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術(shù):1、育苗:培育適齡壯苗是獲得豐產(chǎn)的基礎(chǔ),也是目前我縣生產(chǎn)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壯苗標準為:定植前苗子株高20-25厘米,莖桿粗壯,有9-12片葉,且多數(shù)現(xiàn)蕾。⑴整地、作畦、施基肥:甜椒育苗畦要求疏松、細臻,做成長6.67米,寬1.67米的標準畦,每畦施腐熟有機肥100公斤,磷二銨0.5公斤。⑵浸種催芽:a、浸種:先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分鐘后,反復(fù)用清水沖洗種子,之后再浸種,以消除種皮帶菌。將甜椒種子浸入55℃溫水中,并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拌,浸泡12-24小時。B、催芽:種子經(jīng)浸泡,吸足水分,用濕麻包片包好,放于30℃條件下催芽,每天淘洗種子1-2次,翻動種子,使受熱均勻,出芽整齊,4-5天后出芽率60-70%時即可播種。⑶播種:畝用種量:150-200克,一個陽畦播種子150-175克,可分3-4個畦,可栽1畝地。播種前,畦內(nèi)先澆水,水滲透到30厘米土層,水滲后撒一層過篩細土,隨后將種子均勻撒于苗床,播后復(fù)土1厘米。⑷播后管理:A、分苗前管理:種子發(fā)芽出土時期維持較高溫度,為此,蓋嚴薄膜,晚上加蓋草簾,保溫保濕,加速出苗。白天30℃,夜間18-20℃,幼苗出齊,子葉展開后要降溫防徒長,逐漸加大放風量,白天25-27℃,夜間17-18℃,直至撤掉薄膜,分苗前3-4天進一步降低溫度,白天加強放風,日溫25℃,夜溫15℃。播種到分苗,一般不宜再澆水。B、分苗:甜椒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分苗,分苗畦施肥同育苗畦,一般早春采用暗水分分苗,即按7-8厘米行距開3-4厘米深溝,然后用壺澆水,按8厘米株距擺苗,較后封壟,要求每穴雙株,大小苗分級。C、分苗后管理:分苗后一周內(nèi),為促進根系生長,需保持較高溫度,蓋嚴薄膜,新葉長出,澆緩苗水,逐漸撤膜,定植前一周進行低溫煉苗,白天15-20℃,夜間5-10℃,分苗后,新根尚未大量生出,不宜澆大水,應(yīng)小水勤澆,定植前15-20天,苗弱可每畦隨水沖尿素0.25和。D、囤苗:在定植前一周,在苗床內(nèi)充分澆水,第二天將苗帶索挖起,碼放苗床之間,用土彌縫,以備定植。2、定植:⑴整地、施基肥、作畦:選擇肥沃,排灌良好的壤土或沙土種植,定植前翻地15-2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60%撒施,40%溝施,磷二銨10公斤,或用可控緩釋肥,每畝50公斤,做成寬10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畦,畦上覆蓋地膜,要求畦上打除草劑,48%氟樂靈乳油,每畝100-150毫升,兌水10-20公斤噴霧,淺混土。⑵定植密度: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穴雙株,每667平方米可栽10000株,要求定植濃度以把土索全部埋嚴為宜,定植后用土將定植孔封嚴,防止土壤中的濕墊氣從定植孔溢出,而使甜椒發(fā)生生理病害。3、定植后管理:前期促根發(fā)秧,中期壯根攻秧攻果,后期保秧保果。⑴定植后至盛果期的管理:露地甜椒定植后要澆定植水,水量不宜太大,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緩苗,定植水澆后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地溫,促進根系生長。8-10天后再澆緩苗水,并進行深中耕,之后控水蹲苗。直至70%植株門椒達2-3厘米大小時,意味著果實已加速生長,要及時澆水追有機肥。肥料:尿素和硫酸鉀10公斤/畝或隨水沖糞稀水,之后仍需中耕,以改善土壤通透性。⑵盛果期管理:盛果期發(fā)秧和結(jié)果同時進行,為防止早衰。要及時采收下層果實,并加緊追肥澆水,以利植株繼續(xù)生長和開花結(jié)果。同時要進行培土,以防倒伏。培土后仍需澆水追肥。肥料:尿素和硫酸鉀15公斤/畝,促進發(fā)秧,爭取高溫到來之前封垅。7月正值高溫多雨季節(jié),地表溫度高達50℃以上,掏了根系生長,此時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勤澆水輕澆水,雨后排水,甜椒根系積水數(shù)小時后就可窒息死亡。⑶結(jié)果后期管理:入8、9月份,氣候涼爽,光照充足,適合甜椒生長,這是第二次開花座果的高峰,要加強管理,促進發(fā)新枝,多結(jié)果,增加后期產(chǎn)量。具體方法是將第三層果以上枝條留兩節(jié)后剪去,追肥澆水交替進行,每澆1-2次水,追施一次肥。