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

別名:奈何草、粉乳草、白頭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貓爪子花、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耗子花、老公花

白頭翁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別錄》:“白頭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薄短票静荨罚骸鞍最^翁,其葉似芍藥而大,抽一莖,莖頭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實大者如雞子,白毛寸余。正似白頭老翁,故名焉!醑煻玖,似續(xù)斷而扁! 《蜀本草》:“《圖經(jīng)》云,(白頭翁 )有細(xì)毛,不滑澤,花蕊 黃,今所在有之。二月采花,四月采實,八月采根,皆日干! 《開寶本草》:“今驗此草叢生,狀如白薇而柔細(xì)稍長,葉生莖頭,...

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別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頭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貓爪子花等等,分布在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黑龍江等省的山崗、荒坡及田野間。

白頭翁多生長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質(zhì)壤土或粘質(zhì)壤土的地區(qū)。以山崗、荒坡及田野間比較多見。

1、選地與整地:

選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質(zhì)壤土或粘質(zhì)壤土為宜。施基肥或圈肥2 500千克,深翻25—30厘米,耙細(xì)整干,做寬1.2—1.5米的畦。

2.種子繁殖

直播

于3月底4月上旬播種,在畦面上開溝距20厘米,深約1厘米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以薄土,稍加鎮(zhèn)壓,蓋上稻草,保持土壤濕潤。苗高3—5厘米時,按株距15厘米定苗。

育苗移栽

在畦面用四齒劃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畦內(nèi),覆薄薄一層細(xì)土,將種子蓋嚴(yán),稍加鎮(zhèn)壓,蓋上稻草。出苗后,逐漸去掉稻草,苗高3厘米左右時,間除細(xì)弱和過密的苗。于當(dāng)年秋季或翌年春萌芽前,按行株距20厘米X15厘米移栽。

3、田間管理

幼苗期松土?xí)r宜淺耕,勿傷根系。定苗后追施1次稀薄糞水,每畝1 500千克,秋季施1次堆肥加過磷酸鈣,施肥后澆水;ㄇo抽蕾時,及時剪除,以促進(jìn)根部發(fā)育。

1、白頭翁

植株高15-35厘米。根狀莖粗0.8-1.5厘米;~4-5,通常在開花白頭翁-花枝

時剛剛生出,有長柄;葉片寬卵形,長4.5-14厘米,寬6.5-16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有柄或近無柄,寬卵形,三深裂,中深裂片楔狀倒卵形,少有狹楔形或倒梯形,全緣或有齒,側(cè)深裂片不等二淺裂,側(cè)全裂片無柄或近無柄,不等三深裂,表面變無毛,背面有長柔毛;葉柄長7-15厘米,有密長柔毛;ㄝ1(-2),有柔毛;苞片3,基部合生成長3-10毫米的筒,三深裂,深裂片線形,不分裂或上部三淺裂,背面密被長柔毛;花梗長2.5-5.5厘米,結(jié)果時長達(dá)23厘米;花直立;萼片藍(lán)紫色,長圓狀卵形,長2.8-4.4厘米,寬0.9-2厘米,背面有密柔毛;雄蕊長約為萼片之半。聚合果直徑9-12厘米;瘦果紡錘形,扁,長3.5-4毫米,有長柔毛,宿存花柱長3.5-6.5厘米,有向上斜展的長柔毛。4月至5月開花。

根狀莖藥用,治熱毒血痢、溫瘧、鼻衄、痔瘡出血等癥(中藥志)。根狀莖水浸液可作土農(nóng)藥、能防治地老虎、蚜蟲、蠅蛆、孑孓,以及小麥銹病、馬鈴薯晚疫病等病蟲害(中國土農(nóng)藥志)。

2、細(xì)葉白頭翁

白頭翁多年生草本,高15-25cm;~4-5,開花時長出地面。葉二至三回羽狀復(fù)葉;葉柄長5-8cm,有時長達(dá)14cm,疏被白色柔毛;葉片輪廓狹橢圓形或卵形,長7-8.5cm,寬2.5-4cm,羽片3-4對,下部的有柄,上部的無柄,羽片又作羽狀細(xì)裂,裂片線狀披針形或線形,有時卵形,寬1-2.5mm,無端常銳尖,邊緣稍反卷,成長葉兩面無毛,或沿葉脈稍被長柔毛。花葶有柔毛;苞片3,長2.8-3.4cm,基部合生,簡長5-6mm,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寬1-1.5mm,外面被長柔毛;花兩性,單朵,直立,花梗長約1.5cm,結(jié)果時長達(dá)15cm;萼片6,排成2輪,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2.2-4.2cm,寬1-1.3cm,藍(lán)紫色,先端微尖或鈍,外面被長柔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約為萼片之半;心皮多數(shù)。瘦果長約4mm,密被長柔毛,頂部有羽毛狀宿存花柱,長約3cm;ㄆ5月,果期6月。

