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是喜溫、需陽光充足、忌濕的作物,在苗期階段以調節(jié)床溫、增加光照、合理控制濕度為主。1、控制床溫出苗前苗床要維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幼苗出土后,降溫的程度以不防礙幼苗生長為主。白天床溫可降到15℃-20℃,夜間5℃-10℃,直到露出真葉。當真葉露出后,應把床溫提高到幼苗生長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白天20℃-25℃,夜間10℃-15℃。2、加強光照必須給予種子、植株充足的光照,保證光合作用順利進行。為了使苗床多照陽光,改善光照條件,在保溫的前提下,對覆蓋物盡量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在揭膜時,要防止冷風直接吹入苗床,造成幼苗受害。3、調節(jié)濕度床土濕度過高,可采用通風降濕和撒干土或草木灰吸濕的辦法降低濕度。但通風降濕要兼顧保溫,要考慮當時的天氣狀況,以幼苗不受凍害為主。在潮濕的床土上撒一層干土,可起到吸收水分、降低濕度的效果,但土要細,必須經過充分搗碎過篩,以干燥的堆肥為好,在幼苗葉面干燥時進行,撒土后要用掃帚輕掃葉面,使細土下落,不污染葉面,每平方米床土撒0.5千克細干土。床土濕度過低,可適當澆水,應少量勤澆,在床土快要發(fā)白,翻開表土,床土結構松散,落地即散的地方澆水。忌傍晚澆水和陰雨天澆水,也忌澆水量過多,造成床土濕度過大。澆水一般在上午9時以前,下午5點以后,忌高溫澆水,否則引起生理失調。4、中耕間苗幼苗期間,應注意松土,使床土的表層疏松,防止板結,減少水分蒸發(fā),保持床土溫度。松土時常用竹簽把苗間的表土撬松或用鐵釘、鉛絲等別的小耙把苗間的表土抓松。松土不可過深,避免損傷根系,為防止苗期發(fā)生病害,形成高腳苗,結合中耕應扯掉雜草(防治辣椒地禾本科雜草可用精克草能20克兌水15公斤噴霧),刪除過密的苗子。5、適當追肥苗床應以基肥為主,控制追肥。只在床土不夠肥沃,秧苗出現(xiàn)缺肥癥狀時,應及時追肥。追肥要選在晴天無風的上午10-12時進行,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若用人畜糞尿,必須充分腐熟,并濾渣,濃度以10-12倍水稀釋較好;復合肥可用含氮、磷、鉀各10%左右的專用復合肥配制,噴施濃度為0.1%,切忌濃度過高,否則易燒苗。6、適時煉苗在定植前一個星期進行秧苗鍛煉。定植前5-7天不論日夜都要將塑料膜揭開,使秧苗適應露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溫度的降低應逐步加強,不可突然降低過多。若秧苗出現(xiàn)徒長或生長過快,外界溫度又高時,可通過適當控水,阻止幼苗過旺生長。因此在定植前2周應加大通風量和延長通風時間,甚至白天全部揭開,只是晚上防霜凍,仍將塑料膜蓋上。7、病蟲害防治對未進行種子處理、苗床地未進行土壤消毒、整地質量差、播種密度大的苗床地,在移栽前應注意防治病蟲害。(1)苗期病害防治:猝倒。侯A防可選用立枯靈一包(25克)兌水20公斤噴霧,若苗床已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選用病易克或博醫(yī)733等10-15克兌水15公斤噴霧;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稀釋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稀釋液;隔7~10天噴灑1次,防治1~2次。立枯。孩偌訌娒绱补芾恚⒁夂侠矸棚L,防止苗床高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②苗期噴灑0.1%-0.2%磷酸二氫鉀,增強抗病力。③發(fā)病初期可選用病易克或博醫(yī)733等10-15克兌水15公斤噴霧;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稀釋液;75%百菌清1000倍液;如猝倒病、立枯病并發(fā),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淋,視病情7-10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2)蟲害防治:地老虎(土蠶、地蠶、黑土蠶、黑地蠶)地老虎喜溫暖及潮濕的環(huán)境,早春菜田及周緣雜草多,可提供產卵場所;蜜源植物多,會形成較大的蟲源,為害嚴重。防治方法:①早春消除田間四周雜草,減少地老虎產卵場所,殺死蟲卵和初孵幼蟲。②疏溝撐水,降低土壤濕度,不利于地老虎幼蟲生存。人工捕殺。③每天清晨查苗,發(fā)現(xiàn)斷苗后,便扒開表土捕蟲殺之,連續(xù)進行5~6天。④誘殺防治: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1份調勻,或用泡菜水加適量農藥,在成蟲發(fā)生期設置,均有誘殺效果也可用某些發(fā)酵變酸的食物,如甘薯、爛水果等加入適量藥劑,誘殺成蟲。用濕泡桐樹葉,每公頃椒地均勻放置1050~1350片葉誘集,翌日清晨在泡桐樹葉下收集蟲口進行殺滅,也可用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兒菜、苦莢菜、小旋花、苜蓿、艾蒿等雜草堆放誘集地老虎幼蟲。