肥料:和硫酸鉀15公斤/畝,另外結(jié)合打藥進行葉面噴肥,尿素+磷酸二氫鉀,濃度0.3-0.5%連噴2-3次。4、病蟲害防治:⑴病害:甜椒主要病害有**病、炭疽病、疫病、日灼病等。甜椒**病防治:①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如甜雜2號、中椒11號、通椒1號、大辣椒3號。②適當密植、及早遮嚴地面降低地溫,能減輕病害。③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抗病力。④蓋地膜彩銀灰色膜,達到避蚜作用。定植前后選用苦參素植物殺蟲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也可用辟蚜霧、康福多、天王星防治,可減輕病害。⑤噴灑NS83增抗劑,定植前后各噴一次50倍液,或噴灑抗毒劑1號300倍液,在發(fā)病初期邊連續(xù)噴二次。甜椒炭疽病防治: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從無病株上采種留種。③實行3年以上輪作。④種子消毒。種子在55℃溫水中浸10分鐘后移入冷水中,然后催芽播種。或硫酸銅液浸種,種子先用冷水預(yù)浸6-15小時,再用1%硫酸銅液浸種5分鐘,浸好后撈出拌以適量的生石灰或草木灰,然后再進行播種。⑤發(fā)病初期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炭特靈800-1000倍液。甜椒疫病防治:①與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輪作。②先用無病菌新土育苗,發(fā)現(xiàn)病苗及時拔除。③發(fā)病初期噴灑0.1%高錳酸鉀,0.2%木醋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必要時隔7-10天再噴藥一次。甜椒日灼病防治:大椒日灼病是生理病害,采取合理密植,防止早期落葉,促進枝葉繁茂等農(nóng)業(yè)措施防治。⑵甜椒害蟲主要有蚜蟲、煙青蟲、棉鈴蟲、紅蜘蛛。蚜蟲防治同前。注意防治煙青蟲和棉鈴蟲,一定要做好蟲情預(yù)報,在卵峰期,幼蟲剛孵化蛀果前噴藥。必要時也可選用0.5%Tt200-300倍液防治,桃小靈800倍液,40%菊殺乳油3000倍,901生物殺蟲劑200倍,高效氯氰1000倍防治。另外,甜椒地彩楊樹枝把誘殺或采用200畝地一個高壓爾燈誘殺。5、采收: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生長期施過化學農(nóng)藥的甜椒,采摘前1-2天必須進行農(nóng)藥殘留生物檢測。及時采摘,分級包裝上市。
2025-04-16 電議學名:AlliumcepaLinn 粒/克:300 主要習性: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季都有供應(yīng)。供食用的部位為地下的肥大鱗莖(即蔥頭),含水分較多,辣味較重,耐貯藏。被譽為“菜中皇后”,營養(yǎng)價值豐富,天然**物質(zhì)。 生長習性:發(fā)芽溫度發(fā)芽天數(shù)生長適宜溫度間距光照播種到成熟18-25℃7-15天15-30℃15*20厘米半陰、陽光充足約50天 形態(tài)及用途顏色株高用途紅20cm觀果,食用 栽培技術(shù)洋蔥是一種耐運輸、耐貯藏的常用蔬菜,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質(zhì)鱗莖,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進食欲,可治療多種疾病;不僅耐貯藏,也可脫水加工成出口蔬菜。洋蔥按鮮莖皮色可分為紅皮、黃皮和白皮三種;按鱗莖形狀可分為扁平形、長橢圓形、長球形、球形和扁圓五種。不同球形與早晚熟性有關(guān),一般球形越扁,熟性越早。種植洋蔥品種不同,產(chǎn)量有較大差異,熟性早的扁平品種,一般畝產(chǎn)4500--5500公斤左右;中晚熟品種一般畝產(chǎn)5000--5500公斤。種植洋蔥的經(jīng)濟效益每畝在3000---6000元之間。而且易管理,是農(nóng)業(yè)調(diào)整種植結(jié)構(gòu)的較好模式。適合作為蘿卜、白菜收獲后的接茬蔬菜。播種育苗 (一)播種期。播種期的選擇根據(jù)當?shù)氐臏囟取⒐庹蘸瓦x用品種的熟性而定。洋蔥對溫度和光照都比較敏感,因此,秋播對播種期的選擇十分重要,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壯程度的健壯秧苗,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長發(fā)育過大,通過春化階段,到第二年春季出現(xiàn)先期抽薹。漯河地區(qū)一般在9月10—20日播種,掌握苗齡50—60天。 (二)苗床準備。