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一枝花

別名:蚤休、重樓、金盤托荔枝、七葉蓮

七葉一枝花,又名蚤休、重樓、金盤托荔枝,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由于**佳,在浙江上山區(qū)流傳藥諺有“七葉一枝花,無名腫毒一把抓”。民間多用于治療無名腫毒和毒蛇咬傷。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中,也收集了民諺:“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我,一似手拈拿! 七葉一枝花,又名七葉蓮,算是植物中的異類。它**大的特征就是由一圈輪生的葉子中冒出一朵花...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葉6~10片輪生,葉柄長5~20mm,葉片厚紙質(zhì),披針形、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5~11cm ,寬2~4.5cm。花梗從莖頂抽出,頂生一花;花兩性,萼片披針形或長卵形,綠色,長3.5~6cm;花被片線形而略帶披針形,黃色,長為萼片的1/2左右至近等長中部以上寬2~6mm;雄蕊8~10,花藥長1~1.5cm,花絲比藥短,藥隔突出部分1~2mm;ㄆ6~7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林下或路旁草叢的陰濕處。采制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季采為好,曬干或切片曬干。

性狀:根莖類圓柱形,多較平直,少數(shù)彎曲。直徑1~6cm,長4.5~12cm。表面黃棕色,少數(shù)灰褐色,較平滑;環(huán)節(jié)較稀疏,突起不明顯;莖痕半圓形或扁圓形,不規(guī)則排列,表面較平或稍突起。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成粉質(zhì)或角質(zhì)化。

形態(tài)特征

七葉一枝花又名重樓,為百合科植物華重樓的根莖。別名:蚤休、蚩休,重臺根、整休,草河車,重臺草,白甘遂,金線重樓,蟲蔞,九道箍、鴛鴦蟲,枝花頭,螺絲七、海螺七,燈臺七,白河車,螺陀三七(湖南),土三七。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狀莖粗壯,圓錐狀或圓柱狀,粗可達3厘米,具多數(shù)環(huán)狀結(jié)節(jié),棕褐色,具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基部常帶紫色。葉7-10片,輪生于莖頂,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淅尖,基部圓形,稀楔形,全緣,無毛;葉柄 長2-5厘米通常帶紫色色;▎紊谇o頂,在輪生葉片上端;花梗 長5-16(30)厘米;外輪花被片(萼片)4-6,形大,似葉狀,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綠色,長3.5-8厘米,內(nèi)輪花被片(花瓣)退化呈線狀,先端常漸尖,等長或長于萼片2倍;雄蕊8-12枚,花絲與花藥近等長,藥隔突出部分長0.5-1⑵毫米;子房圓錐狀,有5-6棱;花柱粗短,4-6枚,紫色,蒴果近球形,3-6瓣裂。種子多數(shù);ㄆ7-8月,果期9-10月。

七葉一枝花的葉序?qū)佥喩~,片數(shù)有個體差異、從4片到14片都有,“七葉”只是名稱。花的結(jié)構(gòu)特別:葉心如輪狀會開花,花萼為綠色,花瓣呈細絲帶狀。臺灣早期用來治蛇毒與瘡瘍腫毒等癥狀。臺灣魚池鄉(xiāng)大雁村長謝棟漢2012年3月到日月潭山區(qū)登山時,發(fā)現(xiàn)一處濕潤洼地長了“七葉一枝花”近百棵。

生態(tài)習性

古語:七葉一枝花,深山夜洼我的家。形容七葉一枝花的繁殖地。

1.地理環(huán)境:野生七葉一枝花生長于海拔700~1100m地帶的山谷、溪澗邊,闊葉林下陰濕地。

2.土壤:最宜生長于腐殖質(zhì)含量豐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在堿土或粘土中不能生長。

3.水份:喜涼爽、陰濕、水份適度的環(huán)境,既怕干旱又怕積水。

4.溫度:植株較耐寒,低溫無凍害。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氣溫5℃,乃至最低氣溫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2℃亦能出芽生長,氣溫在1~-2℃時對芽頭不產(chǎn)生凍害。

5.光照:七葉一枝花屬喜陰植物,喜斜射或散光,忌強光直射。

護花網(wǎng)的醫(yī)學內(nèi)容只供參考,并不能視作專業(yè)意見。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

中藥屬性

藥材信息(一)

【藥名】:七葉一枝花

【漢語拼音】:QíYèYìZhīHuā

【英文名】:Rhizoma Paridis,Chinensis One flower with sevenleaves,Leafy Paris

【學名】:Paris polyphylla Smith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科名】:百合科Liliaceae