3、蒙古白頭翁

多年生草本,高16-22cm。根狀莖粗,直徑5-8mm;~6-8,開花時長出地面,葉3全裂;葉柄長3-10cm,疏被毛;葉片輪廓卵形,長2-3.2cm,寬1.2-3.2cm,上面幾無毛,下面被長柔毛,3全裂,中央全裂片具細(xì)長柄,又3全裂,小裂片寬0.8-1.5mm,有1-2小齒;側(cè)生全裂片與中央全裂 片相似,均無柄;ㄝ1-2,高16-22cm,疏生長柔毛;苞片3,長1.5-2cm,基都合生,筒長約2mm,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1-2小裂片,外面被柔毛;花兩性,單朵,直立,花梗長約4cm,結(jié)果時長達(dá)16cm;萼片6,排成2輪,長圓狀卵形,長2.2-2.8cm,寬約8mm,紫色,先端微尖,外面密被絹狀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約為萼片之半;心皮多數(shù)。瘦果長約2.5mm,被長柔毛,頂部有羽毛狀宿存花柱,長約2.5-3cm。花期7月,果期8-9月。

4、興安白頭翁

多年生草本,高25-40cm。根狀莖粗5-7mm;~7-9,開花時長出地面,葉3全裂;葉柄長2.8-15cm,被柔毛;葉片輪廓卵形,長4.5-7.5cm,寬3-6cm,上面近無毛,下面沿葉脈疏被柔毛,3全裂或近羽狀分裂,中央全裂片有細(xì)長柄,又3全裂,裂片深裂,深裂片寬線形或狹楔形,全緣或上部有2-3,小裂片或牙齒;側(cè)全裂片無柄或近無柄,不等3深裂,深裂片全緣或有數(shù)牙齒或2-3小裂片。花葶2-4個有柔毛;苞片3,長4-5cm,基部合生,筒長1.2-1.4cm,裂片似基生葉的裂片,外面密被柔毛;花兩性,單朵,近直立,花梗長約7.5cm,結(jié)果時增長,被密柔毛;萼片6,排成2輪,橢圓狀卵形,紫色,長約2cm,寬0.5-1cm,先端微鈍,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無;雄蔥多數(shù);心皮多數(shù),被柔毛。瘦果長約3mm,密被柔毛,頂部有羽毛狀宿存花柱,長5-6cm;ㄆ5-6月,果期6-7月。

5、朝鮮白頭翁

多年生草本,高14-28cm。根狀莖粗5-7mm;~4-6,開花時長出地面,葉3全裂;葉柄長4.5-14cm,密被柔毛;葉片輪廓卵形,長3-7.8cm,寬4.4-6.5cm,3全裂,中央全裂片有細(xì)長柄,又3全裂,全裂片二回深裂,末回裂片披針形或狹卵形,寬1.5-2.2mm,全緣或具疏齒;側(cè)全裂片無柄,二回深裂,裂片具疏齒。花葶1-3,被毛;苞片3,長3-4.5cm,基部合生,筒長0.8-1.2cm,裂片線形或狹長圓 形,全緣或上部有3小裂片,外面密被柔毛;花兩性,單朵,花梗長2.5-6cm,有綿毛,結(jié)果時增長;萼片6,排成2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8-3cm,寬6-12mm,紫紅色,先端圓或微鈍,外面密被柔毛,內(nèi)面近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約為萼片之半;心皮多數(shù),被毛。瘦果長約3mm,有短柔毛,先端有羽毛狀宿存花柱,長約4cm;ㄆ4-5月,果期5-6月。

6、鐘萼白頭翁

多年生草本,高14-20cm。根狀莖粗2.5-4mm;~5-8,開花時長出地面,葉二至三回羽狀復(fù)葉;葉柄長2.5-12cm,被長柔毛;葉片輪廓卵形或狹卵形,長2.8-6cm,寬2-3.5cm,上面近無毛,下面被疏柔毛,羽片3對,斜卵形,羽狀細(xì)裂,末回裂片狹披針形或狹卵形,寬約1mm,先端急尖;ㄝ1-2,直立,有柔毛;苞片3,長約1.8cm;基部合生,筒長約2mm,苞片3深裂,深裂片狹披針形,不分裂或有3小裂片,外面被長柔毛;花兩性,單朵,稍下垂,花梗長2.5-4.5cm,結(jié)果時長達(dá)22cm;萼片6,排成2輪,橢圓狀卵形或卵形,長1.4-1.9cm,寬8-9mm,紫褐色,先端稍向外彎,外面被絹狀絨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心皮多數(shù),被柔毛。瘦果長約4mm,有長柔毛。先端有羽毛狀宿存花柱,長1.5-2.4cm;ㄆ5-6月,果期6-7月。

