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民在同一塊地里一般都種植一個玉米雜交品種如能將兩個或多個品種搭配混合種植,每畝即可增產糧食20-30公斤。此種方法不需要增加任何投入,而且技術簡單,其增產的機理主要是玉米當代雜交優(yōu)勢的利用。經1994-1995年對2400余穗的玉米當代雜交優(yōu)勢的研究表明,玉米不同品種間存在花粉直感現(xiàn)象,其當代雜交優(yōu)勢強弱變化為雜交>自由授粉>自交,其中自由授粉的穗粒數(shù)、穗粒重、百粒重分別比自交增加40.7粒、28.5克和1.1克! ∩a上利用當代雜交優(yōu)勢的方法較多,如同一地塊種植多個品種,或按一定比例將幾個玉米雜交品種間種或混種都能不同程度地發(fā)揮它們的當代雜交優(yōu)勢,減少同一品種株間姊妹交的機率,從而達到增產糧食的目的。 不同品種間玉米混種應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僖x擇適應當?shù)胤N植、抗逆性強的玉米雜交品種,以新緣關系較遠的品種更為適合! 、谶x用的幾個玉米品種生育期要接近,以利于增加田間雜交機率! 、圻x用的幾個玉米品種籽粒顏色要一致,以免影響糧食的商品性。 (記者 佚名) [詳情]
據(jù)蔬菜技術推廣站有關人士介紹,傳統(tǒng)方法栽培大棚蔬菜往往產量低、效益差,若改用以下五項措施,可使大棚蔬菜的產量和效益成倍提高。一改普通膜覆蓋為無滴膜覆蓋。選用無滴膜后可使水珠順膜面流下,既不會因水滴沾濕傷害植株,又可減少棚內水汽蒸發(fā)的“水源”,降低棚內濕度。在覆膜過程中,棚膜務必拉緊拉平。二改平栽為壟栽。壟栽可擴大受光面積提高地溫,形成一個利于蔬菜生長發(fā)育的疏松土層,保證根系正常生長,還可增強抗旱排澇的能力。三改普通栽培為覆蓋地膜栽培。覆蓋地膜有利于增溫保濕,增強抗災能力,避免土壤和肥料流失,減輕病蟲危害,加速肥料分解。四改噴施農藥為用粉塵或煙霧劑防治病蟲害。大棚蔬菜病蟲害發(fā)生較為頻繁,噴施藥劑的次數(shù)多、數(shù)量大,采用粉塵、煙霧劑會大大減少噴霧法帶來濕度大的弊端,能起到降濕防病的效果。五改直播栽培為營養(yǎng)缽分苗移栽。相比直播栽培,使用營養(yǎng)缽分苗移栽有諸多好處,移栽時植株根系不易受傷害,基本上沒有緩苗期,便于植株直接生長,植株的營養(yǎng)充足,移栽方便。 (記者 佚名) [詳情]
(1)天胡荽 又稱破銅錢草、地光錢草。為傘形科,多年生常綠小草本,莖細弱,匍匐地面,節(jié)上生葉和根。葉腎圓形,邊緣有淺裂和圓齒,上面光亮,種在山石上垂掛下來,很富有畫意。 (2)虎耳草 別名金絲荷葉。屬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單葉,基部叢生,具長柄,匍匐枝細嫩絲狀,赤紫色,枝端可長出幼苗,能爬生土上、石上、石縫內,水邊石上更好。 (3)鐵線蕨 又稱鐵線草。為鐵線蕨科,多年生草本。葉柄細而長,有光澤,近黑色,葉片卵狀三角形,長10~25厘米,中部以下為二回羽狀復葉,小裂片互生。 (4)漆姑草 為石竹科1年生或2年生小草木。莖多數(shù)簇生,稍鋪散,葉對生線形,基部微成短鞘狀,春季開白色小花。生于田問路邊草地或山地。 (5)酢漿草 又名酸漿草,為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莖和葉含草酸,有酸味。復葉,倒心臟形,合生成一大葉,色鮮綠,晝開夜合。莖柔軟,易倒伏;ㄓ邪、黃、紅等色。 (6)石菖蒲 天南星科。形似菖蒲,但植株矮小,葉線形而主脈不顯著。