【別名】:華重樓、七葉樓、鐵燈臺、草河車、蚤休、重樓、金盤托荔枝、草河車。

【性味】:苦、涼。小毒。

【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肺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能】:敗毒抗癌、消腫止痛、清熱定驚、鎮(zhèn)咳平喘。

【主治】:治癰腫肺癆久咳、跌打損傷、蛇蟲咬傷、淋巴結(jié)核、骨髓炎等癥,是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之一。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磨汁、搗汁或入散劑。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涂。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延齡草科)植物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的干燥根莖。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0-3200 米的林下。山坡林下蔭處或溝邊的草叢陰濕處。

【資源分布】:西藏東南部、云南、四川和貴州。不丹、錫金、尼泊爾和越南也有。主產(chǎn)廣東、廣西、江西、福建、陜西、四川。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生用,亦用生品。

【注射劑】:用濃提取液1:2,制成2~4毫升注射劑,高壓消毒。

【炮制】: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薄片,曬干。

藥材信息(二)

【中文名稱】         七葉一枝花

【漢語拼音】         Qiyeyizhihua

【英文名稱】         One flower with sevenleaves, Leafy Paris, Manyleaf Paris, Whorl Leaved Lily

【拉丁學名】         Paris polyphylla Sm.

【科屬歸類】         百合科  Liliaceae, 重樓屬  Paris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立。葉5-8片輪生于莖頂,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7厘米,寬2.5-5厘米;ü那o頂抽出,通常比葉長,頂生-花,寬1-1.5毫米,長為萼片的1/3至近等長;雄蕊8-10,花藥長1.2-2厘米。蒴果球形;ㄆ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蔭處或溝邊的草叢陰濕處。 分布廣西、陜西、四川等地。 藥材主產(chǎn)廣東、廣西、江西、福建、陜西、四川。

【藥用部位】         以根莖入藥。中藥名: 重樓。

【采收加工】         秋后挖取,去除莖、葉、須根,曬干。

【主要成份】         主要含甾體皂甙成分。

【藥理作用】         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腫瘤,止血。

【性味功能】         甘,涼。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         腫傷,中毒。外用: 30-60克,作成膏藥涂敷患處。

治蛇咬傷及淋巴結(jié)結(jié)核。(中國藥植志)

藥材信息(三)

【藥用部位】:根莖

【藥用功能】:跌打損傷、蛇咬傷

【藥用主治】:用于流行性肋腺炎、扁桃腺炎、咽喉腫育、中耳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炎等。

生態(tài)分布

1、華重樓 多年生草本,高約50厘米。根狀莖棕褐色,橫走而肥厚,粗可達3厘米,表面粗糙具節(jié),節(jié)上生纖維狀須根。莖單一,直立,圓柱形,光滑無毛,基部常帶紫紅色。葉5~9,通常7片,輪生于莖頂,狀如傘,其上生花1朵,故稱“七葉一枝花”;葉柄長1~3厘米,葉片紙質(zhì)或膜質(zhì),窄卵形或倒披針形,長7~9厘米,寬2~5厘米,先端尖銳,基部楔形或近楔形。夏季開黃綠色花,花梗由莖頂抽出,不分枝,多少比葉長,花單獨頂生;萼片5~6,葉狀,卵狀披針形;花瓣5~6,細線形,有時上部稍擴大,寬約1.5毫米,通常較短于花萼;雄蕊2輪,藥隔突出部分窄于花藥,長0.2~2毫米;子房具棱,頂部與花柱為紫色,其余部分為黃綠色;蒴果室背開裂。生于山坡林下及灌叢陰濕處。分布于華南、華東、西南及陜西、山西、甘肅、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2、七葉一枝花 形似中華七葉一枝花,但葉矩圓形或倒披針狀矩圓形,基部圓形或罕為急尖;花瓣絲狀,進頂端漸變尖,長等于或長于花萼2倍,寬約1毫米。分布于江西、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區(qū)。

藥材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流行性乙型腦炎,胃痛,闌尾炎,淋巴結(jié)結(jié)核,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蟲咬傷,瘡瘍腫毒。作于疔腫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用法用量:7.5~15克;外用適量,磨水或研末調(diào)醋敷患處。

化學成分:含多種甾體皂甙,為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和偏諾皂甙元(pennogenin)的二、三、四糖甙,另含β-蛻皮激素、胡蘿卜甙等。