苗床應(yīng)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年來沒有種過蔥蒜類作物的田塊,以中性壤土為宜。 苗床地基肥施量不宜過多,避免秧苗生長過旺,一般每100平方米苗床施有機肥300公斤,過磷酸鈣5~10公斤。耕耙2~3次,把基肥和土壤充分摻拌均勻,耕地深度15厘米左右。然后耙平耕細,做成寬1.5~1.6米,長7~10米的畦,即可播種育苗。 (三)播種方法。播種方法一般有條播和撒播兩種。 1.條播:先在苗床畦面上開9~10厘米間距的小溝,溝深1.5~2厘米,播籽后用笤帚橫掃覆土,再用腳力將播種溝的土踩實,隨即澆水。 2.撒播:先在苗床澆足底水,滲透后撒細土一薄層,再撒播種籽,然后再覆土1.5厘米。 為了加快出苗,可進行浸種催芽,浸種是用涼水浸種12小時,撈出晾干至種子不粘結(jié)時播種;催芽是浸種后再放在18—25℃的溫度下催芽,每天清洗種子一次,直至露芽時即可播種。 (四)播種量。播種量的多少與秧苗的健壯和先抽薹也有關(guān)系,密度太高,秧苗細弱,密度太稀,秧苗生長過粗,容易抽薹。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苗床面積播種籽600~700克。苗床面積與栽植大田的比例,一般為1:15—20。 (五)苗期管理。播種后一定要保持苗床濕潤,防止土面板結(jié)影響種子發(fā)芽和出苗。要等到幼苗長出較好片真葉后,才可以適當控制澆水。當幼莖長出約4—6厘米,形成弓狀,稱為“拉弓”;從子葉出土到胚莖伸直,稱為“伸腰”。一般在播種前澆足底水的,播種后一般不澆水,到“拉弓”的“伸腰”時再及時澆水,這樣才能確保全苗。播種前底水不足或未澆水的,一般在播種后到小苗出土要澆水2~3次。 幼苗期結(jié)合澆水進行追肥,促進幼苗生長。施肥量每畝氮素化肥10~15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1300公斤.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 幼苗發(fā)出1~2片真葉時,要及時除草,并進行間苗,撒播的保持苗距3~4里米,條播的約3厘米左右。整地施肥洋蔥不宜連作,也不宜與其他蔥蒜類蔬菜重茬。洋蔥根系淺,吸收能力弱,所以耕地不宜深,但要求精細。秋季栽培,在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耕地,耕深15厘米左右。耕地后即行耙平做畦,畦的大小根據(jù)各地的氣候和地塊的灌排條件而定,一般可筑寬2米、長10米左右的寬畦,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的栽植株數(shù)。如需進行間作套種,則應(yīng)根據(jù)間作套種作物的要求,決定畦的寬度。 栽植前結(jié)合耕地施好基肥,基肥的施用量應(yīng)根據(jù)土壤肥力和基肥種類不同而決定。一般每畝可施優(yōu)質(zhì)的腐熟廄肥1330~3340公斤,再混入過磷酸鈣16—20公斤和適量鉀肥。使用基肥,采取普遍撒施,然后在耕地時充分攪和耙勻,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定植作物(一)分級選苗。定植時要選取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大小均勻的幼苗;淘汰徒長苗、矮化苗、病苗、分枝苗,生長過大過小的苗。并按幼苗的高度和粗度分級,一般分為三級:一級苗高15厘米左右,粗0.8厘米;二級苗高12厘米,粗0.7厘米左右;三級苗高10厘米左右,粗0.6厘米左右。分級后可以把同樣大小的苗栽種在一起,以便進行分類管理,促使田間生長一致。 (二)定植密度。洋蔥植株直立,合理密植增產(chǎn)效果顯著,是洋蔥豐產(chǎn)的關(guān)鍵措施之一。一般行距15—18厘米,株距10~13厘米,每畝可栽植3萬株左右。應(yīng)根據(jù)品種、土壤、肥力和幼苗大小來確定定植的密度,一般早熟品種宜密,紅皮品種宜稀,土壤肥力差宜密,大苗宜稀。要在保持洋蔥個頭在一定大小的前提下,栽植到較大的密度。 (三)定植時間。秋季栽植的時間以栽植后能使根系恢復(fù)生長,而不使植株生長進行越冬為宜。過早定植,植株開始生長,越冬苗過大,第二年容易發(fā)生先期抽薹現(xiàn)象;過遲定植,根系尚未恢復(fù)生長,易受凍害。一般以嚴寒到來之前30—40天定植為宜。漯河地區(qū)一般定植時間為10月底至11月上旬。田間管理(一)澆水。洋蔥定植以后約20天后進入緩苗期,由于定植時氣溫較低,因此不能大量澆水,澆水過多會降低地溫,使幼棵緩苗慢。同時剛定植幼苗新根尚未萌發(fā),又不能缺水。所以,這個階段對洋蔥的澆水次數(shù)要多。每次澆水的數(shù)量要少,一般掌握的原則是不使秧苗萎蔫,不使地面干燥,以促進幼苗迅速發(fā)根成活。 秋栽洋蔥秧苗成活后即進入越冬期,要保證定植的洋蔥苗安全越冬,就要適時澆越冬水。