情提醒,蘆薈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如果你用蘆薈治病,首先鑒別是否是藥用蘆薈品種,切忌把龍舌蘭、雷神或僅有觀賞價值的蘆薈品種用來防病、治病。應該選擇芭用蘆薈品種,注意其特點、用法并根據病因,做到對癥下藥。正確使用蘆薈,方能取得最佳效果。切忌過量服用或急于求成。芝元蘆薈軟膠囊中的蘆薈甙可成為皮膚的防曬劑,其它所含成份如多種糖類、氨基酸、活性酶、蘆薈大黃素等,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滋潤作用;能加速皮膚新陳代謝,增強皮膚彈性,使之顯得柔軟、光滑、豐滿。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盆栽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