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植物園是一個以水生植物為主的高科技生態(tài)觀光農(nóng)業(yè)園,其中包含200多種名優(yōu)荷花品種,經(jīng)過對園區(qū)的觀察了解發(fā)現(xiàn)荷花在生長過程中危害較為嚴重的病蟲害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病害 1.黑斑。褐饕:θ~片。發(fā)病初期,葉上出現(xiàn)褪綠的黃色病斑,后期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變褐色并有輪紋,邊緣有時有黃綠色暈圈,上生黑色霉層,直徑 5~15毫米。嚴重時,病斑連成片,除葉脈外,全葉枯黃。此病是由真菌引起,雨季發(fā)生嚴重,荷塘或盆栽連作,以及氮肥施入過多或夏季水溫過高等情況下,病害均很嚴重。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病葉。發(fā)病較嚴重的植株,需更換新土再行栽植,不偏施氮肥。發(fā)病時,可噴施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2.褐斑。褐饕:苫ㄈ~片。在病葉上出現(xiàn)直徑0.5~8毫米大小的圓形斑點,呈淡褐色至黃褐色,邊緣顏色較深。病害后期,病斑上生出許多黑色小霉點。秋季多雨時發(fā)病較嚴重。病菌多在殘體上越冬。防治方法:清除殘葉,減少病源。發(fā)病嚴重的可噴施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用80%的代森鋅500~800倍液進行防治。 3.腐爛。褐饕:θ~片、花梗和蓮藕。危害葉片時,較初沿葉緣產(chǎn)生青枯色斑(塊),不久病斑向葉內(nèi)擴展,較后全葉變褐色而壞死;ü0l(fā)病時,沿著氣孔線變褐色并凹陷。蓮藕發(fā)病,先是變褐色,逐漸轉(zhuǎn)向鞭節(jié),縱向壞死,還可見到病藕節(jié)長出白色絲狀物或粉紅色的粉堆。此病通常在連作的情況下以及土壤貧瘠時發(fā)病較重,葉片若經(jīng)常處在水浸的情況下,也容易發(fā)病。防治方法:適當施肥,注意水面不宜過高,以免浸泡葉片而導致發(fā)病。發(fā)現(xiàn)葉片上出現(xiàn)黑斑時及早摘除病葉,但葉片與葉柄連接處需保留,防止雨水由葉柄傷口侵入體內(nèi)。噴施50%的多菌靈 500倍液,或50%的疫霉凈500倍液防治。 二、蟲害 1.蚜蟲: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危害荷花的浮葉和小立葉,往往集中危害葉芽、花蕾及葉背等處,幼蟲和成蟲群集吸吮汁液,以春末及秋季危害較重。防治方法:可用20%的殺滅菊酯2000倍液。 2.大蓑蛾:主要危害立葉,嚴重時,荷葉背面可掛二三十只,它們將新老荷葉吃成千瘡百孔,甚至全部吃光。防治方法:可用人工捕捉除治,及時摘去病葉。用90%的敵百蟲1500~2000倍加青蟲菌800倍液噴殺。清除藕田邊的雜草,并進行消毒處理。 3.梨青刺蛾和褐刺蛾(俗名刺毛蟲):主要以幼蟲危害立葉。一般從6月中旬到9月份危害。防治方法:摘除蟲葉燒毀。用90%敵百蟲800~1000液,或2.5%敵殺死3000倍液進行噴殺。 4.水蛆(地蛆):幼蟲在荷花的莖節(jié)和根上吮吸汁液,導致病葉發(fā)黃。防治方法:一般可用石灰驅(qū)殺。每667平方米(1畝)撒10~15千克,但不可過量。 5.荷縊管蚜:又稱睡蓮縊管蚜。主要危害荷花、睡蓮、香蒲等,使植株生長不良、花蕾縮小、開花質(zhì)量差以至不開花。防治方法:用50%滅蚜松乳油1000 倍液噴施防治,或噴施50%雙硫磷乳油2000倍液,該藥對魚類毒性小。對于水生植物上的蚜蟲防治,選用藥劑應(yīng)特別注意,因為許多藥劑對魚類毒害很大。 6.斜紋夜蛾:又名蓮紋夜蛾、斜紋夜盜。初卵幼蟲群集在葉背啃食,只留上表皮和葉脈,被害葉好象紗窗一樣。3齡后分散危害,將葉片吃成缺刻,發(fā)生多時可吃光葉片,甚至咬食幼嫩莖稈。大發(fā)生時幼蟲吃光一田塊后能成群遷移到鄰近的田塊危害。防治方法:國產(chǎn)B.t乳劑或青蟲菌六號液劑500~800 倍液進行噴殺;辛硫磷50%乳油1000倍液,或溴氰菊酯2.5%乳油3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4000倍液進行噴殺。 (記者 佚名) [詳情]