⑤藥劑防治:地老虎1~3齡幼蟲抗藥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藥劑防治的適期。可選用快殺特、多蟲凈、高保、農吉圓、統(tǒng)殺等農藥進行防治,施用濃度及方法請參照產品包裝上說明。8、幼苗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僵苗秧苗生長受到過分抑制時,常成為僵苗。防止秧苗僵化的措施,首先要給秧苗適宜的溫度和水分條件,促使秧苗正常生長,對于以僵化的秧苗,除了采取提高床溫,適當澆水等措施外,還可噴0.001%-0.002%的赤霉素,每平方米用稀釋的藥液100克左右,噴后約7天開始見效,有顯著刺激生長的作用。(2)秧苗徒長也是辣椒育苗期間較常見的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和溫度過高,濕度過大。防止秧苗徒長的措施是降低溫度和濕度,如果發(fā)現(xiàn)有徒長苗,應適當控制澆水,降低溫度。苗期可噴0.002%-0.005%的矮壯素,每平方米用藥1千克左右。用藥后10天左右就可觀察到葉變濃綠、莖變粗壯,抗性增加,藥液有效期約30天。9、辣椒壯苗的標準壯苗的根色為白色,主根粗壯,須根多,莖短粗。10-12片真葉的幼苗,從子葉部位到莖基部約2厘米,整個株高18-20厘米,子葉部位莖粗0.3-0.4厘米,莖表綠色,有韌性,子葉保留綠色,葉片大而肥厚,顏色濃綠,葉柄長度適中,莖葉及根系無病蟲害,無病斑,無傷痕。 (記者 佚名) [詳情]
五針松因五葉叢生而得名。植株較矮,生長緩慢,葉短枝密,姿態(tài)高雅,樹形優(yōu)美,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樹種。五針松在盛夏及初冬季節(jié),枝條中間的部分針葉常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發(fā)黃,這是五針松進行正常新陳代謝的一般表現(xiàn)。經過對土壤酸堿度、溫度、水分等的調查顯示,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施肥施用不當,而主要是由于水分控制不好。較好、盆土經常過濕,加上排水不良和盆內積水,引起土中缺氧,造成爛根,使針葉變黃;第二、烈日曝曬,盆土過干,五針松也會出現(xiàn)頂梢針葉尖端發(fā)焦,如果繼續(xù)缺水;植株較后會枯死;第三、五針松久放室內,光照、空氣不足,違反了五針松宜在室外接受光照的習性,或者突然移到室外遇到曝曬,也會出現(xiàn)枯黃現(xiàn)象。針對上述原因,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挽救措施,噴灑抗旱、防澇的藥劑"新高脂膜",干旱季節(jié)防止水分蒸騰、抗太陽暴曬、保濕保墑;減輕陰雨連天的氣候對五針松的正常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通過使用"新高脂膜",調節(jié)植物體內水分的平衡,使植物在惡劣環(huán)境下也能旺長。推薦閱讀:十大功勞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溲疏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變葉木常見病蟲害的防治金絲桃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詳情]
學名:AstragalussinicusL 別名:紅花草、草子 科屬:豆科黃芪屬 形態(tài)特征: 紫云英是豆科越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莖粗0.2~0.9厘米,莖圓形中空. 紫云英主根較肥大,一般入土40~50厘米。側根入土較淺,因此其抗旱力弱,耐濕性強。紫云英主根、側根及地表的細根上都能著生根瘤,以側根上居多數(shù)。莖呈圓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 ∪~多數(shù)為奇數(shù)羽狀復葉,具7~13枚小葉。小葉全緣,倒卵形或橢圓形;閭阈位ㄐ,一般腋生,少頂生,常有小花8~10多,族生在花梗上,排列成輪狀。莢果兩列,聯(lián)合成三角形,稍彎,無毛,頂端有喙。每莢有種子4~10粒,種子腎狀,種皮光滑,一般黃綠色。千粒重3~3.5克。 生長習性: 喜溫暖的氣候,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較好,幼苗期耐蔭的能力較強,適于在水稻后期套種! ∽显朴⒎N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為15℃~25℃,發(fā)芽時需要吸收較多水分和大量的氧氣。幼苗時期根系的生長比地上部快,越冬期間,根系和地上部生長較緩慢,開春后地上部生長加速,但根系的生長仍較平穩(wěn),到現(xiàn)蕾期后,地上部生長速度陡然加快,在約半個月的時間內干重可增加月1.3倍,因此到初花期地上部的干物質重量就大大超過根系。