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變色月桂(variegated laurel)。大戟科(Euphorbiaceae)灌木或小喬木,學名Codiaeum variegatum。葉革質,色彩鮮豔、光亮。常盆栽,在熱帶為灌叢。原產馬來西亞及太平洋地區(qū)?筛哌_6公尺(20呎)。葉片含花青素,單色或綠、黃、白、橙、粉紅、紅、大紅及紫等,諸色相雜。葉長10~15公分(4~6吋),形態(tài)因品種不同而異,呈細長線形、披針形、卵形或有深裂。變葉木以其葉片形色而得名,其葉形有披針形、卵形、橢圓形,還有波浪起伏狀、扭曲狀等等。其葉色有亮綠色、白色、灰色、紅色、淡紅色、深紅色、紫色、黃色、黃紅色等
2024-09-05 電議別名王棕、文筆樹、假檳榔,棕櫚科大王椰子屬植物,原產于古巴、牙買加、巴拿馬,古巴的國樹,在當?shù)厥艿椒杀Wo,現(xiàn)被廣泛種植于熱帶、亞帶熱地區(qū)作觀賞之用。單干高聳挺直,可達15~20公尺,干面平滑,上具明顯葉痕環(huán)紋,莖基部會有不定根伸展,幼株基部膨大,成株中央部分稍膨大,膨大部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為適應旱地生活所產生;羽狀復葉長可達3~4公尺,小葉披針形,葉鞘綠色,環(huán)抱莖頂,肉穗花序著生于較外側的葉鞘著生處,花乳白色,雄花:花萼3片,花瓣3瓣,雄蕊6~12;雌花:花瓣嚙合狀排列,不完全雄蕊6枚,呈齒牙狀突起,子房3室,柱頭3,果為漿果,含種子一枚。
2024-10-01 電議鵝掌柴原產于南洋群島一帶。1658年引種到英國,以后擴大到歐洲和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都有分布、中國主要分布在西藏(察隅)、云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和臺灣,為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常綠闊葉林常見的植物,有時也生于陽坡上,海拔100-2100米。日本、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
2024-12-31 電議桂花又名木犀、巖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jīng)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
2025-01-12 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