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特征葉:扇形,有柄,長枝上的葉大都具二裂,短枝上的葉常具波狀缺刻。孢子葉球:單性,異株。小孢子葉球:呈柔荑花序,生于短枝頂端的鱗片腋內。小孢子葉有短柄,柄端常有2個懸垂的小孢子囊。小孢子:長圓形,縱軸有一凹陷的遠極槽,外壁有微細的突起。大孢子葉球:簡單,通常有一長柄,柄端有2個環(huán)狀的大孢子葉,特稱為珠領(collar),上面各生1個直生胚珠。種子:種子近球形,種皮分化為3層,胚具2片子葉。染色體:x=12。原始特征銀杏身上有許多較為原始的特征。它的葉脈形式為“二歧狀分叉葉脈”,在裸子植物中絕無僅有,但在蕨類植物中卻很常見。它的雄花花粉萌發(fā)時僅產生兩個有纖毛會游動的精子。這一特征在裸子植物中僅蘇鐵有,而在蕨類植物中也很普遍。這就說明,銀杏是一種比松、杉、柏等樹木更為古老的植物。所以植物學上將它列為一綱、一目、一科、一屬、一種。鑒別特征落葉喬木,葉扇形,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單性,雌雄異株。種子核果狀。
2025-04-11 電議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后者習稱“關黃柏”?扇胨帲晕犊嗪,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之功效川黃柏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3~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體輕,質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關黃柏厚2~4mm。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較平坦,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紋,皮孔痕小而少見,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殘留。骨表面黃色或黃棕色。體輕,質較硬,斷面鮮黃色或黃綠色。
2025-03-11 電議【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入肺、腎經(jīng)。銀杏的圖片(20張)【功效主治】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消毒殺蟲。主治哮喘,痰嗽,夢遺,白帶,白濁,小兒腹瀉,蟲積,腸風臟毒,淋病,小便頻數(shù),以及疥癬、漆瘡、白瘤風等病癥!緺I養(yǎng)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質6.4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36克,粗纖維1.2克,蔗糖52克,還原糖1.1,鈣10毫克,磷218毫克,鐵1毫克,胡蘿卜素320微克,核黃素50微克,以及白果醇、白果酚、白果酸等多種成分。
2024-11-13 電議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根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shù)須根。葉全部基生;葉柄長5-12(-16)cm;葉片堅紙質,卵狀三角形,寬達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細柄,卵狀菱形,長3-8cm,寬2-4cm,頂端急尖,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脈被短柔毛。花葶l-2,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傘花序,有花3-朵;總苞片通常3,披針形,羽狀深裂,小苞片圓形,稍小;萼片5,黃綠色,窄卵形,長9-12.5mm;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7mm,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數(shù),外輪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長;心皮8-12,離生,有短柄。蓇葖果6-12,長6-8mm,具細柄。種子7-8粒,長橢圓形,長約2mm,寬約0.8mm,褐色;ㄆ2-4月,果期3-6月。
2024-09-23 電議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根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shù)須根。葉全部基生;葉柄長5-12(-16)cm;葉片堅紙質,卵狀三角形,寬達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細柄,卵狀菱形,長3-8cm,寬2-4cm,頂端急尖,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脈被短柔毛;ㄝ鉲-2,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傘花序,有花3-朵;總苞片通常3,披針形,羽狀深裂,小苞片圓形,稍;萼片5,黃綠色,窄卵形,長9-12.5mm;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7mm,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數(shù),外輪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長;心皮8-12,離生,有短柄。蓇葖果6-12,長6-8mm,具細柄。種子7-8粒,長橢圓形,長約2mm,寬約0.8mm,褐色;ㄆ2-4月,果期3-6月。