在盛花期,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質之比約1∶4~6。紫云英的根瘤菌屬紫云英根瘤菌族,它不是土壤常住微生物區(qū)系,在未種植過紫云英的地區(qū)一般需要接種根瘤菌。根瘤菌的活性在返青其很弱,返青后急劇上升,初花期達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 紫云英苗期株高增長緩慢,開春后隨溫度上升生長速度逐漸加快,在現(xiàn)蕾期以后迅速增加,始花到盛花期的生長速度較快,從現(xiàn)蕾到盛花期的株高增加的長度約占終花期的三分之二。紫云英的開花期一般為30~40天,主莖和基部較好對大分枝的花先開,以后按分枝出現(xiàn)的先后,依序開放。主莖及分枝均是由下向上各花序依此逐個開放。紫云英的自然雜交率很高,一般為60%以上。果莢從開花至變黑,一般約需20~30天。 紫云英性喜溫暖的氣候,一般有明顯的越冬期。幼苗期低于8℃生長緩慢;開春以后,日平均氣溫達到6℃~8℃以上時,生長速度明顯加快。開花結莢的較適溫度為13℃~20℃。紫云英在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怕早又怕漬,生長較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20%~25%,土壤以質地偏輕的壤土為主! ∽显朴Ⅴr草無論是水泥窖、土窖、聚乙烯袋以及罐、桶都可青貯,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廣應用。聚乙烯袋因容易破損,一般貯存時間不宜超過3個月。紫云英鮮草收獲后應先曬2~3天,使含水量降至70%左右,再切碎青貯,以免青貯期間因水分過多而造成養(yǎng)分損失。紫云英含蛋白質較高,但含碳水化合物較少,是屬于較難青貯的青飼料。添加酒糟、米糠、禾本科牧草等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飼料可有效解決干物質和粗蛋白損失問題。在青貯時間較長時,一般不要加鹽為好。 產地: 現(xiàn)分布于亞洲中、西部,多作為稻田綠肥來種植。我國早在明、清時代就已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面積種植,廣泛分布于北緯24~35度地區(qū)。 用途: 紫云英除作為綠肥作物之外,也可作為飼草料青飼或調制干草,適口性好,各類家畜均喜食,而且營養(yǎng)價值高,可作為家畜的優(yōu)質青綠飼料和蛋白質補充飼料,喂豬效果更好。年可刈割2~3次,一般每公頃鮮草產量22500~37500kg,較高可達60000kg。紫云英也可綠肥牧草兼用,利用上部2/3作飼料喂豬,下部1/3及根部作綠肥,連作3年可增加土壤有機質16%,遠較冬閑地高! 《易显朴⒐痰芰姡乩眯室哺,株體腐解時對土壤氮素的激發(fā)量很大,因而在等氮量條件下對后作的增產效果比苕子、蠶豆等綠肥作物強,在我國南方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維持農田氮循環(huán)有著重要的意義。 紫云英是我國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花期每群蜂可采蜜20~30kg,較高達50kg。 [詳情]
誤區(qū)一:澆水過晚 春季氣溫回升快但極不穩(wěn)定。早春澆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溫,延緩植株萌芽,以免植株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但澆水過晚不僅起不到防寒、防凍的作用,還會影響開花質量。因此澆水宜早不宜遲,應澆足澆透,以土表不積水為度。另外,在牡丹的盛花期應控制澆水,否則會縮短花期,使花朵過早凋謝。 誤區(qū)二:修剪不當 牡丹的修剪十分重要,修剪不當則花小色淡,影響長勢。對牡丹進行修剪方法,一種是將從土中新生的萌芽全部剪除,若打算更新枝條或矯正冠形的枝條則可以保留,這就是俗稱的“牡丹修腳”,這些腳芽若保留下來,在其木質化過程中會消耗大量養(yǎng)分影響開花的質量和夏季花芽的分化;另一種是將過多花蕾疏除,每個枝條只保留1個花蕾,如果頂芽花蕾不如側芽花蕾健壯,則應將頂芽花蕾疏除,保留側蕾。植株的養(yǎng)分是有限的,保留的花蕾多,則每個花蕾所能夠分到的營養(yǎng)就少,花朵就小,單花壽命也會縮短,而且還極容易出現(xiàn)畸形花。 誤區(qū)三:花后缺肥 牡丹通常1年施3次肥,即秋后的基肥、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ㄞr往往容易忽視花后肥。實際上這次施肥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牡丹的生長和花芽分化。雖然開花前施用了肥料,但經過開花養(yǎng)分已被消耗,此時不追肥會影響植株以后生長,造成長勢衰退,影響花芽分化。在花謝后15天內要追施1次以磷肥為主的復合肥,同時也可適當施入一些經腐熟發(fā)酵的農家肥。如花后植株長勢不佳,還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追肥。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