越冬后返青,進入莖葉生長期,這個階段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澆水,促進生長,又要控制澆水,防止徒長?刂茲菜姆椒ń“蹲苗”,蹲苗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土壤性質(zhì)和定植后生長狀況來掌握,一般條件下,蹲苗15天左右。當蔥秧苗外葉深綠,蠟質(zhì)增多,葉肉變厚,心葉顏色變深時,即結(jié)束蹲苗開始澆水。以后一般每隔8~9天澆一次水,使土壤見干見濕,達到促進植株生長,防止植株徒長的目的。采收前7—8天要停止?jié)菜?nbsp;(二)施肥。洋蔥對肥料的要求,每畝需氮13~15公斤、磷8~10公斤、鉀10—12公斤。 洋蔥定植后至緩苗前一般不追肥,越冬后結(jié)合澆越冬水,每畝施人糞尿1000~1300公斤,到春季返青時結(jié)合澆返青水,再施一次返青肥。 (三)中耕松土。疏松土壤對洋蔥根系的發(fā)育和鱗莖的膨大都有利,一般苗期要進行3—4次,結(jié)合每次澆水后進行;莖葉生長期進行2~3次,到植株封壟后要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為宜,定植株處要淺,遠離植株的地方要深。 (四)除薹。對于早期抽薹的洋蔥,在花球形成前,從花苞的下部剪除,或從花薹尖端分開,從上而下一撕兩片,防止開花消耗養(yǎng)分,促使側(cè)芽生長,形成較充實的鱗莖,同時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實踐證明,對于先期抽薹的植株,采取除薹措施后,仍可獲得一定的產(chǎn)量。采收作物洋蔥采收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當洋蔥葉片由下而上逐漸開始變黃,假莖變軟并開始倒狀;鱗莖停止膨大,外皮革質(zhì),進入休眠階段,標志著鱗莖已經(jīng)成熟,就應(yīng)及時收獲。 洋蔥采收后要在田間晾曬2—3天。直接上市的可削去根部,并在鱗莖上部假莖處剪斷,即可裝筐出售。如需貯藏的洋蔥,則不去莖葉,當葉片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可把莖葉編成辮子,懸掛在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稱為掛蔥,或者袋筐貯藏。 防治病蟲洋蔥常見的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萎縮病、軟腐病等,常見的蟲害有種蠅、薊馬、紅蜘蛛、蠐螬、螻蛄等。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細心觀察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發(fā)現(xiàn)病蟲危害,要及時購藥防治,采取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jié)合的方法,保證洋蔥秧苗的健康生長,達到豐產(chǎn)豐收的目的。洋蔥霜霉病1.癥狀病斑呈蒼白綠色,長橢圓形。嚴重時波及上半葉,植株發(fā)黃或枯死,病葉呈倒“V”形。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層。鱗莖染病后變軟,植株矮化,葉片扭曲畸形。 2.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90%三乙磷酸鋁粉劑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50%甲霜銅800~1000倍液,72.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藥劑,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洋蔥灰霉病1.癥狀初在葉上著生白色橢圓或近圓形斑點,多由葉尖向下發(fā)展,逐漸連成片,使蔥葉卷曲枯死。濕度大時,在枯葉上生出大量灰霉。 2.防治發(fā)病初期輪換噴淋50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必要時還可選用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及50%農(nóng)利靈1000~15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 種子質(zhì)量:純度凈度發(fā)芽率含水量種子壽命≥95%≥98%≥80%≤8%兩年 注意事項:1. 請將種子存放在陰涼,干燥處.2. 因氣候條件或栽培技術(shù)不當造成損失,不負種子價格以外之經(jīng)濟責任.3. 種子表面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1-2倍.