產于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多生于山澗水石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7)翠云草 又稱藍地柏。卷相科蕨類植物。草本莖柔細、匍匐,能到處生根。葉在主莖上排列疏松,側枝上排列緊密,葉面有翠藍色光澤。我國東南各省均產。 (8)木本植物 有雀梅、六月雪、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紫杉、金錢松、地柏、絨柏、虎刺、大葉女貞、杜鵑、錦熟黃楊、榆樹等。 (記者 佚名) [詳情]
要使家庭盆栽鶴望蘭常年有花,必需做好下列蒔養(yǎng)管理工作: 用盆及用土。鶴望蘭肉質根系肥大,開花植株宜用大而深的盆。盆土配制:腐葉土3份、園土5份、適量粗砂、鋸末、細煤渣;旌隙。植株上盆時,先墊上一層粗砂和粗煤渣粒,以利排水、透氣,盆土填至一半時,再往無根處填充一些腐熟好的有機肥料,以延緩盆土的肥力,再繼續(xù)把盆土填滿按實,澆透水,放于半陰半陽處讓其恢復生機即可。 光照和溫度。鶴望蘭是喜陽植物,但忌烈日直曬。因此春秋冬三季要給予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則植株生長細弱,夏季注意用稀疏葦簾遮陽,以免灼傷葉片,影響觀賞和開花。只要光照適宜,通風良好,夏季生長不怕高溫且生長迅速。冬季人室應把盆放在經常有陽光照射處,室溫以保持10°C以上為宜。夜間時間不低于5°C以下,照常抽葶開花。鶴望蘭的花芽發(fā)育對溫度很敏感,若花芽分化早期溫度超越37°C或花芽發(fā)育后期遇到低溫,都會使已經發(fā)育的花芽壞死,不能開花。 澆水和施肥。鶴望蘭為粗大肉質根,但卻喜濕潤而不耐干旱,也忌澇,若盆土積水久濕,易造成爛根;若盆土干旱,則造成葉片卷曲和葉緣焦枯。為此澆水要隨季節(jié)變化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一般春季植株隨氣溫升高而生長加快,澆水也適當增加,并注意見干見濕;夏季澆水要勤,一般每天澆水1次,特別干熱時,早晚各澆1次。只要排水通暢,可直接雨淋,而不必傾盆避雨。每次澆水要澆足澆透,氣溫高時,還要向葉面、周圍地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降低溫度;秋季應減少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冬天澆水宜少,堅持盆土偏干為宜。鶴望蘭喜肥,生長期每周可施1次有機肥液;進人秋季,可增施12次0.5%過磷酸鈣;冬季一般不施肥,若室溫達1215°C可酌情施稀薄有機肥液,以保證冬季繼續(xù)生長、開花需要。 換盆換土。由于鶴望蘭根系發(fā)達而又生長迅速,所以應及時換盆換土。幼苗期每年應換盆、換土1次;開花植株每23年換1次,換稍大而深的盆和富含肥分的培養(yǎng)土,以利堅持植株旺盛生長勢。 早入室,遲出室。鶴望蘭為喜陽花卉,冬春秋三季可放在陽光下栽培,夏季宜置于庇蔭處養(yǎng)護。生長季節(jié)需要供應充足的水分,但由于鶴望蘭有粗大的肉質根,能貯存大量的水分,盆土澆水不宜過多,冬季更要少澆水。越冬溫度,夜間應在10-12℃,白天為15-20℃。夏季可耐受40℃高溫,但對花朵的發(fā)育有不良的影響;ㄑ堪l(fā)育早期高溫或后期低溫,都會使已發(fā)育的花芽壞死;ㄖx后,不作采種的殘花應及時剪去,以免消耗養(yǎng)分。一般每隔2-3年換1次盆,同時進行分株。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