垂絲海棠的常見蟲害有角蠟蚧、蘋果蚜、紅蜘蛛等。 (1)角蠟蚧。此蟲的若蟲和成蟲專聚集在葉片、枝條上吸取花卉液汁,造成樹勢衰弱,影響花木的光合作用,加重危害程度。 防治方法:①結(jié)合修剪,剪去有蟲枝集中燒毀,減少越冬基數(shù)。②用竹片刮除或用麻袋片抹除蟲體。③若蟲期用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9%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7天1次; (2)蘋果蚜。此蟲群集在葉背及嫩梢上危害花卉。初期,葉片周緣下卷,以后由葉尖向葉柄方向彎曲、橫卷,影響新梢生長和花芽分化。 防治方法:①在植株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殺滅越冬卵。②在蚜蟲危害期,噴50%對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3)紅蜘蛛。紅蜘蛛又名葉增,常在花株葉片上正反兩面吸食,使葉片枯干脫落,影響全株生長。 防治方法:①冬季認真按找出雜革及病株、病葉,予以燒毀。②用由6%三氯殺螨砜加6%三氯殺螨醇混合制成的可濕性粉劑的300倍液稀釋液噴殺。 [詳情]
一、適時播種選擇粒大、飽滿、有光澤、無病蟲斑的籽粒為種子,播種前曬1~2天,每畝用種量0.5公斤左右。播種適期為2月底至3月初,既可制缽播種又可直播。制缽播種時間選擇在2月底,每畝大田留足3.3米寬苗床,制缽1000~1200只,播種時澆足籽前水,每缽播2粒種子,并及時撒蓋細泥,用好除草劑后搭好棚,同時苗床四周開好溝系。直播育苗時間選擇在3月初,大田整地后起畦,畦寬2米左有,在畦中劈溝施基肥后1~2天播種,每畝大田播種密度掌握在1000穴左右,每穴播種2粒,穴距為66.6厘米左右! 《、及時搭架拉固 在豆苗生長進入抽絲時開始搭棚,每穴苗旁插一根小竹竿,兩穴苗搭成一個“人”字形,并且在畦中間每隔20米左右用1根毛竹梢作固定樁,用16號鉛絲先把畦中的固定樁拉固,然后再把田四周的毛竹梢拉固,防治起風刮倒架子。搭架后及時進行松土除草! ∪⒖茖W施肥 如是制缽播種,在播種時苗床施足基肥,移栽時每畝施有機復合肥60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灰雜肥750公斤~首次采收后進行較好次追肥。全生育期追肥2~4次,每次每畝施豆餅50公斤、碳銨40公斤、復合肥50公斤。在立秋前后(恢復期)的一次追肥必須重施;保證植株有足夠的養(yǎng)分,以上的肥料每一品種在數(shù)量上應(yīng)增加10公斤左右! ∷、抓好病蟲草害防治 制缽播種時結(jié)合上籽前水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消毒缽面,撒好蓋籽泥后,每苗床用水旱靈5毫升對水2公斤噴霧防治苗床雜草。齊苗后用60%防霉寶800倍液噴霧殺菌防病。以后用藥與直播苗一樣,在大田前期如有蚜蟲,每畝用10%一遍凈20克對水30公斤噴霧,豆莢螟或夜蛾類害蟲低齡幼蟲出現(xiàn)高峰時及時治蟲,選用的藥劑有:5%抑太保1000倍液、5%卡死克1000倍液或10%除盡1500倍液,并做到藥劑交替使用,全生育期用藥4~5次,在大田生長期結(jié)合治蟲用好防病藥,每畝混入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等,全生育期用藥1~2次。 五、及時采收 當嫩莢的籽粒略顯凸起時開始采收上市,不宜過老或過嫩采收,采收時間可延續(xù)至霜降結(jié)束。 (記者 佚名) [詳情]