繁殖多用分株法,也可以播種繁殖。

白頭翁的繁殖分株宜在秋季進(jìn)行,播種既可春播,也可秋播。因種子細(xì)小,播種要精細(xì),以盆播為宜。

種子采收后應(yīng)立即播種,稻草,發(fā)芽適溫18-21度,保持土壤濕潤,發(fā)芽天數(shù)14-21天。苗高3—5厘米時,按株距15厘米定苗。生育溫度15-18度(日溫),6-9度(夜溫)!嵣2~3年就可開花。

分布在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黑龍江等省的山崗、荒坡及田野間。

藥用價值

【主治】熱毒痢疾,涼血,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jīng)】:歸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的功效。

【主治】:熱毒痢疾,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

【用法與用量】:9 ~15克。

【藥材基源】:該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緣或干旱多石的坡地。

【資源分布】: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揀凈雜質(zhì),洗凈,潤透后切片曬干。 [1]

藥用禁忌

1、虛寒瀉痢忌服。白頭翁-白須

2、《藥性論》:豚實力使。

3、《日華子本草》:得酒良。

4、《本草經(jīng)疏》:滯下胃虛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瀉由于虛寒寒濕,而不由于濕毒者忌之。

5、《本草從新》:血分無熱者忌。

6、毛艮科白頭翁的莖葉與根作用不同,具有強(qiáng)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1、白頭翁:根長圓柱形或圓錐形,稍彎曲,有時扭曲而稍扁,長5-20cm,直徑0.5-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或縱溝,中都有時分出2-3支根,皮部易脫落而露出黃色木部,且常朽蝕成凹洞,可見縱向突起的網(wǎng)狀花紋;根頭部稍膨大,有時分叉,頂端殘留數(shù)層鞘狀葉柄基及幼葉,密生白色長絨毛。質(zhì)硬脆,折斷面稍平坦,黃白色,皮部與木部間有時出現(xiàn)空隙。氣微,味微苦澀。以條粗長,質(zhì)堅實者為佳。

2.細(xì)葉白頭翁: 根較細(xì),長圓柱形,分枝少;皮部不脫落。

3.蒙古白頭翁 根較細(xì)短,圓柱形,直徑5-8mm,分枝少。

4.興安白頭翁:根細(xì)長圓柱形,長達(dá)16cm,直徑5-7mm.有少數(shù)支根。

5.朝鮮白頭翁:根長約8cm,上部直徑5-7mm,下部有少數(shù)支根;外表黃褐色。

6.鐘萼白頭翁:根細(xì),直徑約5mm,支根細(xì)長。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表皮、皮層、內(nèi)皮層通常已脫落。韌皮部寬廣,外側(cè)細(xì)胞棕色,壁木栓化;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成束,直徑15-35μm,壁較厚,有的根無纖維。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射線較寬;導(dǎo)管呈圓多角形,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成群,直徑25-85μm;木纖維直徑至42μm,壁稍厚,非木化。較粗的根,中央常為薄壁細(xì)胞。

粉末特征:灰棕色。

1.韌皮纖維梭形或紡錘形,長100-390μm,直徑16-42μm,壁木化。

2.非腺毛單細(xì)胞,直徑13-33μm,基都稍膨大,壁大多木化,有時可見螺狀或雙螺狀紋理。

3.具緣紋孔、網(wǎng)紋及螺紋導(dǎo)管,直徑10-72μm。

理化鑒別

取該品粉末4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 6ml,放冷,加丙酮適量,則生成沉淀,濾過,速取沉淀少量(約 5mg),置試管中,加醋酐 1ml使溶解,沿管壁加硫酸 1ml,兩液接界處顯紅色或紅紫色環(huán)。

藥理作用

1、抗阿米巴原蟲:白頭翁煎劑及其皂甙在體外和體內(nèi)都能抑制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生長,但都需大劑量。在體外試驗中,煎劑在1:40時,能完全抑制阿米巴蟲的生長;1:60時培養(yǎng)液中已出現(xiàn)有圓縮的囊前型白頭翁,皂甙則在1:200能完全抑制原蟲生長,1:500時即出現(xiàn)園縮的囊前型,1:1000時出現(xiàn)滋養(yǎng)體感染大白鼠的治療作用。煎劑及皂甙都能效的抑制鼠腸內(nèi)阿米巴原蟲的生長,低有效量均為1.0g(生藥)/kg(相當(dāng)于鹽酸依米丁的1/250-1/750),劑量降為0.3g/kg時作用即不明顯。