現(xiàn)代研究

化學成分

根莖含薯蕷皂苷元一3-O一α-D一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一α-D-glucopyranoside)即七葉一枝花皂苷(POlyPhyllin)A,薯蕷皂苷元一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一D一吡喃葡萄糖苷,蚤休皂苷(pariphyllin)[2],蚤休皂苷 A、B,薯蕷皂苷(dioscin)[4],七葉一枝花皂苷C、D、E、F[5]、G、H,薯蕷皂苷元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1→4)-[α-L-吡喃鼠李糖基一(1→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薯蕷皂苷元-六乙酸基一3-O-α-L一呲喃鼠李糖基一(l→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h(huán)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osyl-(1→2)一β一D-glucopyrano-sidej,薯蕷皂著苷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 (1→4)一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一β-D-glu-copyranoside,],噴諾皂苷元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1→4)-〔a-L一吡喃鼠李糖基一(1→2)一β-D一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a-l-rhamnopyranosyl-(l→2)]-β-D-glucopyranoside},噴諾皂苷元一六乙;3-O-α-L一吡喃鼠李糖基(1→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h(huán)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syl-(l→2)-β-D-glucopyranoside],蚤休甾酮(paristerone)[8],甲基原薯蕷皂苷(methylprotodioscin),以及丙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等多種氨基酸。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七葉一枝花水浸劑和煎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志賀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生藥水浸劑比煎劑抗菌作用強。

2.殺精子作用 七葉一枝花70%乙醇提取物對大鼠、小鼠和人的精子有殺精作用。其提取物免陰道給藥,100mg/只時有60%的抑制受精作用。

3.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 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可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用電刺激法及熱板法測定,均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

4.平喘、止咳作用豚鼠口服七葉一枝花煎劑有明顯平喘作用(組

胺噴霧法)。提取物(共五種)在1/2~1/5半數(shù)致死量時即有明顯平喘作用,效果與1/2半數(shù)致死量的氨茶堿相似。提取物之一為皂甙,另三種Liebermsnn反應陽性。小鼠灌服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無祛痰作用(酚紅法)。

5.蚤休(未注明品種)100%制劑在試管內(nèi)對腸道桿菌和化膿性球菌等多種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近來用煎劑未能證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體外有殺滅鉤端螺旋體作用,同濃度水煎劑則無此作用。蚤休中含取質(zhì),其抗病毒作用與之有重要關(guān)系。

6.毒性,小鼠灌服煎劑30~60克/公斤,3天內(nèi)未見死亡。小鼠每日灌服0.4克,每天3次,連續(xù)3天;或靜脈注射0.2%0.4毫升/只,均無死亡。故毒性很低。

7、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沙門氏菌、副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8、煎劑對于右旋糖酐所致“無菌性炎癥”具有對抗作用。

9、給大白鼠灌胃,可明顯減低大鼠腎上腺素內(nèi)維生素丙的含量,促進腎上腺功能,但對幼鼠胸腺重量影響不大。

10、含皂甙對離體兔耳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收縮作用。

11、其煎劑及皂甙對豚鼠的離體回腸均有興奮作用;二者均有溶血作用。

毒理毒性

【中毒解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葉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莖,皮部含毒較多。

中毒癥狀:惡心、嘔吐、頭痛,嚴重者引起痙攣。

解救方法:一洗胃,導瀉,內(nèi)服稀醋酸,如痙攣則用解痙劑等,對癥治療;草藥醫(yī)師介紹:用甘草五錢先煎水,后與白米醋、生姜汁各二兩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內(nèi)服。

臨床應用

1.此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民間常用于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咽喉腫痛,乳腺炎,跌損傷,毒蛇咬傷,瘡癰腫痛等。

2.用于癌腫。七葉一枝花用于癌腫,常與石見穿、半枝蓮、夏枯草等藥配伍應用。

3.可用治小兒驚風,熱病痙攣,嬰兒濕疹。

中醫(yī)傳承

實用選方

1.治風毒暴腫:重臺草、木鱉子(去殼)、半夏各50克。上藥搗細羅為散,以釅醋調(diào)涂之;凡是熱腫,熁之。(《圣惠方》重臺草散)

2.治婦人奶結(jié),乳汁不通,或小兒吹乳:重樓15克。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3.治耳內(nèi)生瘡熱痛:蚤休適量。醋磨涂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4.治喉痹:七葉一枝花根莖1克。研粉吞服。(《浙江民間草藥》)

5.治小兒胎風,手足搐搦:蚤休為末。每服2.5克,冷水下。(《衛(wèi)生易簡方》)

6.治慢驚:栝蔞根10克,白甘遂5克。上用慢火炒焦黃色,研勻。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湯調(diào)下,無時。(《小兒藥證直訣》栝蔞湯)

