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泰

主營:出售小葉丁香種子,出售偃伏萊木種子,小葉丁香種子,供應(yīng)小葉丁香種子,供應(yīng)偃伏萊木種子,偃伏萊木種子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yīng)產(chǎn)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 用途廣泛的萬壽菊發(fā)布時間:2013-02-28

    萬壽菊原產(chǎn)于墨西哥,為菊科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葉對生,羽狀全裂,裂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葉緣具數(shù)個大的腺點,有刺激氣味。頭狀花單生于莖頂,花梗自葉腋抽出,長總梗中空,花梗頂端膨大呈棒狀。花似菊,花徑從小至特大花型均有,舌狀花具長爪,緣部略皺曲,管狀花多變?yōu)樯酄罨,重瓣或半重瓣,形態(tài)多樣。花色從黃綠、黃到橙黃、橘黃等均有;ò姞睿ㄆ6至10月。植株高度有矮型(25至30 cm )、中型(40至60 cm ),高型(70至90 cm )之分。萬壽菊花艷麗奪目,花期長,根據(jù)其株高的不同用途多樣―――矮型品種常用于花壇擺花;中型品種可用于園林中成片栽植成花境或做背景;高型品種多培育成切花。加上萬壽菊花朵可以提煉食用色素和對氟化氫,二氧化硫等氣體具有較強的抗性和吸收作用,已成為備受推崇的花卉品種之一! ∫弧⑸飳W特性:萬壽菊耐干旱,在多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不良。稍耐早霜,不耐寒,喜溫暖氣候,但酷暑時生長不良。要求光照充足,雖然在半陰處也能開花,但植株生長勢弱,花小。要求栽培基質(zhì)肥沃疏松。對日照反應(yīng)為相對短日性,以發(fā)芽后20天之內(nèi)對短日反應(yīng)較敏感。在20攝氏度時,可以開花。高于35攝氏度時只在短日下開花,表現(xiàn)出絕對短日性,高溫條件下必須給予短日照才能開花! 《⒎敝撤椒ǎ悍敝橙f壽菊以播種法較為常用。播種前要準備好播種基質(zhì)、種子;|(zhì)采用泥炭:珍珠巖按8∶2的比例加入復合肥(15-15-15 )7.5 kg / m 3,充分混拌均勻,要求基質(zhì)的pH值控制在6.2至6.5 ,用50%的多菌靈20g(每立方米的用量)兌水噴灑,蓋膜密封處理2至3天,揭膜透風,然后將消毒處理好的基質(zhì)盛裝入80目育苗穴盤內(nèi),并將穴盤碼放整齊待用。種子一般采用發(fā)芽率95%、凈度98%以上的優(yōu)良種子,把備好的種子用50%多菌靈250倍液浸泡10至15分鐘,進行種子消毒,然后放在25℃的溫水中浸泡6到8小時,撈出控干準備播種。播種時每個穴內(nèi)播一粒種子,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1至2倍。覆完土后用出水細柔的噴頭澆透水。為保持土壤溫度和濕度,應(yīng)扣上塑料薄膜。為促使萬壽菊幼苗植株在短小強健狀態(tài)下開花,上述工作完成后,給予兩周時間的短時期光照(9小時/天)。當幼苗生長到10 cm 左右時,留三到四對葉掐尖(掐下的尖不要扔掉,碼放整齊備用),用1.5 g / l 的B9水溶液噴灑。扦插基質(zhì)用純椰糠盛放在80目育苗穴盤內(nèi),將插條插入基質(zhì)中,保持溫度22℃至24℃,濕度75%至95%,光照強度20000 至30000 lux ,兩周左右即可生根。三、栽培管理溫度:白天20至35℃,夜間15至20℃。濕度:60%左右。光照強度:4萬到7萬lux;|(zhì)pH:6.2 至7.0 。澆水:視天氣情況。養(yǎng)分:隨水施肥,肥料配方為硝酸鉀3 kg + 磷酸二氫鉀3 kg + 200 ml 螯合鐵溶入100 L 水中,稀釋后出水口EC值控制在1.2至1.7 。株形控制:一般在生長期進行1至2次整形掐尖,每次掐尖時,枝條上要保留2至3對葉片,掐尖后立即噴每升1至3g的B9溶液。 [詳情]

  • 什么叫做壓條繁殖?發(fā)布時間:2009-07-27

    將母株下部的枝條按倒后埋入土內(nèi),促使其節(jié)部或節(jié)間的不定芽萌發(fā)而長出新根,再把它們剪離母體單另栽種,從而形成一棵新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叫作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多用于叢生性強的花灌木或枝條柔軟的藤本植物。對一些發(fā)根困難的喬、灌木樹種,也可以通過高枝壓條的辦法,讓樹冠上的枝條在脫離母體之前發(fā)根,為花木提供更多的繁殖機會。 壓條繁殖的優(yōu)點是容易成活、成苗快、操作方法簡便,壓下活的枝條來年還能再壓,不浪費繁殖材料。缺點是苗木的機體得不到徹底更新,長勢不旺,產(chǎn)苗量較小,在大量生產(chǎn)苗木時不宜采用。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 [詳情]