市場上常誤作白頭翁的委陵菜,對溶組織阿米巴原蟲在體外或動物的體內(nèi)試驗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必需很大劑量(3倍于白頭翁)。至于其他誤作白頭翁的翻白草(薔薇科)、白鼓釘(石竹科)、漏蘆及秋鼠曲草(菊科),在體內(nèi)、體外均無抗阿米巴作用。

2、抗陰道滴蟲:白頭翁在體外抗陰道滴蟲的試驗中,60%的浸膏或水液于5%濃度時5分鐘即可殺滅天滴蟲,流浸膏對陰道粘膜刺激很大,但以丙酮、乙醚相繼提取所得部分刺激性小,對滴蟲仍然有效另有報道白頭翁粉殺滴蟲的MIC為2mg/ml。

3、抗菌作用:白頭翁新鮮莖葉榨取的汁液在體處(平皿挖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在除去鞣質(zhì)后即失去作用(而打破碗花花--秋牡丹則仍有此作用);對痢疾桿菌的作用較差,但亦有報告,煎劑對痢疾桿菌之作用依菌腫濃度不同而異,對志賀氏菌作用較強(qiáng),對舒氏、弗氏及宋氏桿菌的作用依次減弱或不抑菌。

白頭翁湯(白頭翁、秦皮、黃連、黃柏)各成分間在對痢疾桿菌的體外試驗中,既白頭翁無協(xié)同也無拮抗作用。白頭翁酒精浸液在試管中對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對體外結(jié)核桿菌的生長無抑制作用,對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有輕度抑制作用。有人研究過白頭翁(Anemonecernua)在試管中對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的作用,結(jié)果顯示對少數(shù)真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白頭翁的抗菌有效成分為白頭翁素,白頭翁素對白喉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結(jié)核桿菌等的MIC在8×10(-5)-2×10(-6)之間、白頭翁素的抗菌活性還與鏈霉素有協(xié)同作用。

4、抗病毒作用:白頭翁水浸液能延長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對其肺部損傷亦有輕度減輕。

5、其它作用:據(jù)報道白頭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及抗痙攣?zhàn)饔谩3ジ康陌最^翁全草有一種強(qiáng)心成分喔奇哪靈(okinalin),其作用略似洋地黃。國外產(chǎn)之白頭翁Pulsatill anigricans有鎮(zhèn)靜作用,并能降壓,使心率變慢,心收縮增強(qiáng),增進(jìn)胃腸運(yùn)動。白頭翁尚能抑制植物種子發(fā)芽。其所含白頭翁皂甙A3有一定抑癌作用,于100μg/ml時對P-388的抑制率為53.7%。

藥代動力學(xué)

大鼠po芍藥甙550mg/kg后,24h后糞尿的累積排泄量占給藥量的10.6%和10.8%;iv55mg/kg芍藥甙后,7h內(nèi)膽汁累計排泄量占8.64%。表明腸胃吸收差,主要以原形從腎臟排泄,糞膽汁排泄量少。犬iv11.25mg/kg芍藥甙后,前20min和7h內(nèi)尿中排出量少。犬iv11.25mg/kg芍藥甙后,前20min和7h內(nèi)尿中排出量為給藥的36.85%和79·3%。7h內(nèi)膽汁排出量占給藥量的3.77%。Iv給藥后的藥代動力學(xué)參數(shù)分別為:犬T1/2a6.29min,T1/2B1.33.4min,K12為0.663min-1,K21為0.0193min-1,K10為0.0396min-1,Vd為539.2ml/kg,Cl為3.14ml/(kg·min)。兔T1/2為5.92min,T1/2為66.0min,T12為0.0689min-1,T12為5.92min-1,K10為0.0349min-1,Cl為6.11ml/kg·min)。250mg芍藥甙igCmax為21.6mg/L。表明:在犬和兔體內(nèi)芍藥甙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均符合二室開放模型,分布廣泛,消除快。灌胃給予兔后,體內(nèi)生物利用度低。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原蟲性痢疾:成人每日用白頭翁根莖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為一療程。病情較重者另用30~50克,煎成100毫升藥液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據(jù)23例觀察,給藥后大便次數(shù)及紅白粘液明顯減少;大便鏡檢阿米巴原蟲轉(zhuǎn)陰時間平均為1.4天;直腸鏡檢查證明,潰瘍愈合迅速,全部病例平均7天治愈。另文報道用白頭翁煎劑治療效十例,全部治愈;治療時間最長者9天,最短者1天,平均2天。此外,亦可用白頭翁組織浸出液,每日肌肉注射1次,初劑2毫升,其后每次增加0.5毫升,遞增至3.5毫升為止;癥狀消失后繼續(xù)注射5~10次,以后減為每周1~2次,全程為3個月。重癥及慢性病例兼用白頭翁組織浸出液5~8毫升,加生理鹽水60毫升作直腸灌注,每日1次。治療23例,19例治愈,4例好轉(zhuǎn);癥狀消失的平均時間為4.4天,大便轉(zhuǎn)陰為6.1天。