7.治肺癆久咳及哮喘:蚤休25克。加水適量,同雞肉或豬肺煲服。(《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8.治新舊跌打內(nèi)傷,止痛散瘀:七葉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凈曬干研末。每服1.5克,酒或開水送下。(《廣西藥植圖志》)

9.治脫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紗布壓送復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10.治蛇咬傷:七葉一枝花根10克,研末開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葉一枝花鮮根搗爛,或加甜酒釀?chuàng)v爛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1.治中鼠莽毒.金線重樓根。磨水服。(《瀕湖集簡方》)

12.治“攏匹勒”七葉一枝花鮮品30克。與豬排骨、雞肉或豬蹄適量同煮,喝湯食肉。(景洪市名傣醫(yī)康郎侖驗方)

13.治“納勒冒沙么”七葉一枝花20克。煎湯,加少許白酒內(nèi)服。(景洪市傣醫(yī)波為三驗方)

14.治“攏沙龍接火”七葉一枝花、旋花茄根、甜菜根各等量。曬干,研細,混勻,每次3~5克,溫開水送服。(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院傣醫(yī)康郎臘驗方)

15.治“攏達兒”,“農(nóng)桿農(nóng)暖”,“乃短兵內(nèi)”七葉一枝花、馬藍葉、燈臺葉、旱蓮草鮮品各適量。搗爛,外包患處。(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院傣醫(yī)康郎臘驗方)

16.治“兵洞飛暖龍”,“阻傷”七葉一枝花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17.治“菲埋喃皇羅”七葉一枝花鮮品適量。搗爛,取汁外擦。(上二方出自景洪市名傣醫(yī)康即侖驗方)

18.治“吾多,緬白賀”七葉一枝花5克。曬干,研粉,溫開水送服;或鮮品10克,搗爛,外敷傷口。(德宏州傣醫(yī)馮國清驗方)

19.退燒。地下莖曬干后,切一小薄片(1~2克),切碎成末,和糖服下,退燒很快。

20.無名腫毒:七葉一枝花9 克,蒲公英30 克,水煎服。亦用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及疔瘡。

21 .小兒驚癇:七葉一枝花適量,研為細末,每次0 .6~15克(視年齡而定),冷開水調(diào)服。

22. 神經(jīng)性皮炎:七葉一枝花適量,研為細末,以香油調(diào)和,外敷患處。糜爛者可用干粉直接撒布,一般治療2~3日。有止癢、消退皮損作用。

23. 子宮頸糜爛:七葉一枝花根狀莖,研細末調(diào)甘油搽局部。每日2~3次。

24. 流行性腮腺炎:七葉一枝花根狀莖適量,磨醋外擦,每日4~5次,另用2~3錢水煎服,每日3次。

25.癤腫:鮮七葉一枝花根狀莖、魚腥草各1兩。搗爛外敷患處,每日1次。

26.腹部痙攣性疼痛、腹部手術(shù)后局部疼痛:七葉一枝花25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每次5克。

27.流行性乙型腦炎:

⑴七葉一枝花根狀莖15克,用冷開水磨汁為一日量,分3~4次服。3日為一療程。

⑵七葉一枝花根狀莖15克,白馬骨全株75克,鮮鴨拓草400克。加水2升,煎至1升為一日量。每隔3小時服1次,每次125毫升。3~4天為一個療程。

⑶外用鮮葒草200~400克,煎水,候溫擦洗患兒,可洗數(shù)次直至熱退。

文獻論述

1.《本草匯言》:蚤休,涼血去風,解癰毒之藥也。但氣味苦寒,雖云涼血,不過為癰疽瘡瘍血熱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2.《本草正義》: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瀕湖謂足厥陰經(jīng)之藥,蓋清解肝膽之郁熱,熄風降氣,亦能退腫消痰,利水去濕。

3.《本經(jīng)》治驚癇,搖頭弄舌,皆肝陽肆虐、木火生風之癥。又謂之癲疾者,癲即巔頂之巔,字亦作顛,謂是肝風上凌,直上頂巔之病。蚤休能治此癥,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風陽而清氣火,則氣血不沖,腦經(jīng)不擾,而癲疾驚癇,搖頭弄舌諸病可已。若其專治癰腫,則苦寒清熱,亦能解毒。治陰蝕,下三蟲,亦苦寒勝濕,自能殺蟲,其用淺顯易知,不煩多贅。瀕湖引諺語有’…癰疽如遇著,一似手拈拿’。知此草專治癰瘍,古今無不推重。然此類寒涼諸品,惟陽發(fā)紅腫大痛名為宜。而堅塊頑木之陰癥大忌,非謂凡是外科,無不統(tǒng)治也。

