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果樹栽培,主要是矮化密植栽培,是利用人工和化學控制的方法使樹體矮化,加大單位面積上果樹的栽植株數(shù),以求大幅度提高單產(chǎn)。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的管理要點如下:1.加大栽植密度矮化砧嫁接的蘋果樹樹冠體積,小于喬化砧嫁接的蘋果樹樹冠體積,矮化砧蘋果樹單株產(chǎn)量低于喬化砧蘋果樹,所以,栽植矮化蘋果樹必須根據(jù)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類型的短枝型品種,適當加大栽植密度,進行合理密植。例如,M26中間砧蘋果樹,一般可畝踐80~100株,M7中間砧蘋果樹,畝載50~60株比較合適。2.不宜采用多主枝的高大樹形矮化密植蘋果樹栽植密度大,從而導致其主要矛盾是樹的生長空間有限和植林的枝葉過多且增長速度過快,因此修剪整形時不宜采用主干疏層形樹形,而要采用紡錘形、細長紡錘形、或改良紡錘形樹形。無論哪一種紡錘形樹形,其結(jié)構特點都是有主枝無側(cè)枝。修剪樹時要注意控制樹冠的大小同時盡量增加主枝數(shù)目。由于主枝增多且無側(cè)枝,就要防止主枝的生長勢比中心干的生長勢強,不要使樹的主枝延伸生長和加租生長太快,以免影響中心干的生長勢衰弱不壯。每個上枝的枝體要縮小,修剪的方法要以輕剪為主、少短截。冬季修剪時,幼齡樹主枝延長枝可以不剪截。3.注意及時更新復壯矮化密植蘋果樹栽植密度大,單株樹掛果多,單位面積產(chǎn)量較高。但果園里光照條件不如喬砧樹稀植園,因此,肥水供應如稍有不足時,樹勢則很易衰弱。如若品種是短枝型品種,管理跟不上,樹更易早衰。由于上述原因,樹進入盛果期后,有些樹開花到頂,必須特別注意及時更新修剪,在肥水管理上要保證營養(yǎng)和水分的供應。修剪時要注意調(diào)整樹勢使其均衡,要保持中心干的生長憂勢,延緩衰老,使樹的經(jīng)濟壽命延長。4.改善光照條件,增強葉片光合效能矮化密植蘋果樹株數(shù)多、枝條多、葉片多,因此,應果取多種措施改善光照條件,增強葉片光合效能。為此,冬剪應注童多疏少截,必要時夏季也要進行疏剪。及時適當?shù)恼{(diào)整樹體結(jié)構,提高有效葉面積系數(shù)還應減少來自果園四周的遮陰。在山區(qū)建果園時,要在向陽開闊地段建園,較好南北行栽樹,成長方形裁植,要行距大于株距,以利延長光照時間,增強光合效能。適當疏剪枝條和葉片以后,要防止葉片早衰或脫落,以保證生長后期的光合作用效能仍然良好。 (記者 佚名) [詳情]
(1)栽植前準備促成栽培,必須于栽植前低溫處理種球,讓其通過春化階段,條件是7-12℃、45-55天。先鋪3厘米厚的沙,將種球均勻地放在沙床上,再蓋上3厘米沙,澆上水,在20℃條件下,4-5天即發(fā)芽,催芽后出苗整齊,便于管理。當芽長到3~6厘米時即可定植到準備好的栽植床上。 (2)肥的管理百合為好肥花卉,基肥較為重要,以有機肥為主,如腐熱的雞糞、豬糞、堆肥,每畝用量以10m3宜,追肥可用復合肥,每畝3-5千克。 (3)水分管理土壤應常保持濕潤,過于干燥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水分過多莖葉徒長,開花不良。因此,當土壤有細裂縫時即需澆水。生長旺季1周澆1次水,澆水時間以晴天上午為好。 (4)溫度管理不同百合種類對溫度的要求不一,但生長適溫較為接近,通常白天溫度要在20-28℃,晝夜溫差以7~8℃為好,過高會造成植株徒長,過低會影響生長發(fā)育。 (5)光照管理光照管理直接影響百合生長的好壞及開花質(zhì)量。光照強植株變矮,切花達不到商品高度;光照不足開花數(shù)量減少,“盲花”增多。通常露地以30%透光率的遮陽膜遮陰為好。設施中栽培,光照正適合百合生長,但玻璃或塑料膜如表面不潔,會引起光照不足。 [詳情]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喬木,產(chǎn)生于古生代石炭紀末期,被譽為植物“活化石”。