2、治療細(xì)菌性痢疾:用單味白頭翁治療菌痢,系統(tǒng)的觀察似較少。曾報道用改良的白頭翁湯(白頭翁6錢,黃柏3~6錢,秦皮2~3錢,木香、陳皮、甘草各1錢,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為一劑),治療123例急性菌痢,或慢性菌痢的急性發(fā)作型,都日服1劑,上,下午分服,連服5~10天或7~15天為一療程。治療結(jié)果:治愈率為78%,與對照組(用磺胺脒治療)的治愈率76%相近。如按腸道病變的不同觀察療效,則卡他型的療效較高,治愈率為95%,糜爛型的治愈率為75%,潰瘍型的治愈率為56.7%。糜爛潰瘍型的療程均為7~15天,且同時加用10%綠茶煎劑行保留灌腸。治療有效的病例,平均退熱時間為2.01天,腹痛、里急后重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為6.9天,大便次敷恢復(fù)正常時間為10.02天,大便性狀恢復(fù)正常時間為10.1天,大便常規(guī)檢查恢復(fù)正常時間為9.4天,大便培養(yǎng)陰轉(zhuǎn)時間為4.05天。

3、治療瘰疬:取白頭翁5兩,洗凈剪成寸段,用白酒2斤浸泡,裝壇內(nèi)密封,隔水煎煮數(shù)沸,取出后放地上陰涼處2~3天,然后開壇,撈出白頭翁,將酒裝瓶密封備用。早晚食后1小時各服1次,每次飲1~2盅。一般1~2個月為一療程。適用于瘰疬潰后,膿水清稀,久不收口的患者。經(jīng)治10余例均有效。

4、治療癤癰:白頭翁2兩,水煎股,連服數(shù)天。仍結(jié)合常規(guī)局部治療。白頭翁服后無不良反應(yīng),少數(shù)病人服后有緩瀉作用,對實熱便秘患者,極為合適。

白頭翁在園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壇、道路兩旁,或點(diǎn)綴于林間空地;ㄆ谠,植株矮小,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種,果期羽毛狀花柱宿存,形如頭狀,極為別致。

文獻(xiàn)論述

1、李杲:張仲景治熱痢下重,用白頭翁湯主之,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痢則下焦虛,故以純苦之劑堅之。男子陰疝偏墜,小兒頭禿膻腥,鼻衄無此不效,毒痢有此獲功。

2.《本草經(jīng)疏》:白頭翁;暑伏足陽明經(jīng),則發(fā)溫瘧;伏手陽明經(jīng),則病毒痢,滯下純血;狂易鼻衄者,血熱也;寒熱者,血瘀也;癥瘕積聚,癭氣,靡不由血凝而成。積滯停留則腹痛,金瘡血涼則痛自止。苦能下泄,辛能解散,寒能除熱涼血,具諸功能,故悉主之,殆散熱涼血行瘀之要藥歟?

3.《本經(jīng)逢原》:白頭翁,《本經(jīng)》言苦溫者,傳寫之誤也。其治溫瘧狂易寒熱等癥,皆少陽、陽明熱邪固結(jié)之病,結(jié)散則積血去而腹痛止矣!秳e錄》止鼻衄,弘景止毒痢,亦是熱毒入傷血分之候。

4.《本草求真》:白頭翁,何以用此以治溫瘧寒熱,齒痛、骨痛,鼻衄,禿瘡,疝瘕等癥?亦因邪結(jié)陽明,服此熱解毒清,則腎不燥擾而骨固,胃不受邪而齒安,毒不上侵而止衄,熱不內(nèi)結(jié)而疝與瘕皆卻,總皆清解熱毒之力也。