4.民間流傳:“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瘡癤,女的治奶花(乳癰)”。同屬植物窄葉重樓、華重樓、多葉重樓、西南重樓、長藥隔重樓、球藥隔重樓的根莖亦分別稱“七葉—枝花”、“燈臺七”或“海螺七”。療效近似。

用藥禁忌

體虛,無實火熱毒,陰證外瘍及孕婦均忌服。

1.《本草匯言》:熱傷營陰吐衄血證忌用之。

2.《本經(jīng)逢原》:元氣虛者禁用。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葉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莖,皮部含毒較多。中毒癥狀:惡心、嘔吐、頭痛,嚴重者引起痙攣。解救方法:洗胃,導瀉,內(nèi)服稀醋酸,如痙攣則用解痙劑等,對癥治療;廣州草藥醫(yī)師介紹:用甘草五錢先煎水,后與白米醋、生姜汁各二兩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內(nèi)服。(中華康網(wǎng))

4.該品性味苦寒,有小毒,含蚤休苷、蚤休士寧苷及生物堿等。超量應用可致中毒。對消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臟均有毒害作用。主要為毒性反應,臨床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頭暈、眼花、頭痛、腹瀉、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精神萎靡、唇紺,嚴重者痙攣、抽搐、脈速、心律不齊、心音遲鈍。

治療與解救

⑴ 用1:2000~1:4000高錳酸鉀液洗胃,硫酸鎂導瀉。

⑵ 內(nèi)服稀鹽酸:取市售食醋稀釋50~100倍后,內(nèi)服50~200ml。

⑶ 靜脈輸液:應用10%葡萄糖加ATP20mg,輔酶A50U,維生素C250mg,肌苷100mg,10%氯化鉀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等,分別分次由靜脈滴注給藥,并給氧。其他對癥治療。

⑷ 中藥治療:1) 甘草15克,先水煎后與白米醋、生姜汁60克混合,一半含漱,一半內(nèi)服。2) 痙攣時,用烏梢蛇9克,全蝎3克,厚樸6克,甘草6克,水煎2次,合在一起,分2次早晚服。

野生品夏、秋采挖。栽培品栽后3~5年秋末地上部枯萎后采挖。洗凈切片,曬干。一般情況下,種子播種5年以后采收,根莖繁殖3~5年采收,每年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份在地上莖枯萎時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塊莖作種用,其余部分洗凈泥土,除去須根,切片曬干或烘干入藥。

效益分析

種植一畝重樓需投資種苗款3600元(12000株)和肥料、農(nóng)藥款共7200元,生長周期為3年,種植管理好的重樓每畝可50千克,按現(xiàn)行價計算,每千克50元,每種一畝重樓可收入22500元,純收入18300元,投入產(chǎn)出比1:3 以上是第一代重樓栽培技術(shù) 第二代重樓栽培技術(shù)的畝產(chǎn)量是第一代的二倍 第三代重樓栽培技術(shù)是在第二代重樓栽培技術(shù)不影響產(chǎn)量的基礎(chǔ)上每周期以十幾至二十幾倍的速度增長。

栽培要點

喜涼爽、陰濕環(huán)境。宜肥沃砂質(zhì)壤土或腐植質(zhì)壤土栽植。用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種子繁殖,9、10月種子成熟是,隨采隨播,條播或撒播,覆土4~5分。培育2~3年村或深秋移植。根狀莖繁殖,是于采收時,切下芽尖部3~5節(jié),開溝栽種,行株距8*4寸。生長期間要及時除草松土和澆水。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后進行,以氮肥、磷肥為主。

人工栽培

重樓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的功效。主治癰腫瘡毒,咽腫喉痹,乳癰,蛇蟲咬傷,跌打傷痛,肝熱抽搐。壯藥歌訣中有“外耳道癤疼痛多,重樓配用酒精磨”,“家種七葉一枝花(重樓),毒蛇咬傷不怕它”的說法。