2025-04-16 電議產(chǎn)品名稱:特效生根粉 產(chǎn)品規(guī)格:15克/包(一)、作用: 速效生根粉主體成份為90%萘乙酸原粉,而萘乙酸為廣譜性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適宜苗木扦插,種子浸泡,小苗、大樹移栽。促進插穗切口提前愈合,快速生根、發(fā)芽,提高成活率。大樹移栽時,受損須根迅速恢復(fù)活力。(二)、使用方法: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溶解(1克生根粉+5克酒精),再兌水稀釋,使用濃度隨苗木品種、插條老嫩、芽是否休眠等不同而定。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快浸法(適合易生根苗木): 1克兌水0.2-1公斤,浸蘸插條基部2-3厘米處5-15 秒鐘?商幚3000棵小苗。 2、慢浸法(適合難生根苗木):1克兌水5-10 公斤,浸泡插條基部3-10小時。 3、沾根法(適合小苗移栽):1克兌水5-10 公斤,加少許泥土,制成稀泥漿,可處500-1000棵小苗。 4、根部澆灌法(適宜大樹移栽):1克兌水20公斤,灌根。胸徑5公分,可澆40-50棵。 胸徑10公分,可澆10-20棵。5、種子浸泡:1克兌水40-50公斤,浸泡種子10-24小時,可提高發(fā)芽率。
2025-04-16 電議特征特性: 從播種到采收35-40天,適時收獲,株高不超過20厘米收割,否則植株莖易老化。葉紅色,肉厚,纖維少,品質(zhì)好,該品種適應(yīng)性廣,一般畝產(chǎn)1500公斤。栽培要點: 哈爾濱地區(qū)5月20日左右播種,撒播,播種過早溫度低不出苗,施足基肥,適時追肥,畝用種量1斤左右。 栽培技術(shù);①整地作畦栽培莧菜要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較少的地塊。采收幼苗、嫩莖和葉的一般進行撒播,播種前耕深15厘米,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千克。整地作畦的質(zhì)量要求較高,畦面土壤必須細碎平整,否則影響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②播種播種前要澆足底水,水滲下后,撤底土,再播種。早春播種,氣溫低,出苗差,播種量宜大,每畝3~5千克。晚春或晚秋播種,每畝播種量2千克。夏季及早秋播種,氣溫較高,出苗快且好,每畝播種量1~2千克。以采收嫩莖為主的,要進行育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③田間管理春播莧菜,由于氣溫較低,播種后7~12天出苗,夏秋播的莧菜,只需3~5天出苗。當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較好次追肥,12天后進行第二次追肥;當較好次采收莧菜后,進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應(yīng)追一次糞,每次每畝施尿素5~10千克。春季和秋冬氣溫低時,可追施稀薄的糞稀,春季栽培的莧菜,澆水不宜過大,夏秋季栽培時要注意適當灌水,以利生長。加強肥水管理是莧菜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主要措施。水肥跟不上,幼苗生長緩慢,容易抽薹開花,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莧菜田間雜草較多,每次采收后,需要及時將田間雜草拔除。5.采收莧菜是一次播種,多次采收的葉菜。春播莧菜在播種40~45天,株高10~12厘米,具有5~6片真葉時開始采收。較好次采收結(jié)合間苗,拔出過密,生長較大的苗;第二次采收用鐮刀進行割收,保留基部5厘米左右。待側(cè)枝長到12~15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三次采收。春播莧菜畝產(chǎn)為1200~1500千克。夏、秋播種的莧菜,一般在播后30天開始采收,生產(chǎn)上只采收1~2次,畝產(chǎn)量在1000千克左右。
2025-04-15 電議學名:Gomphrenaglobosa別名:千日草火球科屬:莧科千日紅屬包裝:原廠彩包主要習性: 一年生草本,株高30-50cm,花序為密集頭狀,圓球形徑賽厘米,生于一個總梗頂端,紅色,落葉后花不凋。為上好干花材料,可食用,尤以藥用價值為高。喜炎熱,干燥氣候。 花語---永恒的愛、不朽的戀情【種子介紹】:莧科千日紅屬。株高約50cm,全株密被纖細毛,莖直立多分枝。單葉對生,長橢圓形,全緣。頭狀花序,圓球形,著生枝頂,小花干后不落,不變色;ㄓ絮r紅。胞果近球形,種子密被白色纖毛;ㄆ6-10月。千日紅是天生的干燥花,同時也是風味較佳的花草茶。顏色鮮艷的千日紅在熱茶水中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浸泡,色澤才會逐漸變淺,花苞的艷麗色彩會滲入茶中,使茶水變成賞心悅目的嫩粉色!驹耘喾椒ā浚合矞嘏完柟,性強健,適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千日紅生長勢強盛,對肥水、土壤要求不嚴,管理簡便,一般苗期施1次至2次淡液肥,生長期間不宜過多澆水施肥,否則會引起莖葉徒長,開花稀少。千日紅生長在溫熱的季節(jié),施肥不宜多。生長期間要適時灌水及中耕,以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應(yīng)及時排澇;ㄆ谠僮肥└缓、鉀的液肥2次至3次,則花繁葉茂,燦爛多姿。殘花謝后,不讓它結(jié)籽,可進行整形修剪,仍能萌發(fā)新枝,于晚秋再次開花。