5.《本草正義》:白頭翁味微苦而淡,氣清質(zhì)輕,《本經(jīng)》雖謂苦溫,然以主治溫瘧狂易,而仲景且以專治熱利下重,則必非溫藥可知。石頑《本經(jīng)逢原》改作微寒,蓋從閱歷中體驗得來,其說較為可信。今以通治實熱毒火之滯下赤白,日數(shù)十次者,頗見奇效。向來說者皆謂苦泄導(dǎo)滯,專以下行為天職,且有苦能堅骨;寒能涼骨之語。惟今何廉臣著實驗藥物學(xué)》,獨(dú)謂其氣質(zhì)輕清,為升散腸胃郁火之良藥。案……味苦又薄,合于經(jīng)文輕清發(fā)散為陽之旨。其主熱毒滯下,雖曰苦固能泄,而升舉脾胃清氣,使不陷下,則里急后重皆除,確是此藥之實在真諦。何翁此論,洵有特別見解。但終是苦泄宣通一路,不能竟以升散郁火四字簡直言之,與升麻、柴胡作一例看耳。試觀《別錄》以主鼻衄,其能清泄,尤為明白曉暢。輕用一錢至一錢五分,毒火甚者,可用至四、五錢。

6.《本經(jīng)》:主溫瘧狂易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金瘡。

7.《別錄》:(主)鼻衄。

8.陶弘景:療毒痢。

9.《藥性論》:止腹痛及亦毒痢,治齒痛,主項下瘤疬。主百骨節(jié)痛。

10.《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fēng)氣及暖腰膝,明目,消贅。子:功用同上。

11.《傷寒蘊(yùn)要》: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12.《本草匯言》:涼血,消瘀,解濕毒。

13.《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疬、疝瘕、血痔、偏墜,明目,消疣。

14.《綱目拾遺》:去腸垢,消積滯。

15.《現(xiàn)代實用中藥》:療咽腫。

民間傳說

傳說一

神秘老人與白頭翁

從前,在大湖邊上有座牛頭山。山下有個村莊,村里有個小伙子叫阿寶。阿寶性情開朗,心地善良,又樂于助人,大伙兒都很喜歡他。

可是有一天,阿寶突然鬧肚子疼,那痛非比一般,痛得阿寶頭上直冒冷汗,連手腳都發(fā)涼了。當(dāng)時恰巧左鄰右舍的人上山的上山,下地的下地,都干活兒去了,沒人幫助。阿寶疼得實在忍受不住了,只好捂著肚子自己掙扎著去找鄰村的郎中看一看。他強(qiáng)忍疼痛剛走出村口,就實在支持不住了,一頭便倒在路邊的草地上。

不知過了多久,阿寶突然醒來,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拄著拐棍站在他身邊。老爺爺問阿寶怎么會躺在路邊上,阿寶無力地回答說:“肚子疼得利害,實在走不動了!崩蠣敔斦f:“那就找點(diǎn)藥吃吧。”阿寶說:“讓我上哪兒去找呢?”老爺爺用拐棍指著阿寶身邊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棵頂頭上長著絨絨白毛的綠草,說:“這草的根就是藥,你挖一些回去熬湯,連喝幾次就會好的!卑毿南耄哼@草倒是常常見,山坡野地到處都是,果真能治病嗎?老爺爺不等阿寶開口,仿佛早就看穿了阿寶心里的疑問,他捋著胡須說:“我已是滿頭白發(fā)的老人了,還會用瞎話騙你嗎?”說完就緩緩轉(zhuǎn)身離去了。

阿寶決心試一試,他忍住痛挖了一些那種頂頭上長白毛的綠草,回到家把草根熬水喝了,這一宿肚子就不怎么疼了。一連喝了三天,病就全好了。鄰舍們來看望阿寶,也就知道阿寶的病是吃了一種草根治好的。

阿寶病好了,又上山砍柴。這一天,阿寶在去砍柴的山路上又碰上了上次的那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老爺爺拄著拐棍挺有精神地站在那兒,遠(yuǎn)遠(yuǎn)看去,白胡子飄飄的,活像一位山里的神仙。阿寶急忙走上前去說:“謝謝你,老爺爺,你讓我吃的藥真好,我喝了幾回,病就好利索了!卑装l(fā)老爺爺笑呵呵他說:“小伙子,我正想告訴你,那是我家祖?zhèn)鞯拿胤。我見你心地善良又肯幫助村里的人,我是想借你的嘴幫我傳給世人呢。”阿寶點(diǎn)頭答應(yīng)了。白發(fā)老爺爺又突然不見了。

從那以后,村里的人不管是誰,要是犯了肚子疼痛的毛病,阿寶都會不分白天 黑夜地扛上一把鍬,到野地里去挖那種頂頭上長白絨毛的綠草,回來就用草根煎水送給病人喝。喝過之后,肚疼毛病就都治好了。

有人好奇地向阿寶打聽,這是什么藥,阿寶什么時候?qū)W會用草藥治病的,阿寶是厚道人,他就一五一十地把他如何肚疼,如何遇見白發(fā)老爺爺?shù)鹊,都告訴了大伙兒。人們又追問老爺爺上哪兒去了,問得阿寶直后悔:是呀,怎么就沒問問白發(fā)老爺爺?shù)淖√幠兀?