選地整地

重樓對大氣候和土壤類別的要求不嚴,但力求有生長發(fā)育的特殊小氣候,選地最為重要。選擇日照較短的背蔭緩坡地或平地和質(zhì)地疏松,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較強的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種植最為理想。重樓根系不深,整地后,理成120—150厘米寬的墑,每畝施農(nóng)家肥或森林腐殖質(zhì)3000—5000千克,然后撈溝蓋肥,翻鋤l遍,使耕作層肥土均勻,整平整細待種。喜涼爽、陰濕環(huán)境。宜肥沃沙質(zhì)壤土或腐植質(zhì)壤土栽植。用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種子繁殖,9、10月種子成熟時,隨采隨播,條播或撒播,覆土4~5分。培育2~3年春或深秋移植。根狀莖繁殖,是于采收時,切下芽尖部3~5節(jié),開溝栽種,行株距8×4寸。生長期間要及時除草松土和澆水。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后進行,以氮肥、磷肥為主。

種植方法

重樓以種子種植為主,亦可用根莖種植。

1.種子種植。

最好采用直播,但為了節(jié)省種子和密植高產(chǎn),可采用種子育苗移栽。

⑴直播。于5月中、下旬透雨后,在整好的墑面上以行距30—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打3—5厘米深的小淺塘,130厘米的窄墑打4行,150厘米的寬墑打5行。播種前將種子冷浸24小時后,拌草木灰播種,每塘下種2—3粒,播后覆蓋細糞、細土各半的肥土2—3厘米,土干應及時澆水,7—10天萌發(fā)出苗。

⑵育苗移栽。這是節(jié)省種子和爭取節(jié)令的重要措施。于4月上旬在有水源的旱地或菜園地中選擇苗床。翻挖土地前最好用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5—10克拌細土撒施,進行土壤消毒,然后反復翻挖表土層,把墑面整平整細后,在墑面上按15厘米的行距開5厘米左右深的播種溝,在溝中按株距5厘米播種,然后覆土3厘米,蓋細糞2厘米,澆透水并覆蓋地膜,5—7天可出苗。育苗1月后,按直播規(guī)格把小苗移栽大田。

2.根莖種植。

秋、冬季采挖健壯、無病蟲害根莖置于陰涼干燥處砂貯,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發(fā)能力的芽殘莖、芽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證帶1個芽痕,切好后適當晾干并拌草木灰,像播種一樣條栽于苗床,并蓋薄膜,15—20天生根長芽后,于5月中下旬,按直播規(guī)格移栽大田。三、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 5月中、下旬對直播地進行間苗,同時查塘補缺。間苗前要先澆水,用木棍撬取苗,補苗時澆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證全苗和足夠的密度。2.中耕除草 重樓要求土壤疏松。地上部分長勢較弱,要特別注意松土除草。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結(jié),要及時排水、防澇,要勤中耕,淺松土,隨時注意清除雜草。

3.遮蔭

重樓喜蔭蔽、怕強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蔭措施。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陽網(wǎng);沒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插樹枝遮蔭的辦法,還可視行間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遮蔭,但要注意密度和間、套種方式。

4.培土

重樓通常有上面開花、下面塊莖就膨大的生長規(guī)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長最快。必須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畝用腐熟農(nóng)家肥2000—3000千克,加普鈣20—30千克,追于根部后結(jié)合清溝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須松散,保持墑面、溝底無積水。

田間管理

1.除草:苗齊或移植后,應及時除草松土,做到勤鋤、淺鋤,避免傷根,影響生長。平時畦面蓋草保濕。

2.施肥:人工栽培七葉一枝花,所用基肥占總肥量的70~80%必須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后期的追肥量只能占總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糞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學氮肥。

3.管水:七葉一枝花喜陰濕環(huán)境,畦面及土層要保持濕潤,遇旱季要及時澆水,平時間隔噴水,雨季要及時疏溝排水,以防田間積水,誘發(fā)病害。

4.打花薹:為減少養(yǎng)分消耗,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地下塊莖生長,在5~6月份出現(xiàn)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花薹時,除留種外,應及時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產(chǎn)量。

七葉一枝花尚未發(fā)現(xiàn)蟲害,這與其有輕度毒性有關(guān)。但遇到低溫多雨或高溫高濕天氣,則較易發(fā)病,須及早防治。

1.立枯病:該病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溫多雨時發(fā)病嚴重,發(fā)病初期,幼苗莖基部出現(xiàn)黃褐色水漬狀病斑,并向基部周圍擴展,致使幼苗枯萎,嚴重時成片枯死倒苗。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進行土壤消毒,發(fā)病后拔除病苗,苗床用藥消毒,并噴代森鋅藥液。

2.菌核。涸摬∥:乐,每年5月份雨多高濕時發(fā)病,危害基部,先出現(xiàn)軟腐狀,后可見病部出現(xiàn)白色絲狀物,之后病部周圍出現(xiàn)黑褐色顆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后全株枯死倒伏。

防治方法:

1.及時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2.及時拔除病株,在發(fā)病中心撒施石灰。

3.用農(nóng)藥托布津或紋枯利連噴2~3次,嚴重時用百菌清噴霧。

1.黑斑病。病害從葉尖或葉基開始,產(chǎn)生圓形或近圓形病斑,有時病害蔓延至花軸,形成葉枯和莖枯。防治措施:

① 注意排水排濕,降低空氣濕度,減輕發(fā)。

② 發(fā)病初期噴灑5%菌毒清水劑或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

2.莖腐病。此病多在苗床期發(fā)生,高溫多雨大田期危害更為嚴重。首先在莖基部產(chǎn)生黃褐色病斑,病斑擴大后,葉尖失水下垂,嚴重時莖基濕腐倒苗。防治措施:

① 與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

② 移栽前苗床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作為“送嫁藥”;

③ 間除病苗;

④ 大田發(fā)病初期用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灌塘,每隔10天1次,連灌2—3次。

3.金龜子。以成蟲危害葉片,以幼蟲(白土蠶)咬食根莖,影響重樓生長。防治措施:晚間火把誘殺成蟲,用鮮菜葉噴敵百蟲放于墑面誘殺幼蟲。四、采收處理 以重樓種子栽培的5年收獲塊莖入藥,塊莖種植的3年后采收塊莖人藥。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獲。重樓塊莖大多生長在表土層,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塊莖完整。先割除莖葉,然后用鋤頭從側(cè)面開挖,挖出塊莖,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凈后,趁鮮切片,片厚2—3毫米,曬干即可。陰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干。

七葉一枝花(學名:Paris polyphylla)為百合科重樓屬的植物。分布在不丹、越南、錫金、尼泊爾、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云南、西藏、四川等地,生長于高海拔1,800米至3,200米的地區(qū),一般生于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nèi)分布】:湖北、西藏(東南部)、云南、四川和貴州,主要分布于江西、廣東、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區(qū)。

【國外分布】:不丹、錫金、尼泊爾和越南也有分布

分布生境

【分布】:恩施、宜昌、十堰、襄陽、黃岡、咸寧,神龍架林區(qū)

【生境】:山坡林下或較陰濕處。

同種植物中具有粗厚根狀莖者甚多,功效多與前2種相似,茲將其中分布較廣的列舉如下:

1、云南重樓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Mazz.與七葉一枝花的區(qū)別點為葉基部楔形;花瓣長于或等于花萼,寬2~3毫米,罕為4或1毫米。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省。

2、寬瓣重樓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platypetala Franch. 葉基部近圓形;花瓣遠比花萼為短,近頂端漸變寬,中部或中部以上寬2~4毫米。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及湖北等地。

3、狹葉重樓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stenophylla Franch. 葉通常10~22片,窄披針形,或長條形,寬3~25毫米,無柄或具短柄;花藥藥隔突出部分長約半毫米。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肅等省。

4、短梗重樓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appendiculata Hara 葉7~9片,無柄或有短柄,廣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花梗較葉片短,花瓣寬約1~1.5毫米,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區(qū)。

5、球藥隔重樓 Paris fargesii Franch. 葉有長柄,卵圓形,基部心形;花藥藥隔突出部分肥厚,肉質(zhì),球形或近球形;花瓣不及花萼之半。分布于江西、廣東、湖北、四川、貴州等省。

6、長柄重樓 Paris fargesii Franch. var. petiolata (Baker ex C. H. Wright) Wang et Tang,葉具長柄,葉片圓形至圓狀卵圓形,基部常心形;花瓣等于或不及花萼之半。分布于江西、廣西、四川、貴州等省。

7、長藥隔重樓 Paris thibetica Franch. 葉7~12片,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多數(shù)無柄;花藥藥隔突出部分顯著伸長,長6~16毫米,罕為縮短成3毫米的。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省。

種子繁殖

喜涼爽、陰濕環(huán)境。宜肥沃砂質(zhì)壤土或腐植質(zhì)壤土栽植。用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種子繁殖,9、10月種子成熟是,隨采隨播,條播或撒播,覆土4~5分。培育2~3年村或深秋移植。根狀莖繁殖,是于采收時,切下芽尖部3~5節(jié),開溝栽種,行株距8*4寸。生長期間要及時除草松土和澆水。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后進行,以氮肥、磷肥為主。采集加工野生品夏、秋采挖。栽培品栽后3~5年秋末地上部枯萎后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民間傳說