其樹姿雄偉,葉形優(yōu)美,壽命長,少病蟲害,較適宜作行道樹、庭陰樹,孤植風景樹,近幾年被城市綠化廣泛運用。 通過幾年的銀杏栽植管理,筆者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供同行交流探討。 銀杏習性 銀杏為深根性樹種,喜光,耐干旱,不耐水澇。對大氣污染有一定的抗性。其適應范圍廣,在年平均氣溫10℃至18℃,冬季絕對氣溫較低在-25℃以上,年降水量400至1200毫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對土壤的適應性亦強,酸性土、中性土或鈣質(zhì)土均能生長。 銀杏是典型的強陽性樹種,對光照要求嚴格,光照不足,大多會出現(xiàn)生長不良、枝條細弱,葉片薄而黃,影響生長和結(jié)果。 栽植技術要點 根據(jù)銀杏的生理習性及筆者多年的經(jīng)驗,栽植銀杏要掌握“苗壯、穴大、肥足、土實、淺栽、水透”六方面要點。 一、苗壯 栽植苗要粗壯,根系應完整,無病蟲害,樹干、根系無大損傷。隨挖,隨運,隨栽,隨澆,隨管。目前,銀杏苗木中間商很多,良莠不齊,有的把銀杏大苗購來后,假植2至3個月未能出售。這種苗由于水分失去太多,栽植后很難恢復,出芽不齊,成活率極低。 二、穴大 栽植穴要大,一般挖0.8至1米見方。如果苗木大,樹穴要相應加大,一般掌握穴徑是苗木胸徑的15至20倍。 三、肥足 栽植銀杏時,穴中要施足基肥,較好是充分腐熟的有機農(nóng)家肥。肥料與熟土充分拌勻后,施在穴的中部或中上部。之后放2 0至30厘米的熟土,以防根系直接接觸肥料而燒根。無合適的肥料,不要勉強施用。農(nóng)家肥必須經(jīng)地堆漚、腐爛、發(fā)酵,充分腐熟后才能做基肥使用,化肥要少施。 四、土實 栽植時,埋土一定要實,填一層土,踏實一層,層層踏實,使苗木根系與土壤密切結(jié)合。切記只能用腳踏實,不能夯實,以防傷根。較好遍透水澆完時,結(jié)合封坑,再踏實幾次,以防根部透風,苗木倒伏。 五、淺栽 栽植銀杏時,淺栽尤為重要,這與銀杏根系特點與發(fā)根溫度有關。栽植深度大,地溫上升慢,土壤透氣性下降,濕度也大,對根系傷口愈合和發(fā)新根不利。淺栽后地溫上升快,土壤通氣性好,根系愈合早,發(fā)根快。 六、水透 栽植后10至15天內(nèi),灌溉三遍透水,使穴內(nèi)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結(jié)合。這樣,植株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苗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栽后管理 銀杏栽植后的管理很重要,具體要注意幾點:適量澆水、適當施肥、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 一、適量澆水 這是銀杏栽后較關鍵的問題。此時的澆水至關重要,水量大會導致爛根,缺水又會影響苗木生長?筛鶕(jù)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澆水,澆則澆透,防止攔腰水、表皮水,澆水后還要注意松土保墑。陰雨天少澆或不澆水,并及時排除積水。 二、適當施肥 銀杏栽植成活后,要根據(jù)苗木的生長情況合理確定施肥量。施肥一般以有機肥料為主,適當配合專類化學肥料。施肥方法可以溝施、穴施、撒施等。 三、整形修剪 銀杏栽植,應重修剪。因其所發(fā)枝條特別亂,所以要有目的修剪,尤其對重疊枝、直立交叉枝、橫生枝要修剪處理,保持一定的樹形,使銀杏高大、挺拔、勻稱、美觀。 四、病蟲害防治 銀杏蟲害主要有刺蛾和超小卷葉蛾等,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葉枯病。根系病一般是由根部積水所造成,葉枯病主要是缺肥、樹勢衰弱所造成,與高溫也有一定關系。根據(jù)不同的病蟲害,要采取正確的措施。加強肥水管理,也是防治病蟲的有效途徑。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