第二天,阿寶就跑到第二次碰上老爺爺?shù)牡胤,想再謝謝老爺爺,再說以后有什么事也好再當(dāng)面請教?墒牵毜攘艘惶煊忠惶,一連等了半個月,也沒見白發(fā)老爺爺再出現(xiàn)。

阿寶很失望,他坐在與老爺爺?shù)诙蜗嘤龅纳铰放赃,眼望著草地上許多頂頭長自毛的綠草直出神,突然,他看見一道亮光,從一棵頂頭長白毛的綠草處發(fā)出來,亮光中,那棵綠草迎風(fēng)輕輕搖擺。阿寶突然發(fā)現(xiàn):哎呀,這株草多么像一位白發(fā)白須的老爺爺!阿寶心里明白了,白發(fā)老爺爺恐怕是南極仙翁顯圣,下凡來傳授秘方,為人治病解除痛苦的吧?阿寶又想,不能讓后人忘了那位傳秘方的老爺爺,既然這種草還不知道名字,不如就叫它:“白頭翁”吧。從此以后,人世間就有了“白頭翁”這味草藥了。

直至今天,人們都在用“白頭翁”作一味中草藥。而且還在園林中作自然式的配置或布置花壇等,用以美化環(huán)境呢。

傳說二

是杜甫將此草起名為“白頭翁”

傳說唐代詩人杜甫困守京華之際,生活異常艱辛,往往是:“殘杯不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兩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嘔吐不止,腹部劇痛難耐。但他蝸居茅屋,身無分文,根本無錢求醫(yī)問藥。這時,一位白發(fā)老翁剛好路過他家門前,見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詢問完病情后說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藥來為你治療。”過不多久,白發(fā)老翁采摘了一把長著白色柔毛的野草,將其煎湯讓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數(shù)日后痊愈。因“自憐白頭無人問,憐人乃為白頭翁”,杜甫就將此草起名為“白頭翁”,以表達(dá)對那位白發(fā)老翁的感激之情。

【花語】:才智

純白而給人清純感受的白頭翁,就是被供奉給四世紀(jì)時波斯的基督教徒作家-亞夫拉哈特的花朵。所以,白頭翁的花語就是與亞夫拉哈特的才智相匹配的-才智。

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出類拔萃的才智;而且不只富有知性,還兼具有洞察人心的纖細(xì)感受力。如果走藝術(shù)的路線,或許會比較容易成功?這樣的你,只有價值觀和你相通。

【生日花】:白頭翁

【生日】:四月七日。

擴(kuò)展閱讀:

1.

白頭翁  [毛茛科] [白頭翁屬]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平原或山坡草地。主產(chǎn)河北、遼寧、內(nèi)蒙、江蘇、河南。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密被白色絨毛;~4~5,3全裂,中央裂片通常有柄,3深裂,側(cè)生裂片

2.

白頭翁老公花[毛茛科] [白頭翁屬]

產(chǎn)地分布:原產(chǎn)中國,除華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20-40cm,根莖粗而直,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葉基生,三出復(fù)葉4-5片,具長柄,葉緣有鋸齒。花莖1-2,高達(dá)3

3.

白頭翁的繁殖管理

繁殖:繁殖多用分株法,也可以播種繁殖。分株宜在秋季進(jìn)行,播種既可春播,也可秋播。因種子細(xì)小,播種要精細(xì),以盆播為宜。種子采收后應(yīng)立即播種,在畦面上開溝距20厘米,深約1厘米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

4.

怎樣科學(xué)栽培白頭翁

白頭翁性耐寒,喜向陽和涼爽氣候,忌濕怕澇。要求土壤肥沃、通氣性、排水性好,不耐移植。盆栽時,宜用園土3份、沙土1份混合配制培養(yǎng)土;ㄅ璧牡卓滓螅瑝|底瓦片要墊得高,以利排水。幼苗期生長緩慢

5.

科學(xué)栽培白頭翁方法

白頭翁性耐寒,喜向陽和涼爽氣候,忌濕怕澇。要求土壤肥沃、通氣性、排水性好,不耐移植。盆栽時,宜用園土3份、沙土1份混合配制培養(yǎng)土;ㄅ璧牡卓滓,墊底瓦片要墊得高,以利排水。幼苗期生長緩慢,需注意及

6.