生長習性:發(fā)芽溫度發(fā)芽天數(shù)生長適宜溫度播種季節(jié)開花季節(jié)播種到開花15-20℃10-15天18-35℃1-12月1-12月約90天 種子質(zhì)量:純度凈度發(fā)芽率含水量 生產(chǎn)日期種子壽命≥95%≥98%≥80%≤8% 見封口兩年 注意事項:1. 請將種子存放在陰涼,干燥處.2. 因氣候條件或栽培技術(shù)不當造成損失,不負種子價格以外之經(jīng)濟責任.3. 種子表面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2-3倍.4. 本品種遺傳基因復(fù)雜,不能再留種使用.種類香草植物 多肉植物 蕨類植物 觀葉植物 觀花植物√觀果植物 用途料理√健康美容√花草茶√染色 香味加工 觀賞√特性充足陽光√半陰√明亮窗邊√室內(nèi)光線√忌強光 多濕環(huán)境 水分每星期澆一次水 每星期澆二次水 盆面干澆水√需充足水份 需充足水份且經(jīng)常做葉面噴霧 施肥每半個月施肥 每月施肥√每二月施肥 每季施肥
2025-04-15 電議學名:Limoniumstatice 情人草屬蘭雪科,補血草屬,又叫干枝梅、補血草。主要栽培品種有藍珍珠,藍絲絨,海藍,雪頂?shù)龋墙陙硇屡d的切花植物,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 一年生草本,株高30-50厘米,葉片隨植株的生長而變化,初生真葉對生,以后轉(zhuǎn)為單葉互生,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0厘米,蝶形花,紫紅色。葉片隨溫度變化或音樂伴奏會上下舞動,非常奇特?捎糜谠耘嗟。 形態(tài)特征 情人草屬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是糙毛,株高60—100厘米,葉從生于基部,呈蓮座狀,直徑25-75厘米,葉片呈匙狀,長10-30厘米,寬2—7厘米,葉片數(shù)達20-60片之多,層次為3-10層。生長初期為綠色,中期葉片邊緣泛紅,生長后期整個葉片如楓葉紅似火,是此花較美的時期,紅葉、綠莖配上黃、粉、紫色的花朵,分外耀眼。第二年抽莖后就是花蕾,莖枝無葉,呈綠色或粉色,花序自莖部分枝,呈傘房狀聚傘圓錐花序,疏松、開張,花枝長。根皮呈朱紅色,花色有紫青、淡紫、玫瑰紅、藍、紅、黃、白色等。其顏色變化與環(huán)境有關(guān)其次,情人草還有一個變種,獨具特點,其莖呈皮帶狀,扁平彎曲生長,寬5厘米左右,枝生于兩側(cè),呈翠綠色,花、枝、葉與情人草無異。生長習性 情人草生長在蒙古高源、西伯利亞地區(qū),長于海拔500—2000米的海濱堿灘,荒漠草地或沙丘地帶。性喜干燥涼爽氣候,好強光照,好石灰質(zhì)微堿地土壤,特別耐瘠薄、干旱、抗逆性強,能在沙質(zhì)土,沙礫土,輕度鹽堿地生長,是旱化的草甸群落中的優(yōu)勢植物。實用功效1、情人草是具有很高開發(fā)價值的名貴中草藥,藥名為補血草,根、葉、花、枝均可人藥。根治諸虛體弱,食欲不振;葉治胃潰瘍、胃痛、胃癌;花枝治功能性子宮出血,宮頸癌及其它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2、情人草是天然滅蠅草,它能釋放一種誘惑蒼蠅的物質(zhì),蒼蠅特別愛光顧此花,所以又稱“落蠅子花”、“蠅子架”,蒼蠅一旦上去就會慢性死亡,是蒼蠅的天敵。 一年生草本,株高30-40cm,穗狀花序,花粉紅色,花小素雅,開花別致,適宜作切花或盆栽培,亦可作干花觀賞,生長快,花期長,性耐寒,喜涼爽環(huán)境,要求土壤疏松,溫潤及富含有機質(zhì)。 每克粒數(shù):515 生長習性: 發(fā)芽溫度發(fā)芽天數(shù)生長適宜溫度間距光照播種到開花20-25℃7-15天18-35℃15*15厘米半陰、陽光充足約80天 形態(tài)及用途 顏色株高用途粉色30-50cm花壇,盆花,切花,干花 種子質(zhì)量: 純度凈度發(fā)芽率含水量種子壽命≥95%≥98%≥80%≤8%兩年 注意事項: 1. 請將種子存放在陰涼,干燥處. 2. 因氣候條件或栽培技術(shù)不當造成損失,不負種子價格以外之經(jīng)濟責任. 3. 種子表面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1-2倍. 四、觀賞價值情人草類似梅花,迎風傲雪,花香四季,永不變色,永不凋謝,在花的初期,呈紫色或粉紅色,隨著成熟變成白色,純潔而高雅,二色變幻,粉白交替,交相輝映,故稱“二色補血草”它花形獨特,看上去朵朵小花,像滿天星斗灑向人間,美麗耀眼、七彩斑瀾,簇簇動人,給人以含情脈脈,一往情深的感覺,是情人間愛意的寄托,象征著忠貞不渝的美好情意。周年播種跳舞草常規(guī)育苗一般在5--8月播種,改用周年播種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露地種植的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種,在室內(nèi)冬天也可播種。一般5月底以前播種的植株當年可開花結(jié)果,花期9--10月,果期9--11月;7月底以后播種的,次年上半年可開花結(jié)果,但比常規(guī)播種育苗的,可以提早一個季度獲得種子。 種子催芽 跳舞草種子表面有一層蠟質(zhì)層,水分難以入浸;種子表層含有抑制自身發(fā)芽的物質(zhì),播種后難以發(fā)芽。通過催芽的種子可以大大地提高發(fā)芽率。催芽時間用40度的溫水浸泡種子,每天換水一次,浸泡過程中要多次摩動種子,以去除表層蠟質(zhì)和表層抑制發(fā)芽的物質(zhì)。經(jīng)過數(shù)天浸種,當種子破嘴露白時,即可播種,發(fā)芽率達95%以上。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進行,室內(nèi)或大棚內(nèi)冬季也可進行。剪取當年生粗壯枝條為插穗,剪成5厘米長為一段(上端留一片葉子,基部留一枝節(jié)),插于細砂盆中,插深為穗長的2/3,插后澆透水。將插盆于陰涼通風處,上蓋玻璃板并經(jīng)常噴水保濕。10天后可生根,再經(jīng)數(shù)天后,去蓋停水蹲苗3天,即可上盆定植。