2024-07-20 電議用于流行性肋腺炎、扁桃腺炎、咽喉腫育、中耳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炎等。形態(tài)特征七葉一枝花又名重樓,為百合科植物華重樓的根莖。別名:蚤休、蚩休,重臺根、整休,草河車,重臺草,白甘遂,金線重樓,蟲蔞,九道箍、鴛鴦蟲,枝花頭,螺絲七、海螺七,燈臺七,白河車,螺陀三七(湖南),土三七。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狀莖粗壯,圓錐狀或圓柱狀,粗可達3厘米,具多數(shù)環(huán)狀結節(jié),棕褐色,具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基部常帶紫色。葉7-10片,輪生于莖頂,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淅尖,基部圓形,稀楔形,全緣,無毛;葉柄長2-5厘米通常帶紫色色;▎紊谇o頂,在輪生葉片上端;花梗長5-16(30)厘米;外輪花被片(萼片)4-6,形大,似葉狀,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綠色,長3.5-8厘米,內輪花被片(花瓣)退化呈線狀,先端常漸尖,等長或長于萼片2倍;雄蕊8-12枚,花絲與花藥近等長,藥隔突出部分長0.5-1⑵毫米;子房圓錐狀,有5-6棱;花柱粗短,4-6枚,紫色,蒴果近球形,3-6瓣裂。種子多數(shù);ㄆ7-8月,果期9-10月。
2024-07-06 電議芳香化濕中藥,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出自《神農本草經(jīng)》,F(xiàn)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厚,褐色,不開裂;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1] 幼時有絹毛;頂芽大,狹卵狀圓錐形,無毛。葉大,近革質,7-9片聚生于枝端,長圓狀倒卵形,長22-45厘米,寬10-24厘米,先端具短急尖或圓鈍,基部楔形,全緣而微波狀,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被灰色柔毛,有白粉;葉柄粗壯,長2.5-4厘米,托葉痕長為葉柄的2/3;ò咨,徑10-15厘米,芳香;花梗粗短,被長柔毛,離花被片下1厘米處具包片脫落痕,花被片9-12(17),厚肉質,外輪3片淡綠色,長圓狀倒卵形,長8-10厘米,寬4-5厘米,盛開時常向外反卷,內兩輪白色,倒卵狀匙形,長8-8.5厘米,寬3-4.5厘米,基部具爪,較內輪7-8.5厘米,花盛開時中內輪直立;雄蕊約72枚,長2-3厘米,花藥長1.2-1.5厘米,內向開裂,花絲長4-12毫米,紅色;雌蕊群橢圓狀卵圓形,長2.5-3厘米。聚合果長圓狀卵圓形,長9-15厘米;蓇葖具長3-4毫米的喙;種子三角狀倒卵形,長約1厘米;ㄆ5-6月,果期8-10月。
2024-05-26 電議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guī)則縱裂,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狀,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刻或2裂,寬5~8(~15)厘米,具多數(shù)叉狀并歹帕細脈。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單生于短枝的葉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狀,雄蕊多數(shù),各有2花藥;雌球花有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盤狀珠托的胚珠,常1個胚珠發(fā)育成發(fā)育種子。種子核果狀,具長梗,下垂,橢圓形、長圓狀倒卵形、卵圓形或近球形,長2.5~3.5厘 銀杏米,直徑1.5~2厘米;假種皮肉質,被白粉,成熟時淡黃色或橙黃色;種皮骨質,白色,常具2(稀3)縱棱;內種皮膜質雌雄株區(qū)分特征示之如下,以供參考:雄株1.主枝與主干間的夾角。粯涔谏允。且形成較遲。2.葉裂刻較深,常超過葉的中部。3.秋葉變色期較晚,落葉較遲。4.著生雄花的短枝較長(約1~4cm)雌株1.主枝與主干間的夾角較大;樹冠寬大,頂端較平,形成較早。 銀杏果2.葉裂刻較淺,未達葉的中部。3.秋葉變色期及脫落期均較早。4.著生雌花的短枝較短(約1~2cm)N-US> 銀杏樹干通直,木材是制樂器,家具的高級材料。銀杏木材優(yōu)質,價格昂貴,素有“銀香木”或“銀木”之稱。