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病株生長不良,植株矮小。葉片少,小而黃。根末端產(chǎn)生圓形、紡綞形或不規(guī)則形瘤狀根結,一至數(shù)毫米大,較初為黃白色,表面光滑,后變?yōu)楹稚?表面粗糙,破裂腐爛。有時球莖上方亦可形成1毫米~2毫米大的根結。
二、病因及發(fā)病特點。該病由南方根結線蟲為主的4種~5種根結線蟲屬的線蟲引起。以卵、幼蟲和成蟲在病土、病根殘體中越冬,主要通過土壤傳播。遠距離傳播由病苗病株造成。澆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也能傳播。連作、高溫高濕、盆土疏松、濕度過大有利發(fā)病。
三、防治方法。
(1)盆土處理。可采用曝曬法,于夏季氣溫達30℃以上時進行。在光照充足的室外或居室陽臺水泥地上,把土堆成8厘米~10厘米的薄層,利用日光曝曬20天~30天,每天要翻動數(shù)次,使其充分受熱干燥。
(2)加強檢疫。及時對苗木及其周圍土壤進行檢查,防止病株傳病,對重病株應立即拔除并燒毀,病土用甲醛水消毒后再用。
(3)選用無病苗木和球莖處理。應選用無病壯苗上盆栽植。球莖處理可用45℃溫水浸泡30分鐘進行消毒。
上一篇: 苗木起苗應注意幾個問題 下一篇: 小知識:菜豆的耕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