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珊瑚一般采用播種繁殖。于冬春采集紅色成熟漿果,在水中淘洗干凈,撈出種子曬干備種。3月至4月可行盆播,播后一周至10天出苗,出苗率95%以上,而且迅速、齊整。冬珊瑚粗生易長,苗高6厘米時可進(jìn)行移植上盆,選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酸性和堿性土均宜,成活率極高,且勤施肥水則枝繁葉茂,生長期很少有病蟲害發(fā)生,夏季置陽光充足處培育,不需遮蔭。 當(dāng)9月秋花盛開時,暫停追肥,控制澆水,并噴施一次至二次0.2%磷酸二氫鉀,可減少落花,提高坐果率,促使果實肥大,如管理得當(dāng),通常是老果未落,新果又生,可終年累月,長期觀賞。因冬珊瑚是常綠小灌木,直立生長,且有獨(dú)立主干,分枝力強(qiáng),側(cè)枝平展,葉片翠綠,在生長期進(jìn)行反復(fù)摘心修剪,并施以簡單的蟠扎技巧,或調(diào)整種植方向等,很容易到理想的株型。 [詳情]
西番蓮又叫大麗花、雞蛋果,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多年生常綠草質(zhì)藤本。卷須腋生。葉互生,3深裂,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有鋸齒。聚傘花序退化為單花,花徑7厘米,萼片5枚,背面綠色,內(nèi)面白色,花瓣5枚,白色稍帶紫暈,副花冠由許多扭曲的絲狀體組成,紫紅和白色相間。果實卵形,成熟時黃色。 常見栽培的品種有: “花香”,花徑12厘米,紫紅色,花心黃色,具香豌豆芳香,果茄狀,甜略帶酸; “阿杜拉利亞”,蔓長5米,花小,粉紅至杏黃色。 同屬種類有: “具翼西番蓮”,蔓長4~5米,花徑10厘米,花深紅色,副冠紫白相間,果實可食用; “紅蕉西番蓮”,蔓長5米,花徑12厘米,深粉紅色,果形似香蕉; “藍(lán)花西番蓮”,蔓長9米,花徑10厘米,花白色,副冠藍(lán)色,果實較小,橙色; “紫西番蓮”,蔓長7~8米,葉5~7裂,花白色,花徑7.5厘米,花心紫紅色,果深紫色; “毛西番蓮”,葉3裂,具白毛,花紫紅色,果黃色,有毛; “大果西番蓮”,蔓長15米,葉全緣,花徑12厘米,花藍(lán)紫色,具芳香,果黃色,果大如瓜,重3000克。 西番蓮原產(chǎn)于美國東南部,我國南方各省均有栽培。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寒,但美國雜交品種“花香(Incense)”冬季可耐-30℃低溫。忌水澇。冬季,在我國江蘇、浙江一帶地上部將枯萎,翌年春季萌發(fā)。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春、秋季均可。播種前,種子需低溫(0℃)預(yù)處理3個月,發(fā)芽適溫為20℃左右,播后30~180天發(fā)芽,出苗不整齊。扦插以5月為宜,剪取10~12厘米嫩枝,插條要帶踵,插入沙床,插床溫度控制在18~20℃,25~30天可生根。 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可地栽,要選擇排水良好和陽光充足的場所。在北方可夏季栽培或盆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枝蔓生長迅速,當(dāng)蔓長20厘米時需搭設(shè)棚架,綁扎上架,適當(dāng)疏除旁側(cè)弱枝,有助于主蔓粗壯。生長期每半月施一次肥,花果期增施1~2次磷、鉀肥。冬季莖蔓逐漸枯萎,剪除枯枝并培土越冬。在寒冷地區(qū),只能在溫室盆栽,冬季室溫需保持在10℃以上。有時發(fā)生白粉病和蚜蟲危害。白粉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蚜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西番蓮枝蔓細(xì)長,花形奇特,色彩富麗,碩果累累,既可觀花又可觀果,果實香甜可口。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廣泛栽植于小庭園內(nèi),讓它向花墻或花籬上自由纏繞,構(gòu)成富有野趣的景觀。兩番蓮既可欣賞又可食用,可謂一舉兩得的好花卉。 [詳情]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