銀杏木材質具光澤、紋理直、結構細、易加工、不翹裂、耐腐性強、易著漆、掘釘力小,并有特殊的藥香味,抗蛀性強。銀杏木除可制作雕刻匾及木魚等工藝品,也可制作成立櫥、書桌等高級家具。銀杏木具共鳴性、導音性和富彈性,是制作樂器的理想材料。可制作測繪器具、筆桿等文化用品,也是制作棋盤、棋子、體育器材、印章及小工藝品的上等木料。在工業(yè)生產上,銀木較適宜制作X線機濾線板、紡織印染滾、機模及脫胎漆器的木模、膠合板、砧板、木質電話等。銀杏是公認的綠化、美化環(huán)境和具觀賞價值的經(jīng)濟林木。銀杏樹姿雄偉壯麗,葉形秀美,壽命較長,病蟲害少,較適宜作庭蔭樹、行道樹或獨賞樹。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銀杏夏天一片蔥綠,秋天金黃可掬,給人以俊俏雄奇、華貴典雅之感。因此古今中外均把銀杏作為庭院、行道、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銀杏利用于作街道綠化時,應選擇雄株,以免種實污染行人衣物。中國各城市較早用銀杏作行道樹的當推丹東市,有三條街路兩側為百年銀杏。
2024-05-05 電議銀杏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qū)均有大量分布。銀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圍很廣。從水平自然分布狀況看,以北緯30°線附近的銀杏,其東西分布的距離較長,隨著這一緯度的增加或減少,銀杏分布的東西距離逐漸縮短,緯度愈高銀杏的分布愈趨向于東部沿海,緯度愈低銀杏的分布愈趨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區(qū)。在中國的銀杏主要分布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區(qū)內,邊緣分布“北達遼寧省沈陽,南至廣東省的廣州,東南至臺灣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區(qū)的昌都,東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島”,跨越北緯2l°30′~41°46′,東經(jīng)97°~125°,遍及22個省〈自治區(qū)〉和3個直轄市。中國的銀杏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蘇,湖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云南等省的60多個縣市,另外臺灣也有少量分布。從資源分布量來看,以山東、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江蘇、貴州等省較多,而各省資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縣或市,如甘肅徽縣、江蘇的泰興、興化、如皋、海安、東臺、大豐、新沂,邳州、吳縣,山東省郯城縣新村、泰安市、煙臺市,湖北省宜昌市霧渡河鎮(zhèn)、湖北隨州的洛陽鎮(zhèn),何店鎮(zhèn)花園村,廣西的靈川、興安等。許多銀杏專家考證后認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農架云南騰沖等偏僻山區(qū),發(fā)現(xiàn)自然繁衍的古銀杏群。它們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對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樣性、確保銀杏遺傳資源的持續(xù)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資源考察人員還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發(fā)現(xiàn)銀杏與水杉、珙桐等孑遺植物相伴而生。銀杏的垂直分布,也由于所在地區(qū)緯度和地貌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樣?偟膩碚f,銀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較大,在海拔數(shù)米至數(shù)十米的東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區(qū)均發(fā)現(xiàn)有有生長得較好的銀杏古樹。如江蘇泰興海拔為5m左右、吳縣海拔約300m、山東郯城海拔約40m,四川都江堰海拔1600m,甘肅為1500m(蘭州),云南為2000m(昆明),西藏為3000m(昌都)。
2024-02-13 電議食用禁忌 銀杏種仁特別是胚和子葉中含少量銀杏酸、銀杏酚和銀杏醇等有毒物質, 生食或熟食過量會引起中毒。中毒因人而異,中毒癥狀輕者表現(xiàn)為全身不適、嗜睡,中毒重者表現(xiàn)為嘔吐、抽筋、嘴唇青紫、惡心、呼吸困難等。中毒輕者喝濃茶或咖啡,臥床休息可康復,重者應送醫(yī)院救治。為安全食用銀杏仁,應去掉胚和子葉,先用清水煮沸,倒去水和內種皮后,再加水煮熟或用于烹飪。此外,已發(fā)芽的銀杏種仁不能食用,食銀杏種仁時切忌同時吃魚
2024-02-03 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