彩暈幻眼-白頭翁介紹,栽培養(yǎng)護(hù)管理

白頭翁屬毛茛科耐寒球根植物,學(xué)名Anemonecoronaria,英名可直接稱為Anemone或Windflower,原產(chǎn)于南歐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多年生草,地下部為黑灰色不規(guī)則扁圓形之塊莖,形狀大小似

7.

白頭翁|詳細(xì)介紹,苗木百科知識,苗木知識專家

別名:分布與習(xí)性:生于平原或山坡草地。主產(chǎn)河北、遼寧、內(nèi)蒙、江蘇、河南。耐寒,喜涼爽氣候,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好,不宜于低洼地栽種。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密被白色絨毛;

8.

吉林波羅湖迎來2000多只白頭鶴停歇覓食

近期,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迎來大量珍稀候鳥回遷,雁鴨、大雁、白枕鶴、白頭鶴,或飛或落、或靜或鳴,給這里的秋天增添了無限生機(jī)。其中,國家一級保護(hù)鳥類白頭鶴數(shù)量今年達(dá)2300多只,是有記錄以來數(shù)量最

9.

[最美林業(yè)故事]瀕危動物白頭葉猴守護(hù)者的“荒野人生”

瀕危動物白頭葉猴守護(hù)者的“荒野人生”被譽(yù)為“喀斯特精靈”的白頭葉猴猴群,在廣西崇左市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板利片區(qū)拇指山下歡快地品嘗著食物,該片區(qū)保護(hù)站站長吳世軍與猴群距離只有

我要購買:

1.

供應(yīng)仙人球白頭翁

信息由龍海市九湖富民景觀園藝場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漳州水仙頭,素芯蘭花,文竹,蓬萊松,盆景有三角梅,,榆樹,樸樹,香樹,赤楠水香梅,福建茶,榕樹:5-10米大景,2-5米盆景樁,1-2米中小景提根,,地瓜嫁接系列,人字甲,棕毛(仿真樹材料),金針?biāo)桑t豆衫,蘇鐵,廣鐵,,蟹爪蘭,茶花,佛肚竹,桂花,,仙人球有:金琥,云類,紅黃,彩雜球,荔枝,連霧果樹,品種球,肉植物多,觀葉綠化有:華棕,海棗,...

2.

細(xì)葉白頭翁-地被類-蒙草抗旱低碳綠化-配植于林間,灌木叢間-

信息由內(nèi)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節(jié)水、抗旱的園林綠化植物的研發(fā)、生產(chǎn)推廣,可承接各種規(guī)模以及類型的園林綠化工程,風(fēng)景園林公程設(shè)計,園林綠化綜合性養(yǎng)護(hù)管理工程,園林設(shè)施及設(shè)備安裝項目,園林綠化苗木、花卉、盆景、草坪的培育生產(chǎn)

3.

供應(yīng)仙人球 白頭翁

信息由龍海市九湖富民景觀園藝場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漳州水仙頭,素芯蘭花,文竹,蓬萊松,盆景有三角梅,,榆樹,樸樹,香樹,赤楠水香梅,福建茶,榕樹:5-10米大景,2-5米盆景樁,1-2米中小景提根,,地瓜嫁接系列,人字甲,棕毛(仿真樹材料),金針?biāo),紅豆衫,蘇鐵,廣鐵,,蟹爪蘭,茶花,佛肚竹,桂花,,仙人球有:金琥,云類,紅黃,彩雜球,荔枝,連霧果樹,品種球,肉植物多,觀葉綠化有:華棕,海棗,...

4.

供應(yīng)白頭翁中藥材

信息由亳州市道莊藥業(yè)有限公司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超細(xì)粉,冷背藥材,保健花果茶,中藥提取物,名貴藥材,動物原藥材,植物原藥材,礦物原藥材,調(diào)味香料

5.

供應(yīng)白頭翁

信息由宿州市禾豐農(nóng)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產(chǎn)業(yè)合作伙伴,農(nóng)業(yè)科技推廣、豌豆、甘薯、雙孢菇、黃瓜、甜玉米、萵筍、白靈菇,豌豆,紅薯,雙孢菇,甜玉米,黃瓜,西紅柿,金蟬,萵筍,白靈菇,棉花制種,紫甘薯,花卉種子,果樹苗,彩葉綠化樹苗

6.

供應(yīng)中藥材白頭翁天然野生藥材

信息由朱相杰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中藥材山特產(chǎn);平貝龍膽草;黨參白鮮皮;黃芪白鮮皮;赤芍北豆根;穿山龍;升麻;百合;蒼術(shù);玉竹五味子;寄生大力子;人參花人參;車前子防風(fēng);山核桃橡籽;白鮮皮;刺五加茶;白鮮皮;水飛薊;月見草;刺嫩芽蕨菜

詞條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