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鹽官綠美健兔場

主營:肉兔,牧草種子,野兔,雜交野兔,比利時兔,野兔種,比利時野兔種,寵物兔,兔肉深加工,兔皮,新西蘭肉兔,新西蘭兔,小白兔,伊拉兔,實驗兔,長毛兔,獺兔,新西蘭白兔,新西蘭兔,兔肉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產(chǎn)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 南瓜苗栽培技術發(fā)布時間:2010-09-24

    南瓜苗作為一種新興的特種菜,近年來已經(jīng)成為城鄉(xiāng)菜市場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南瓜苗的嫩梢、嫩莖節(jié)、嫩葉片和嫩葉柄,以及嫩花莖、花苞均可食用。我地采用以采收南瓜苗為主的高密度、多茬次,以及保護地栽培等系列化栽培模式生產(chǎn)南瓜苗,不僅滿足了當?shù)厥袌龅男枰,而且還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取得了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一、露地栽培1、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 必須選用中國南瓜栽培種,以當?shù)氐膬?yōu)良地方品種為佳,如黃瓢南瓜、磨盤南瓜、枕頭南瓜和長柄南瓜等。南瓜種子經(jīng)曬種1-2天后,用50℃溫水燙種5-10分鐘,再浸種催芽。2、施肥與整地 以保水保肥的沙壤土為佳。深耕曬垡,施足基肥后,做成寬1-1.5米的平畦,畦面按10厘米的穴距打穴或按行距15-20厘米的規(guī)格打出條播橫行。3、播種期與播種方法 自4月中旬到8月底,分批排開播種,將催好芽的種子按每穴2-3粒進行穴播,或按3-4厘米間距條播。播后澆透水,覆蓋2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4、管理和采收 苗期管理的重點是確保充足的肥水供應。幼苗高40厘米左右,具有5-6片真葉時分批采收?梢赃B根拔起,剪去老根莖后扎把上市;也可以自基部留1-2片真葉,剪下嫩苗扎把上市。然后重施氮肥,促使萌發(fā)腋芽,當腋芽苗長到40厘米時,又可以采收。如此反復采收多次。在采收前5-7天噴施8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能夠顯著提高產(chǎn)量和改善品質(zhì)。二、保護地栽培采用保護地栽培,可以實現(xiàn)南瓜苗周年生產(chǎn),周年上市!1、用地膜覆蓋進行早熟栽培  可以提前到3月下旬播種。播后澆透水,覆蓋營養(yǎng)土,再用地膜平鋪畦面,四周用土壓實。出苗后任苗在地膜下生長。到4月中旬,寒流過后,再破膜放苗,在每株苗的四周用細土把地膜開口處封死。采收期可比露地栽培的提早半個月。2、采用地膜加小拱棚進行早熟栽培 播種期可提前到2月下旬。播種鋪地膜后,立即搭小拱棚,棚膜選用透光性好的普通地膜。出苗后破膜露苗,但不揭棚膜,直到采收前揭棚膜。采收期可比露地栽培的提早1個多月。3、采用大棚內(nèi)多層覆蓋進行早熟栽培 播種期可以提早到10月下旬。控制大棚內(nèi)的溫度,避免高溫引起幼苗徒長。越冬期加蓋草簾保溫。采收期可提前到春節(jié)前后。4、利用8月份播種并采收過1-2次的南瓜苗老藤進行秋延后栽培 這種南瓜苗有強大的根系,抗逆性強,10月中旬前后在畦面搭棚覆蓋地膜保溫促長,又可以采收多茬南瓜苗。因秋季南瓜苗極易纖維化,可通過加大施肥量、澆水量、噴施赤霉素和勤采收等措施改善品質(zhì)。 (記者 佚名) [詳情]

  • 如何讓夏季休眠的花卉睡好發(fā)布時間:2011-09-28

    在炎熱的夏季,有些花卉生長緩慢,新陳代謝減弱,以休眠的方式來適應夏季的高 溫炎熱。如秋海棠、君子蘭、天竺葵等,休眠以后葉片保持綠色,被稱為常綠休眠;水 仙、風信子、仙客來、郁金香等花卉休眠以后葉片落光,被稱為落葉休眠。 因此,在夏季養(yǎng)護管理中,必須掌握這些花卉的生理習性,進行精心管理,才能使 這些花卉順利、安全地"睡"過夏季。 減少光照,通風涼爽。入夏以后,應將休眠花卉置于通風涼爽的場所,避免陽光直 射,有條件的可以搭建遮陰棚。還要經(jīng)常向盆株周圍及地面噴水,以達到降低氣溫和增 加濕度的效果。 適時澆水,控制水量。夏眠花卉對水分的要求不高,要嚴格控制澆水量。因花卉處 于休眠或半休眠狀態(tài)時其根系活動力較弱,若澆水過多,盆土太濕,則易導致爛根;若 澆水太少,又容易使植株根部萎縮,因此以保持盆土稍微濕潤為宜。 避免雨淋,防止積水。由于夏季雨水多,休眠花卉受雨淋后盆中積水,容易造成植 株根部或球部腐爛,導致常綠休眠花卉落葉。 減少養(yǎng)分,停止施肥。夏眠期間,植株的生理活動減弱,消耗養(yǎng)分很少,因此不需 要施任何肥料,否則容易引起爛根或爛球,導致整個植株枯死。 摘自《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快訊》  (記者 佚名) [詳情]

1/1 記錄數(shù):2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nóng)苗網(wǎng)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