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苗木就來中國園林直銷網 無土基質主要是指代替土壤栽培花卉的物質。其作用是用于固定植株,并提供根系營養(yǎng)的基礎物質。選擇的原則是:一是適用性。適用性是指選用的基質是否適合所植花卉的生長發(fā)育。二是經濟性。選用基質除需注意適用性外,還需要考慮基質的資源及其價格,即來源容易、價格便宜。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是用水或用沙、礫、蛙石、珍珠巖、巖棉、玻璃纖維、陶粒等代替土壤作為栽培花卉的基質。選用固體基質時較好選擇保水性能好,同時又有良好的排水性能,無有害物質,清潔衛(wèi)生并有一定抗壓強度的基質。 (1)水:水質好壞直接影響無土栽培的成敗。因此一定要選用潔凈的水作基質,而不宜使用含抓化鈉的水、堿性水,更不能使用含有油污或受到大氣污染的水。 (2)蛙石:蠔石為云母類礦物,具有良好的緩沖性,不溶于水,并含有可供花卉利用的鎂和鉀,但使用時易崩演粉碎,可以過篩后再用。 (3)珍珠巖:珍珠巖屬于鋁硅物質,性質穩(wěn)定,堅固,不會因長期使用而潰碎,但不含礦質養(yǎng)分。 (4)陶較:陶粒是由火燒陶土制成,呈大小均勻的團粒狀,通氣性好,不含病菌、蟲卵,可長期作基質使用。 (5)玻璃纖維:玻瑞纖維清潔、吸水性強.能貯存大量的空氣,經久不腐爛,能支持植物的根不倒伏。 (6)合成泡沫:合成泡沫體輕,同時在單位體積內可聚存大且的水分。 (7)巖棉:巖棉是60%輝綠石、20%石灰石和20%焦炭的混合制品,具有較強的保水力,使用時可以制成大小不同的方塊,新的巖棉pH值較高,因而在使用前必須用水漫泡,使pH值降到6.5以下再使用。此外,沙、礫石等均可作墓質使用。 無土栽培的基質長期使用,常易引起病菌滋生,危害花苗,故每次栽培后都要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以便重新利用,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下列兩種: 蒸汽消毒:把燕汽管通入栽培床內.即可進行消毒。 藥劑消毒:基質消毒藥劑常用的有甲醛、簇白粉等。使用甲醛消毒時取甲醛(40%濃度)加水50升,按每平方米20一30升的用量澆施于基質上,澆后用塑料薄膜彼蓋1一2天,然后去掉硯蓋物,經2周左右,待藥液充分揮發(fā)后再播種或栽植;或將1%的漂白粉液澆施于礫石上,浸泡栽培床約半小時,然后再用清水沖洗。以消除抓,其殺菌效果良好。經過殺菌消毒后的基質可重新使用。 [詳情]
1.播種 宜于10至12月間采集成熟的果實,脫出種粒后,將其撒播或行播于疏松肥沃的沙壤苗床上,覆土厚度2至3厘米,并加蓋稻草或地膜保溫防寒,或將其種子沙藏至種粒裂口露白后再行播種。秋末冬初播下的種子,要到來年春天才能出苗,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草,加強水肥管理;入夏后搭棚遮陰,可望培育出干形較好的高大植株。 2.扦插 自4月底開始至10月均可進行扦插育苗,但較好在6至7月的梅雨期扦插,生根效果比較理想。剪取1至2年生健壯的枝條作插穗,穗長12至15厘米,帶2至3個半片葉,下切口較好位于節(jié)下0.2至0.3厘米處,將其扦插于泥炭土、沙壤、蛭石或黃心土中,但以泥炭土的生根效果較好,蒙罩塑料薄膜保濕,晴好天氣時注意搭棚遮陰,1至2個月后即可生根,成活率可達80%以上。 3.分株 3至4月間,當植株剛開始萌動時,將叢狀植株從花盆中脫出,或將地栽的叢生植物從土中掘起,抖去部分宿土,在根系結合薄弱處,用利刀切割開來,使每叢至少帶2至3根莖干,并帶有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分別將其另行地栽或盆栽。再則,它靠近地面的根系上會長出許多萌蘗,可將其從根部帶萌蘗截斷后另行栽種,也非常簡單方便。 4.壓條 、俚蛪,南方地區(qū)在4月份,將其基部萌生的2至3年生健壯枝條的中下部進行環(huán)狀剝皮或刻傷后,強行按壓埋入地面已開挖好的溝槽中,上覆厚土,約40至50天后即可生根。到7至8月間,再將其與母株剪離分開,另行地栽或盆栽,此法在生產中應用比較普遍。 、诟邏,北方地區(qū)的盆栽植物于4月底出房后,在2年生健壯枝條的節(jié)下0.5厘米處,進行環(huán)狀剝皮,剝皮寬度約為枝條粗度的3倍,再用塑料薄膜包裹濕泥苔或泥炭于環(huán)狀剝皮處,土團上端留有接水口,維持土團濕潤,2至3個月后即可生根。愛好者可用此法少量繁殖饋贈花友。 (記者 中華園林網) [詳情]
盆栽臘梅生長茂盛不開花主要原因: ①栽培的是實生苗。臘梅播種苗要經3~5年的生長才能進入開花結實期。因此,雖然盆栽種子苗因水肥充足、枝繁葉茂,但并不會提早開花。 、诘蔬^多。有些臘梅因水肥失控,尤其是氮肥超量,造成枝葉瘋長,影響花芽分化,導致不開花。因此,臘梅春天宜施氮肥,入夏及秋季應增施磷鉀肥,少施或不施氮肥,以促進花芽盡早分化。 、圻^度陰濕。臘梅喜光,光照不足會影響花芽分化;盆土過濕或放置場所過于陰濕,也不利于花芽分化。為此,夏末秋初應扣水,并始終將其置于陽光充足處,這樣能大大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膨大。 、芪创蝽斦。對已進入開花階段的臘梅,若在春夏營養(yǎng)生長期任其自發(fā)抽枝,不給予必要的打頂控梢,同樣會因營養(yǎng)生長失控而影響花芽分化和生長。一般當梢頭抽出3~5對葉片時,應及時摘去頂端的1/3部分,促進下部側芽的萌發(fā)和花芽的正常分化。夏末秋初尤不可忽視打頂摘心。 [詳情]
這個問題牽涉到很多變量,因此答案也很復雜。您需要考慮割草機的速度、割草機的寬度、草坪的外形尺寸、轉彎所需的時間等。您還要考慮到草坪中的樹木、灌木等問題,它們可能決定適用哪種方法。我們先忽略樹木和灌木,假定割草機寬0.6米,草坪是邊長30米的正方形(約等于1000平方米)。下面討論具體的路徑: 您可以從草坪的一邊向前走30米,然后180度轉彎,往回走30米,接著再180度轉彎,如此反復50次。 您可以從一邊向前走30米,然后90度轉彎,再向前走29米,接著再90度轉彎,以此類推,以螺旋形靠近草坪中心。您需要走25個螺旋形,每個螺旋形逐步縮小。 如果您接著計算這兩種方式需要行走的距離,結果是一樣的:即您需要行走1500米左右。較大的區(qū)別在于轉彎次數不同。在較好種方法中,您需要轉49個180度。在第二種方法中,您需要轉99個90度。假定您轉180度所需的時間是轉90度的兩倍,那么兩種方法的結果也幾乎相同。 如果一種轉彎比另一種容易得多,那么等式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對于駕乘式割草機,90度轉彎要比180度轉彎容易得多。對于隨行式割草機,180度轉彎和90度轉彎的難易程度相差無幾。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