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群園林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產(chǎn)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 有機蔬菜種植技術(shù)發(fā)布時間:2009-06-25

    有機蔬菜是指在種植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人工合成的農(nóng)藥、肥料、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蔬菜,為人們提供真正無污染、純天然、高質(zhì)量的健康蔬菜。種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適宜栽培地點種植有機蔬菜宜選擇遠離城市及工礦區(qū)、無大氣、水源及土壤污染、土壤肥沃、質(zhì)地沙粘適中、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有機肥料來源充足的地方! 《、選擇適宜作物和品種種植有機蔬菜宜選擇病蟲害發(fā)生較輕、生長期較短的作物,如:菠菜、胡蘿卜、蘿卜、蒜薹、毛豆、牛蒡、芋等。同時還要選用優(yōu)質(zhì)、抗病、生長勢強的品種! ∪⒖茖W安排種植茬口應根據(jù)作物特點及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將作物主要生長期安排在病蟲危害較輕的季節(jié),躲避病蟲的危害! ∷、合理施用有機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各種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如人畜糞便、植物莖葉、豆科綠肥、草木灰、豆餅、蓖麻餅等。經(jīng)發(fā)酵腐熟,作基肥或追肥! ∥濉⒓訌姴∠x害防治加強田間管理,促使蔬菜生長健壯,增強抗病性,采用滴灌降低空氣濕度,高畦栽培,加強中耕除草,夏季雨后及時排水并用井水沖涼,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增強通風透光性能,注意輪作換茬。利用害蟲天敵赤眼蜂防治蔬菜害蟲,桔黃色板誘殺粉虱,黑光燈誘殺夜蛾及螻蛄、金龜子,懸掛銀灰膜驅(qū)避蚜蟲及防蟲網(wǎng)隔離等。此外,應用糖醋誘殺地老虎,可使斷苗率降低到1%—3%。(寧陽縣伏山鎮(zhèn)農(nóng)技站郵編:271400)  摘自:2005.5.18.5版《山東科技信息報》 (記者 佚名) [詳情]

  • 何首烏的種植技術(shù)發(fā)布時間:2009-09-16

    1.選地整地宜選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或林緣、溝邊、半陰半陽的山坡地種植,土壤以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質(zhì)壤土為好。地選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結(jié)合整地時,每畝施入腐熟廄肥2500公斤,摻入適量火土灰,使土質(zhì)疏松,以利塊根生長。于栽種前,再淺耕1次,作成寬1.3米的高畦或平畦。畦溝40厘米,四周挖好深的排水溝。2.移植于春季4~5月,挖起苗株,留基部20厘米左右的莖段,其余剪去,然后在整平耙細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0×20厘米挖穴定植。每穴栽苗2~3株,栽后壓緊,澆施清淡人畜糞水,覆蓋細土與畦面齊平。3.中耕除草早春萌發(fā)出苗后,進行中耕除草,以后每個月除草1次,封行后即可停止。4.排灌水各類幼苗移栽后,要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成活返青。雨后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間積水。5.追肥首烏喜肥。扦插成活后或定植后,于第2年早看和冬季各追肥1次。每畝施入土雜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于行間開溝施入,施后覆土蓋肥。6.設立支柱首烏藤蔓長而多,于第2年苗高10厘米左右時,在株旁豎1竹竿,使藤蔓纏繞向上生長,并將基部葉片推除,以利通風透光,有利增產(chǎn)。藤蔓過多的,要剪除一些,每榜只留1根藤蔓,分蘗苗、分枝藤,均要剪去。只留33厘米以上的分枝,以利下部通風透光和以免過多地消耗養(yǎng)分,影響塊根生長,一般每年要修剪5~7次。7.培土于每年12月底于株旁根際周圍培土,以利越冬。中國農(nóng)業(yè)網(wǎng)編輯 (記者 佚名) [詳情]