2025-04-14 電議學名:Mirabilisjalapa每克粒數(shù):8株高:40-50厘米花色:混色英文:Four-oclock拉丁文:MirabilisjalapaLinn. 多年生草本花卉,可春播繁衍,也能自播繁衍,成株快,開花也早。長江以南作多年生栽培。華北多作一年生栽培,或于秋末將老根掘起,置于5℃室內(nèi)越冬,翌春植露地仍可下午盛開至次日清晨凋謝。生長習性:發(fā)芽溫度發(fā)芽天數(shù)生長適宜溫度間距光照播種到開花22-26℃7-15天18-38℃30*30厘米半陰、陽光充足約70天 形態(tài)及用途顏色株高用途混色50-80厘米花壇,宿根 種子質(zhì)量:純度凈度發(fā)芽率含水量種子壽命≥95%≥98%≥80%≤8%兩年 注意事項:1. 請將種子存放在陰涼,干燥處.2. 因氣候條件或栽培技術(shù)不當造成損失,不負種子價格以外之經(jīng)濟責任.3. 種子表面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1-2倍.
2025-04-14 電議英文:Peony學名:Paeoniasuffruticosa別名:牡丹科 芍藥屬分類:木芍藥 主要習性: 落葉灌木,株高40-100厘米,葉互生,二回三出羽狀復(fù)葉,花形碩大,花莖可達15-20厘米,花色有白、粉紅、黃、紅等,種子繁殖,根深肉質(zhì),喜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土壤,可作為盆栽,花壇及花境,是我國的國花,根可入藥,稱丹皮。 牡丹的種植技術(shù)牡丹作為我國的“國花”,由于其獨特文化底蘊和觀賞性,近年來在國內(nèi)外發(fā)展迅速,隨著牡丹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牡丹的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形勢也已日益嚴峻。本文通過介紹牡丹的栽培管理的方法,和牡丹常見的病蟲害,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供牡丹種植者和綠化工作者參考。1形態(tài)特征牡丹(學名:Paeoniasuffruticosa),又有洛陽花、富貴花之稱。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根肉質(zhì),粗而長,中心木質(zhì)化,二回羽狀復(fù)葉,小葉長4.5~8cm,闊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3~5裂,基部全緣,葉背有白粉,平滑無毛;▎紊,大型,花型多種,有9個色系;ㄆ4月下旬至5月,果9月成熟。2土壤選擇與整地栽種牡丹宜選用疏松肥沃,土層深厚、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筆者通過實踐,結(jié)合牡丹的形態(tài)特征和實際養(yǎng)護管理的特點,發(fā)現(xiàn)牡丹宜種植在地勢高燥和側(cè)方遮陰的地方,以防積水爛根。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為好,過酸過堿的土壤不適合牡丹生長。3栽植季節(jié)與方法牡丹必須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栽植,期間成活率較高,次年長勢強勁。在此期間又以早栽為好,早栽地溫較高,可促使牡丹早發(fā)新根,便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長。栽植越晚第2年長勢越弱,甚至死亡。即使成活也要到第3年才能逐漸恢復(fù)正常生長。牡丹無論穴栽、溝栽,通常與分株繁殖同時進行,同時應(yīng)確保栽植空間寬大而深長,并施足底肥。在栽植前將斷根、病根剪除,用500~700倍液甲基異柳磷和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也可)混合液浸泡10~20分鐘后栽植。覆土后還要將整株稍向上提,使根系分布均勻,自然舒展,然后再逐層將土填實。一般初栽之苗要澆透水,使根和土壤緊密結(jié)合,但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以防止爛根。栽培密度應(yīng)視培植目的而定。若作長期觀賞用,株行距80~100cm為宜。4常用繁殖方法4.1播種繁殖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后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牡丹在野生狀態(tài)下主要以種子繁育后代。經(jīng)人工長期培育后,牡丹雄雌蕊退化,多變?yōu)榛ò,大多失去結(jié)實能力。因此無性繁殖成為保持牡丹優(yōu)良性狀的主要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致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播種后,15~20天后開始生根,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始發(fā)芽出土,若干旱少雨可10~15天澆水1次,4月份以后可隨澆水施入稀薄糞肥。按此法播種2年后可起苗用于嫁接或移植,3~5年后即可陸續(xù)開花。4.2嫁接繁殖4.2.1砧木的選擇。一般來講,砧木的選擇分為2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藥根。4.2.2接穗的選擇。