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皂角苗

-
價格:請留言
-
供貨總量:供貨量充足
發(fā)貨地點:陜西
發(fā)布時間:2019年03月11日
有效期至:2019年04月11日
最低起訂量:1棵
供貨總量:充足
- 本產(chǎn)品由西安市田豐苗木花卉專業(yè)合作社提供,請致電了解詳情。
該信息已被查詢4135次
西安市田豐苗木花卉專業(yè)合作社
供貨總量:供貨量充足
發(fā)貨地點:陜西
發(fā)布時間:2019年03月11日
有效期至:2019年04月11日
最低起訂量:1棵
供貨總量:充足
該信息已被查詢4135次
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 皂莢-原植物 落葉喬木,高達15-30m,樹干皮灰黑色,淺縱裂,干及枝條常具刺,刺圓錐狀多分枝,粗而硬直,小枝灰綠色,皮孔顯著,冬芽常疊生,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葉,有互生小葉3-7對,小葉長卵形,先端鈍圓,基部圓形,稍偏斜,薄革質,緣有細齒,背面中脈兩側及葉柄被白色短柔毛,雜性花,腋生,總狀花序,花梗密被絨毛,花萼鐘狀被絨毛,花黃白色,萼瓣均4數(shù)。莢果平直肥厚,長達10-20厘米,不扭曲,熟時黑色,被霜粉,花期5-6月,果熟9-10月。產(chǎn)地習性原產(chǎn)中國長江流域,分布極廣,自中國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區(qū)。但在溫暖地區(qū)可分布在海拔1600米處。生態(tài)習性 皂莢-原植物 性喜光而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適當濕潤土壤,但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石灰質及鹽堿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長。皂莢的生長速度慢但壽命很長,可達六七百年。屬于深根性樹種。需要6-8年的營養(yǎng)生長才能開花結果。但是其結實期可長達數(shù)百年;ㄆ4-5月;果熟期10月。[2]園林用途 皂莢-原植物 皂莢冠大蔭濃,壽命較長,非常適宜作庭蔭樹及四旁綠化樹種。另外、皂莢果實富含胰皂質,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種子榨油可作潤滑劑及制肥皂,藥用有治癬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莢果均可藥用;葉、莢煮水還可殺紅蜘蛛。皂莢木材堅硬,耐腐耐磨,但易開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濃郁的氣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與樁,器物上的把與柄等。[3]同屬常見種 皂莢-原植物 1.山皂莢(G.melanacanthaTangetWang):其主要特征為小枝灰綠色,無毛,分枝狀刺,但微壓扁,黑棕色。一回羽狀復葉,有小葉6-22枚,緣具細圓鋸齒。雌雄異株,莢果條形,紙質、棕黑色、扭曲,長達20-30厘米。2.日本皂莢(G.japonicaMiq.):近似山皂莢,與山皂莢的主要區(qū)別為本種小枝綠褐色至赤褐色。小葉較山皂莢明顯大而厚,新枝上葉多呈二回羽狀復葉,莢果長而扁圓平、扭曲、且有泡狀隆起。3.豬牙皂(G.officinalisHemsl):本種近似皂莢,干皮深灰黑色,縱裂較深,刺單一或分枝,呈圓錐狀,赤褐色,常見在老枝分叉處密集生長,小枝灰色,皮孔顯著,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葉,有小葉6-16枚,緣具不規(guī)則細鋸齒,小葉柄深褐色密被絨毛。莢果兩型:小果鐮刀狀,肥厚無種子;大果扁平、直或略彎,有種子數(shù)粒。大、小果均具長喙。熟后紅棕色被霜粉。山東鄒城特產(chǎn)樹種,莢果入藥。 皂莢 皂莢 皂莢 皂莢 栽培技術 皂莢 用種子繁殖:10月采下果實,取出種子,隨即播種;若春播,需將種子在水里泡脹后,再行播種。育苗時,開1.3m寬的高畦,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然后按行距33cm,開深約6-10cm的橫溝,把種子每隔4-6cm播粒,播后施人畜糞水,并蓋草木灰,較后蓋土與畦面齊平。如遇天旱,要經(jīng)常澆水。苗出齊后,要淺薅,并施人畜糞水,以后再中除、追肥1-2次。第2年再行1-2次中除、追肥等管理,到秋后即可移栽。移栽可按株距7-10m開穴,栽前把幼苗挖起,稍加修剪,每穴栽苗1株,蓋土壓實,較后再覆松土,使稍高于地面,澆水定根。田間管理栽后3-4年,每年要在穴邊松土除草,并施草木灰或渣滓肥,促使迅速生長。性狀性狀鑒別(l)皂莢果實呈扁長的劍鞘狀而略彎曲.長15-20cm,寬2- 圖4:皂莢 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基部漸狹而略彎,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兩側有明顯的縱棱線,搖之有響聲,質硬,剖開后,果皮斷面黃色,纖維性。種子多數(shù),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氣特異,有強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以肥厚、色紫褐者為佳。(2)豬牙皂果實國柱形,略扁,彎曲作鐮刀狀,長4-12cm,直徑0.5-1.2cm。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蠟質粉霜,擦去后有光澤,并有細小疣狀突起及線狀或網(wǎng)狀裂紋,先端有鳥喙狀花柱殘基,基部具果梗痕。質硬脆,斷面棕黃色,外果皮革質,中果皮纖維性,內(nèi)果皮粉性,中間疏松,有灰綠色或淡棕黃色絲狀物?v向剖開可見整齊的凹窩,偶有發(fā)育不全的種子.氣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辛,粉末有催嚏性。以個小、飽滿、色紫黑、有光澤、肉多而粘、斷面淡綠色者為佳。顯微鑒別 野皂莢 豬牙皂果實(中部)橫切面:外果皮1列細胞,類方形,排列緊密,外具角質層。中果皮外側有石細胞組成的斷續(xù)環(huán)帶,維管束常斜向排列,纖維束多位于維管束內(nèi)側或外側,草酸鈣棱晶常見于石細胞群及維管束旁的薄壁細胞中,并有少數(shù)草酸鈣簇晶;中果皮內(nèi)側有厚壁性孔紋細胞1至數(shù)列,類方形或長方形,其內(nèi)外側常伴有少量纖維束。內(nèi)果皮厚,白色,由徑向延長的薄壁細胞組成,并可見少數(shù)草酸鈣小簇晶化學成份 皂莢 皂莢 皂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