  • 八角金盤習性發(fā)布時間:2010-04-23

    八角金盤:(Fatsiajiponica),又名八手、手樹。五加科,八角金盤屬。原產(chǎn)日本暖地近海的山林間。 形態(tài)特征:常綠灌木,莖干叢生,從根際長出。單葉,近圓形,革質(zhì),掌狀7~9深裂,表面綠色,兩面無毛,葉表有光澤,葉柄長。裂片卵狀橢圓形,頂端尖,邊緣有粗鋸齒或波狀。11月間從枝稍葉腋間抽出聚成球狀的傘形花序,花白色。果球形,具5室。 栽培品種有:銀邊八角金盤(F.j.cv.Albomarjinata):葉緣白色;白斑八角金盤(F.j.cv.Varigata):葉緣具白色斑紋; 黃斑八角金盤(F.j.cv.Aureoreticulata):葉緣具金黃色斑紋; 邊緣八角金盤(F.j.cv.Undulata):葉緣波狀,有時卷曲。 習性:喜陰濕、通風環(huán)境,不耐干旱;畏酷熱,忌陽光直射,耐陰性強。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茂盛,中性土亦能適應(yīng);有一定的耐寒能力,長江以南地區(qū)可作室外栽培。萌蘗力較強。 栽培管理:培育八角金盤要掌握"避強光、保濕潤"的原則,盆栽可用腐殖土、泥炭土、少量的細砂和基肥混合配制成培養(yǎng)土,一般用12~20厘米的盆栽植。盆栽須置于棚內(nèi)濕潤、通風良好的半陰處,避免陽光直射而引起葉面發(fā)黃甚至將葉片灼傷。 在新葉生長期,較水量可適當多些,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植株葉片大,水分蒸發(fā)量大,因此盛夏季節(jié)盆土宜偏濕些,早晨澆水要充足,防止葉片發(fā)黃或脫落。棚內(nèi)空氣過于干燥時,還應(yīng)向植株及周圍的地面噴水。其余的生長時間內(nèi),澆水應(yīng)掌握"間干間濕"的原則。冬季應(yīng)減少澆水次數(shù),提高其抗寒性。夏秋生長季節(jié),每隔半月施一次肥料,可用稀薄的腐熟餅肥水或人糞尿,施肥時,盆土宜稍干,以利植株吸收。 生長適溫為18~25℃,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如果通風不良,葉緣也會焦枯。越冬溫度以7~8℃為宜,不應(yīng)低于3℃。一般每年3~4月?lián)Q盆一次,可結(jié)合換盆進行修剪,保持優(yōu)美株型。栽培八角金盤,若不留種子,可于花后立即剪去花梗,減少養(yǎng)分消耗。 繁殖:扦插、分株或播種繁殖。 1、以扦插繁殖為主,方法是:較宜3~4月份結(jié)合換盆進行,選取帶頂芽的2~3年生粗壯側(cè)枝,從上部截取長15厘米左右的插條,帶2~3片葉插入沙床中,注意遮蔭和保持土壤濕潤,天氣炎熱干燥時,可每天向葉面噴霧數(shù)次,保持空氣濕度。在20~25℃條件下,一般1個月即可生根,2個月可上盆。 2、分株繁殖較簡單,可結(jié)合春季換盆進行,將長滿盆的植株從盆內(nèi)倒出,修剪生長不良的根系,然后把原植株叢切分成數(shù)叢或數(shù)株,栽植到大小合適的盆中,放置于通風陰涼處養(yǎng)護,2~3周即可轉(zhuǎn)入正常管理。分株繁殖要隨分隨種,以提高成活率。 3、播種繁殖是在4月下旬種子采后進行。先使種子充分后熟,然后播種于苗床中。注意遮蔭,保持床土濕潤,播后1個月即可發(fā)芽出土。 病蟲害:有螨類、蚜蟲危害株體時,應(yīng)及時摘除受害葉片或抹去蚜蟲,嚴重時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劑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詳情]

  • 金銀花栽培和田間管理技術(shù)發(fā)布時間:2010-08-24

    毛花柱忍冬 長2.5~4cm,直徑1~2.5mm。表面淡黃色微帶紫色,無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開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齊,花柱下部多密被長柔毛。金銀花亦可在家庭栽培,是著名的庭院花卉,花葉俱美,常綠不凋,適宜于作籬垣、陽臺、綠廊、花架、涼棚等垂直綠化的材料,還可以盆栽。若同時再配置一些色彩鮮艷的花卉,則濃妝淡抹,相得益彰,別具一番情趣。 一、種植方法 將土地深翻疏松,施足土雜肥,按株距1米、行距1.60米,挖直徑30厘米、深25厘米左右的圓坑,每坑內(nèi)沿壁分散呈扇形栽入金銀花苗3株~6株,澆足水,埋土踩實。每畝用苗4000株左右。種植當年可在行距間種植低矮作物,如果種植在路邊地堰,房前屋后,可適當增加密度。 二、田間管理 松土除草 保持花墩周圍無雜草,每年初春和初冬要松土和培土。 追肥 每年初春和初冬,結(jié)合松土除草,在花墩周圍開環(huán)狀溝,每墩施入復合肥150克,土雜肥5千克。 整形修剪 入冬或初春,將衰老的干枝及過密、徒長枝剪掉,以利養(yǎng)分集中生長花枝。對久未修整過的老花墩,可于收花后距地面25厘米處剪去全部枝條,讓其重生嫩條,形成新花枝。 病蟲害防治 金銀花多發(fā)生炭疽病,可用敵克松原粉稀釋500倍~1000倍灌注。銹病可用敵銹鈉原粉200倍~250倍液噴霧。蚜蟲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倍~2000倍液進行防治。注意:在銀花蕾期嚴禁用毒性農(nóng)藥。 [詳情]

1/1 記錄數(shù):4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nóng)苗網(wǎng)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