  • 地被植物的分類發(fā)布時間:2010-03-22

    地被植物的分類 地被植物的分布極為廣泛,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3.1 一、二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花開鮮艷,大片群植形成大的色塊,能渲染出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 3.2 多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地被植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開花見效快,色彩萬紫千紅,形態(tài)優(yōu)雅多姿。重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吉祥草、石蒜、蔥蘭、麥冬、鳶尾類、玉簪類、萱草類等。 3.3 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在我國分布廣泛,特別適合在溫暖濕潤處生長。在草坪植物、喬灌木不能生長良好的陰濕環(huán)境里,蕨類植物是較好的選擇,常用的蕨類植物有:腎蕨、鳳尾蕨、波斯頓蕨等。 3.4 蔓藤類植物:蔓藤類植物具有常綠蔓生性、攀援性及耐蔭性強的特點。如常春藤、油麻藤、爬山虎、絡石、金銀花等。 3.5 亞灌木類:亞灌木植株低矮、分枝眾多且枝葉平展,枝葉的形狀與色彩富有變化,有的還具有鮮艷果實,且易于修剪造型。常見的有十大功勞、小葉女貞、金葉女貞、紅繼木、紫葉小檗、杜鵑、八角金盤等。 3.6 竹類:竹類中的箬竹、匍匐性強、葉大、耐蔭;還有倭竹、枝葉細長、生長低矮,用于作地被配置,別有一番風味。 [詳情]

  • 景觀花卉快速成景五注意發(fā)布時間:2011-03-16

    隨著景觀花卉產(chǎn)品的推廣應用,很多消費者提出,能否用景觀花卉來承擔快速完成景觀效果的任務。答案是肯定的,下面談談其應用時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選擇合適品種景觀花卉快速成景方案實施能否成功,除了需要滿足一些客觀條件外,品種選擇是較好位的。在消費者的要求中,快速的概念是越快越好。這就需要選擇生長期短的品種,目前市場上開發(fā)的這類產(chǎn)品可以將時間縮短到兩周。只要溫度適合,兩周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在原本荒蕪的土地上看到星星點點的花朵,這確實是其他綠化材料所無法比擬的。當然,生長期要求越短,可選擇的產(chǎn)品種類就越少。當生長期要求延長到1個月左右時,市場上可提供的產(chǎn)品有近20個。   2.供給充足水分這類產(chǎn)品幾乎全部是一二年生的品種,前期生長都會較快,覆蓋效果也很快,成敗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所以對水分的要求顯得至關重要。在種植前期,一定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給,較好每日能進行1-2次噴淋的澆水。   3.加大播種密度很多消費者在要求快速的同時也強調(diào)是個短期行為。往往在未來的幾個月他們會改變這塊土地的使用性質(zhì)或是進行其他的綠化改造,這樣只需考慮這短短的時期內(nèi)較好的景觀效果,所以加大種子的播種量是一個好辦法。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得到較好的前期覆蓋效果,有類似草坪的密集觀賞效果,另外在開花期,眾多小花簇擁在一起會得到更好的景觀表現(xiàn)。如果播種密度小,地面覆蓋不好,同時花朵星星點點,往往是遠觀效果勉強還可以,近觀效果就會差強人意。當然這種種植方式,會直接影響有些品種以后的生長,很多品種不能完成正常的生長過程。不過它們的主要任務完成了,也就夠了。   4.兼顧長期效果對于另外一些消費者,在得到快速呈現(xiàn)景觀效果的同時,還希望這個景觀效果能得以較長時間的延續(xù),有的干脆就是做一個長期的景觀效果處理。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這些要求,就需要協(xié)調(diào)好這類品種與其他品種的合理搭配問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特意添加的那些快速見效的品種,在播量上一般需要加大,使呈現(xiàn)的效果更明顯。因為其生長時間很短,所以在完成開花后可以適當去除部分,對其他品種的繼續(xù)生長不會造成更大的影響,也使得其密度更合理,讓留下的部分通過自播繁殖來延續(xù)下一階段的觀賞效果。   5.重視后期處理很多快速生效的品種如果播種時間適宜、溫度合適、后期生長完整,往往一年中可以有兩次觀花時期。這就大大提高了其觀賞價值,所以好的中后期管理是組合產(chǎn)品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工作。鑒于這類品種生長過程完成很快,會在其他品種還在生長階段它們已呈現(xiàn)末期的落寞景象,為了不影響整個觀賞效果,可以對這些品種進行適當?shù)男藜艋蛉コ,維持景觀的同時對于其余品種的生長也很有好處。 [詳情]