相傳,很古以前有一個叫東山的村莊,住著一對老年夫婦,他們有七個生龍活虎的兒子和一個美貌的女兒。七個兄弟從事耕地播種,妹妹上山采花采茶,一家人生活十分幸福。有一年,村莊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條大蟒蛇,十分兇殘,常吞羊吃人,弄得雞犬不寧,人心慌慌。七個兄弟決心為民除害,與大蟒蛇搏斗,但個個喪生,妹妹為了替哥哥報仇,練習武藝后,穿上了用繡花針編織的衣裙與蟒蛇拼搏,結(jié)果也成了蟒蛇的腹中物。由于金屬的繡花針像萬把尖刀猛刺蟒蛇內(nèi)臟,最后蟒蛇終于喪命,于是山村又恢復了平靜,但老夫婦失去了兒子和女兒,十分悲傷,天天哭泣不止。后來發(fā)現(xiàn)在大蟒蛇葬身之地長出了由七片葉子托著一朵花的奇異植物。有人用搗爛的這種草涂敷被毒蛇所咬的傷口,不久傷口就好了。從此,七葉一枝花就成了醫(yī)治毒蛇咬傷的名藥。

擴展閱讀:

1.

七葉一枝花

學名:Parispolyphylla科屬:延齡草科重樓屬原產(chǎn)地:原產(chǎn)中國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形態(tài)特征:高達1米,根狀莖肥厚,密生環(huán)節(jié)。莖單生,紫色。葉通常為

2.

七葉一枝花花語-(恩德)

七葉一枝花花語:恩德,常用來贈送有威望的長輩和親情之間贈送,以示永遠的紀念著長輩對自己的恩德。七葉一枝花花趣:相關(guān)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和諧的村莊里面,住著一對善良的老年夫婦,他們一共有七個身

3.

七葉一枝花的作用

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var.chinensis,又名蚤休、重樓、金盤托荔枝,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由于療效佳,在浙江上山區(qū)流傳

4.

七葉一枝花繁栽技術(shù)

一、生態(tài)習性1.地理環(huán)境:野生七葉一枝花生長于海拔700~1100m地帶的山谷、溪澗邊,闊葉林下陰濕地。2.土壤:較宜生長于腐殖質(zhì)含量豐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在堿土或粘土中不能生長。

5.

七葉一枝花綻放大洪山

時值秋末,在隨州市長崗鎮(zhèn)綠水村一處名為筆架山的林間,大部分七葉一枝花隨著天氣寒冷已逐漸枯萎,幾支枝頭露出鮮紅花籽的七葉一枝花格外顯眼!斑@些花籽再播種,在地里孕育一年半左右,便可長出新的七葉一枝花!

我要購買:

1.

供應大量中藥材批發(fā)樹苗七葉一枝花

信息由安縣農(nóng)林中藥材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銀杏基地;銀杏樹苗;銀杏樹;銀杏;中藥材

2.

鄉(xiāng)禮鄉(xiāng)親特產(chǎn)采挖七葉一枝花野生 苗綠植庭院DIY綠植 重樓10元/株

信息由鄉(xiāng)禮鄉(xiāng)親特產(chǎn)店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土特產(chǎn),野生花卉苗木,野生園林苗木,野生中藥材苗,昆蟲標本采集

3.

重樓、重樓種子、重樓苗、七葉一枝花種子、重樓種植技術(shù)、

信息由陸良縣伊方圣寶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天麻種子,旱半夏種子,茯苓種子,白術(shù)種子,魔芋種子,草紅花種子,烏天麻種子,綠天麻種子,黃天麻種子,白天麻種子,黑天麻種子,紅天麻種子,烏紅雜交天麻種子,天麻營養(yǎng)密環(huán)菌,天麻蒴果萌發(fā)菌,云南昭通小草壩天麻基地,猛海半夏基地,大理茯苓基地,猛海七月之花基地,重樓種子

4.

七葉一枝花種子(質(zhì)量優(yōu),性價比高)

信息由饒艷賓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林木;種子

5.

白蚤休,重樓,七葉一枝花(個子),草河車100%天然野生另有片子

信息由崇川區(qū)芍花堂苗木經(jīng)營部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中藥飲片;原料;花茶;食品保健

6.

供應正宗野生中藥材重樓、七葉一枝花批發(fā)

信息由黃華達發(fā)布,主營產(chǎn)品是:沉香苗;半楓荷苗;黃花梨苗;金絲楠苗;竹柏苗;檀香苗;鐵冬青苗;小葉紫檀苗;紅火箭紫薇苗;紅火球紫微苗;狀元紅;仁面子苗;羅漢松苗;天香臺閣;丹桂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