接穗宜選健壯植株上1年生粗壯萌蘗枝,其髓心實,嫁接后易發(fā)根存活;次之為上部當年生枝,因健壯芽子飽滿的當年生枝含營養(yǎng)物質(zhì)較多,利于傷口愈合成活。接穗一般長約6~10cm帶有健壯的頂芽和1個或幾個小側(cè)芽。接穗要即剪即接,不可久放。4.2.3嫁接法。本法比用分株法的繁殖系數(shù)高得多,尤其對一些發(fā)枝力弱的名貴品種更有意義。砧木通常用“粗種”牡丹或芍藥的肉質(zhì)根。砧木選用粗約2cm,長約15~20cm且?guī)в许毟娜赓|(zhì)根為好。實踐證明用牡丹根作砧木比用芍藥根作砧木,更利于以后的的分株,且壽命較長。嫁接的時間一般為9~10月上旬,接后涂泥,并立即種植。4.3分株繁殖分株亦稱分根。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依據(jù)原株大小,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每株都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涂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在洛陽,分株繁殖多在10月上旬進行,較遲不得晚于11月底,適時進行分株較好,適時分株,牡丹新生根很多,來年長勢旺盛;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少而短,來年植株發(fā)育更弱,甚至死亡。5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是保證牡丹種苗質(zhì)量,提高觀賞品質(zhì)和商品價值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是病蟲害防治的原則。主要危害牡丹的病害有:牡丹的紅斑病、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炭疽病、牡丹銹病、牡丹**病、牡丹環(huán)斑病等。防治方法:3月下旬~4月上旬噴撒多菌靈、退菌特、托布津等,5月~8月每20天左右噴石灰倍量式的波爾多液。危害牡丹的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根結(jié)線蟲、蠐螬、金針蟲等,地上害蟲介殼蟲類和刺蛾類等。防治地下害蟲的方法:每年分別在3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用500倍液的甲基異柳磷灌根,或在牡丹根部周圍撒施呋喃丹顆粒劑,操作方法為:環(huán)繞牡丹根部周圍開溝,溝深5cm,撒施呋喃丹后覆蓋,可防治根結(jié)線蟲、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防止地上害蟲的方法: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和氧化樂果混合后噴霧或用800~1000倍的殺撲磷噴霧防治。
2025-04-12 電議英文名:CommonSowthistle學名:SonchusbrachyotusDC. 又名苣荬菜,侵麻菜。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間路旁,春季開花前采挖全草食用,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之功?芍委煾鞣N癰腫、瘡毒。全草洗凈切段焯熟涼拌或蘸醬食之。 生長環(huán)境: 苣荬適應(yīng)性很強,抗逆性強,抗寒又耐熱。根芽在地溫10~15℃時即可出土。種子在3~5℃即可萌芽。發(fā)芽適溫為20~27℃。生長發(fā)育適溫為10~25℃。抗旱、耐澇、耐鹽堿,但在土壤濕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品質(zhì)脆嫩。干旱時,葉片纖維多,品質(zhì)差。但水分過多,易爛根致死。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濱海鹽堿地亦可生長,房前屋后,地頭地角均可種植。但以種植在肥沃、疏松、保水肥力強的壤土中為較好。 生境分布: 生于路邊、田野。世界各國均有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主產(chǎn)河北、陜西、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等地。 主要習性: 多年生草本,適應(yīng)性很強,抗逆性強,抗寒又耐熱?购怠⒛蜐、耐鹽堿,但在土壤濕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品質(zhì)脆嫩。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種植在肥沃、疏松、保水肥力強的壤土中為較好。春季開花前采挖全草食用,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之功?芍委煾鞣N癰腫、瘡毒。全草洗凈切段焯熟涼拌或蘸醬食之。 發(fā)芽溫度發(fā)芽天數(shù)生長適宜溫度間距光照播種到成熟18-25℃7-15天15-38℃5*5cm半陰、陽光充足約60 形態(tài)及用途顏色株高用途綠30cm食用 種子質(zhì)量:純度凈度發(fā)芽率含水量種子壽命≥95%≥98%≥80%≤8%兩年 注意事項:1. 請將種子存放在陰涼,干燥處.2. 因氣候條件或栽培技術(shù)不當造成損失,不負種子價格以外之經(jīng)濟責任.3. 種子表面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1-2倍.
2025-04-12 電議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