選種主要有尼羅、布利塔、郎高等,屬無限生長型,早熟,果實長型,紫黑色,綠把、綠萼、無刺,質(zhì)地光滑油亮。單果重300-400克,口味佳。育苗浸種催芽播種前曬種1-2天,用50-55℃溫水浸泡10-15分鐘,當溫水降至30℃時再浸泡5-6小時,再放入1%的甲醛溶液中浸泡30分鐘,用清水洗凈后放入紗布袋中,于28-32℃的條件下催芽。播種8月上中旬育苗,播種較好選用育苗盤播種,在棚內(nèi)育苗。如果做畦育苗,應(yīng)配制苗床,土取大田土6份加4份腐熟的有機肥,再摻入三元復合肥1公斤/立方米土,同時加入50%多菌靈200克/立方米土消毒,床溫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6-20℃。分苗分苗期在三葉期進行,行距13-15厘米,株距10厘米。定植整地施肥一般畝施腐熟圈糞5000公斤以上,三元復合肥50-80公斤,2/3撒施,1/3溝施,起壟栽培。適宜定植的茄子苗大小為5-6片真葉。株距50厘米,行距80-100厘米,澆足穩(wěn)水。定植后白天氣溫控制在25-30℃,夜間16-20℃,以利于緩苗。田間管理結(jié)果前期管理秧整枝,白天適宜溫度在26-30℃,夜間16-20℃,培育壯株,茄子長至5-8厘米時澆催果水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5-20公斤嚴禁開花期澆水、吊秧,雙稈整枝每節(jié)留一個果。 (記者 佚名) [詳情]
將水作為基質(zhì)扦插一品紅比用土壤作基質(zhì)扦插一品紅的成活率高,生根塊。時間一般選擇在5月中旬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①剪取當年生的健壯枝條,在枝節(jié)下1厘米的地方剪斷,穗頂留2或3片葉,為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剪去半張葉;扦條的切口用草木灰涂抹一下,可抑制白漿流出,促使傷口愈合。 ②將經(jīng)過消毒的酒瓶、玻璃杯、飲料桶等作簡單容器。 ③扦插用的水為冷開水。 ④扦插結(jié)束后將容器放在通風并有散射光的地方;隔3~4天換1次溫度相同的水,一般20天左右就可以生根,如果扦插后的溫度能維持在23℃左右則生根較快。 ⑤扦插成活上盆后,在1個月內(nèi)避免陽光的直射。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 [詳情]
[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干。[產(chǎn)地分布] 栝樓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等省。雙邊栝樓主產(chǎn)于江西、湖北、湖南、廣東、云南、四川等省。[藥材特征] 本品呈類球形或?qū)挋E圓形,長7~15cm,直徑6~10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的果梗。輕重不一。質(zhì)脆,易破開,內(nèi)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luò),果瓤橙黃色,粘稠,與多數(shù)種子粘結(jié)成團。具焦糖氣,味微酸、甜。[主要化學成分] 含三萜皂甙、有機酸及其鹽類、樹脂、糖類、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類生物堿物質(zhì)、色素等。[功能主治] 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用于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jié)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jié)。(記者 不詳) [詳情]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