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1.選地與整地 育苗地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具備灌水條件、土壤較肥沃疏松、交通方便的地方。較好選用秋季深翻25——30厘米的機耕地。667平方米(1畝)施基肥3000公斤以上,翌春再整細(xì)做畦。要求畦面平整,無大土塊,做到碎、平、凈。 2.采苗與插穗 應(yīng)選用1年生平茬苗干。選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苗作插穗。插穗直徑0.5——3厘米,長15——18厘米,具有3——5個健壯芽,直徑不足0.5厘米或超過3.5厘米的作為廢條處理。人工切條要選擇鋒利菜刀,上切口平齊,下切口成馬蹄形,要避免切口劈裂,其目的在于:一是扦插容易入土,二是增加切口面積,為生根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如用機械切條,要求機械轉(zhuǎn)速高,刀片快,使切出的插穗表面光滑。將切好的插穗立即貯藏好,盡量減少陽光直接曝曬、風(fēng)干,以免插穗喪失水分,降低成活率。 3. 扦插 以春季扦插為好。苗圃地扦插按行距60厘米拉線,然后用扦插錐或鐵鍬順線將土撬松,不用翻過,即可扦插。插穗與地面成45度角,地上部分露出1——2個芽,每米扦插5株,即株距20厘米,每667 平方米扦插6000株。育林地應(yīng)控制栽植密度在每667平方米440株,行距1.5米,株距1米。一般插后立即澆水,使用小水漫灌法,使土壤與插條充分密接。亦可先澆水,待人能進地時立即扦插。扦插前將插穗用清水浸泡一晝夜。扦插時應(yīng)注意無論采用干插或濕插,都必 須使插穗幼苗朝上而不允許倒插,并保持上芽基部與地面平齊,以免出土困難而降低成活率。對于不同粗細(xì)的插穗應(yīng)分床扦插,以達到生長整齊,減少苗木分化現(xiàn)象。 4.澆水 扦插后采用小水漫灌法(流速不超過25米/小時)立即灌足第1次水。灌第2次水前要將沖壞地埂修復(fù)好,有利于存水。以后每周灌水1次,連續(xù)3次。第4次水待2周后,結(jié)合苗木定根再灌。以后每隔10——15天灌水1次。全年澆水10——12次。9月初,灌足較后1次水后停止?jié)菜,以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程度提高,防止苗木徒長,以利于越冬。 5.松土除草 扦插灌水2——3次后,為提高地溫,防止“距墑”,為苗木定根打基礎(chǔ),在土壤合墑時,必須進行1次淺松土,深度3厘米,以破除板結(jié)土壤。第2次松土在第5次灌水后土壤合墑時進行,此時插條已生根,可加深到5厘米。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 除盡地面所有雜草,以防雜草 與苗爭光、爭肥、爭水。以后根據(jù)雜草生長情況,再除1——2次。全年松土除草4——5次,逐步增大鋤地深度。如大面積育苗,在無充足勞動力的情況下,特別是第2次除草一定要在土壤合墑時進行。為便于合墑除草,可錯開灌水時間,以減少苗木 松動或防止傷根。 6.摘芽 幾乎每個小葉腋都能生出側(cè)枝。如果側(cè)枝木質(zhì)化以后再剪枝,一是費工加大育苗成本,二是消耗大量養(yǎng)分,影響苗木生長。因此應(yīng)在側(cè)枝木質(zhì)化前及時摘芽。在整個生長期內(nèi),至少摘芽3次。第1次在5月下旬,凡是雙條以上的根據(jù)留強去弱的原則只留1株。第2次在6月底,對萌發(fā)生的側(cè)芽全部抹掉。 第3次在7月中旬。摘芽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是,每次先松土、除草,然后進行摘芽,以避免除草時人為造成苗木損傷。
上一篇: 自制祛斑桃花酒 下一篇: 盆栽垂榕的養(yǎng)護管理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