  • 觀賞竹在北方的栽植與管理發(fā)布時間:2011-09-13

     觀賞竹枝葉秀麗,姿態(tài)優(yōu)美,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化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竹子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氣,微酸至中性的土壤。北方氣候寒冷、干燥,土壤呈弱堿性,不利于竹子的生長,因此竹子在北方安家落戶,生長良好,必須進行精心栽植和管理。 1  栽植技術(shù) 111  竹種的選擇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早園竹、曹槽竹、金鑲玉竹、剛竹、箬竹、紫竹、黃桿涼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性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jīng)驗可以借鑒。 112  栽種地點的選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背風向陽的地點,如假山、樓房、山丘等建筑物和構(gòu)筑物的陽面,避免北方冬季的風害。 113  土壤的整理與改良竹子生長要求土層深度50 cm即可,p H 值415~710 為宜,有機質(zhì)含量在2 %以上,整地方法采用全墾深耕,深度30~40 cm。若土壤過于黏重或較貧瘠, 要進行改土, 深翻前,鋪施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每667m2 大約施用4~5m3 ,翻地較好在秋冬前完成,有利于有機物的分解。 114  栽種時間以春末夏初為較好(4 月下旬至5 月) 。太早會因干旱少雨、多風而影響成活,太晚竹子進入速生期,傷根太多對成活不利。若當?shù)孛缭?也可于多雨夏季帯坨移栽。 115  母竹的挖取和運輸母竹要選2 年生,中徑竹以胸徑2~3 cm 為宜,小徑竹以胸徑1~2 cm 為宜。母竹要求生長健壯,分枝較低, 無病蟲害, 無開花跡象為宜。土球直徑以25~35 cm 為宜。母竹遠距離運輸時,根部土球要包扎好,裝車后向竹葉上噴少量水,再用篷布遮蓋。搬運竹子要輕拿輕放,避免散坨傷根。 116  母竹栽植竹子栽植宜淺不宜深,栽植過深容易爛鞭而不出筍。母株根盤表面比種植內(nèi)面低3~5 cm 即可。具體方法是:將表土回填種植坑內(nèi),將母竹放入坑內(nèi),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四周踏實,澆足“定蔸水”后,待水全部滲入土中后再覆一層松土。在風力大的地方,需安支撐架。 2  管理技術(shù) 211  澆水竹子喜濕潤,怕積水。竹子栽植后的第1 年水分管理較為重要。母竹經(jīng)挖、運、栽植,根系受到損傷,吸水能力減弱,若水分不足,就會因此影響其成活和生長,甚至枯萎死亡。北方春季,一般干旱多風,因此栽后要及時澆水,使土壤經(jīng)常性保持濕潤,同時適時進行葉面噴水,時間選擇每天上午9 ︰ 00 前,下午15 ︰ 00后進行,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大量蒸發(fā)而導致葉片枯萎脫落。 212  松土除草新植竹林, 竹子稀疏, 陽光充足,雜草容易滋生。因此在竹林未郁閉前,進行2 次中耕除草,第1 次在5 —6 月間進行,深度8~10 cm ,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透氣性,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第2 次在7 —8 月間進行,此時雜草種子尚未成熟,可以有效減少來年竹林雜草的數(shù)量。 213  施肥為了促進竹子更新,提早成林,應及時追施肥料。春季3 —4 月,每667m2 施尿素15 kg 、過磷酸鈣30 kg、鉀肥10 kg , 以促進竹鞭復壯,筍芽分化肥大,提高來年的發(fā)筍率;冬季12 月,將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3 000~4 000 kg 直接鋪撒在竹林地表,可提高土溫,提高發(fā)春筍,待翌年的6 月竹林進行深翻松土時,深埋地下。 214  病蟲害的防治竹林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竹子主要蟲害有紅蜘蛛、蚜白粉虱等,在北方發(fā)生高峰期多在8 —10 月。可用50 %鋅硫磷,50 %殺螟松各011 %溶液噴殺。病害有竹從枝病,竹科銹病以及因干旱、水濕、冷凍、日灼、風寒、缺肥等所致生理病害。防治病害應加強撫育管理,3 —5 月清除病枝或病株,合理砍伐,使林內(nèi)通風透光,促進竹林生長茂盛。 215  越冬處理北方栽植的竹子大部分是從南方調(diào)運,栽植后至少要做2 a 的防寒保護。于霜降前,使用植物落葉、雜草或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在竹子的周圍覆蓋厚度5~10 cm ,并覆土3~5 cm ,同時在竹林的北部和西部搭風障保護,高度比竹林高30 cm即可 [詳情]

1/1 記錄數(shù):5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nóng)苗網(wǎng)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