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馬丁香(學(xué)名: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 Hara var. amurensis (Rupr.) J. S. Pringle):為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米春末夏初花繁葉茂。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形,全緣。圓錐花序大而稀疏,花序大型,長20-25厘米, 密集壓枝,花冠白色或黃白色、筒短,且芳香。蒴果矩圓形、平滑或有疣狀突起;ㄆ谠5-6月,果期9月。 生山坡灌叢或林邊、草地、溝邊,或針、闊葉混交林中,海拔10-1200米。該種喜光,也能耐陰,耐寒、耐旱、耐瘠薄。主要產(chǎn)于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朝鮮、日本、俄羅斯有分布。栽培上多用播種繁殖,大樹移栽需帶土球。育苗中通過修剪可培育成小喬木。
2025-03-20 電議紫葉稠李(學(xué)名:Padus virginiana 'Canada Red')屬薔薇科稠李屬,是高大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0至30米左右。短枝開花,花序長4 -6厘米,果實紫紅色光亮,果核褐色。原產(chǎn)于北美洲,是一種速生植物。喜光,在半蔭的生長環(huán)境下?梢圆シN、嫁接和扦插繁殖,以嫁接成功率較高。 紫葉稠李經(jīng)引種繁育,并經(jīng)苗木生產(chǎn)者引種栽培,在北方的廣大地區(qū)已突顯其彩葉樹種的優(yōu)良特性。
2025-02-10 電議白榆,也稱榆樹(Ulmus pumila L.),榆科榆屬落葉喬木,高達25m,胸徑1m。樹冠圓球形。小枝無毛或有毛,淡黃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黃色或黃色,有散生皮孔,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葉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或漸尖,基部一邊楔形、一邊近圓,葉緣不規(guī)則重鋸齒或單齒,無毛或脈腑微有簇生柔毛,老葉質(zhì)地較厚。花簇生。翅果近圓形,熟時黃白色,無毛;3~4月先葉開放;果熟4~6月
2025-02-06 電議側(cè)柏(學(xué)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屬常綠喬木。樹冠廣卵形,小枝扁平,排列成1個平面。葉小,鱗片狀,緊貼小枝上,呈交叉對生排列,葉背中部具腺槽。雌雄同株,花單性。雄球花黃色,由交互對生的小孢子葉組成,每個小孢子葉生有3個花粉囊,珠鱗和苞鱗完全愈合。球果當(dāng)年成熟,種鱗木質(zhì)化,開裂,種子不具翅或有棱脊。 側(cè)柏為中國特產(chǎn),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均有分布。壽命很長,常有百年和數(shù)百年以上的古樹。已被選為北京市的市樹。 側(cè)柏耐旱,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葉和枝入藥,可收斂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種子有安神、滋補強壯之效。
2025-01-20 電議黃檗(學(xué)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名醫(yī)別錄)別稱:檗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黃檗木(本草綱目),黃波欏樹,黃伯栗、元柏(東北各省),關(guān)黃柏(全國中草藥匯編),黃柏(南方各地)。是蕓香科黃檗屬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層發(fā)達,柔軟,內(nèi)皮鮮黃色;小枝橙黃色或淡黃灰色,裸芽生于葉痕內(nèi),黃褐色,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對生或近互生;花單性,雌雄異株,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黃綠色,花瓣長圓形,子房倒卵圓形,漿果狀核果近球形,成熟時黑色,有特殊香氣與苦味;種子半卵形,帶黑色。
2025-01-14 電議梧桐(拉丁學(xué)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錦葵目梧桐屬,一種落葉喬木。 嫩枝和葉柄多少有黃褐色短柔毛,枝內(nèi)白色中髓有淡黃色薄片橫隔。葉片寬卵形、卵形、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qū)捫ㄐ,很少近心形,全緣或有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紫紅色,5裂幾達基部;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柱不超出雄蕊。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紫色。 原產(chǎn)地中國,自華南至河北栽培甚廣。木材可制樂器;種子可食或榨油;葉、花、根、種子入藥,有清熱解毒、去濕健脾之效。
2024-12-19 電議文冠果(學(xué)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小枝褐紅色粗壯,葉連柄長可達30厘米;小葉對生,兩側(cè)稍不對稱,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直立,總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花絲無毛;蒴果長達6厘米;種子黑色而有光澤。春季開花,秋初結(jié)果。 分布中國北部和東北部,西至寧夏、甘肅,東北至遼寧,北至內(nèi)蒙古,南至河南。野生于丘陵山坡等處,各地也常栽培。文冠果耐干旱、貧瘠、抗風(fēng)沙,在石質(zhì)山地、黃土丘陵、石灰性沖積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區(qū)均能成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用油料樹種。
2024-12-14 電議榆葉梅的葉片像是榆樹葉,花朵又像是梅花,所以得名“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宜植于公園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墻角、池畔等。如將榆葉梅植于常綠樹前,或配植于山石處,則能產(chǎn)生良好的觀賞效果,也可以作為盆栽或者作切花使用。把榆葉梅與其他花色的植物搭配種植,在春秋季花盛開時候,花形、花色均極美觀,各色花爭相斗艷,景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植物。比如與邊翹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
2024-12-13 電議白蠟(學(xué)名Fraxinus chinensis),是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又稱梣(chén),因樹上放養(yǎng)白蠟蟲故取名白蠟樹,又是固沙樹種。本屬約70種,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極少數(shù),向南延伸至熱帶,中國約有20余種。分布較廣的是白蠟樹,木材堅韌耐水濕,制做家具、農(nóng)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yī)用作清熱藥。
2024-12-11 電議梓樹,拉丁學(xué)名: Catalpa ovata G. Don. (《Flora of China》)。梓(植物名實圖考引本草經(jīng)),別名:楸(長編),花楸、水桐、河楸(河南經(jīng)濟植物志),臭梧桐(東北植物檢索表),黃花楸(云南造林樹),水桐楸(湖南衡山),木角豆(杭州藥用植物志)。 梓樹為紫葳科梓屬喬木植物,高達15m。樹冠倒卵形或橢圓形,樹皮褐色或黃灰色。梓樹樹體端正,冠幅開展,葉大蔭濃,春夏黃花滿樹,秋冬莢果懸掛,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樹種?勺餍械罉、綠化樹種。嫩葉可食;根皮或樹皮、果實、木材、樹葉均可入藥劑;木材亦可作家具。
2024-11-17 電議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