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東城苗圃

主營:泰安蘋果苗,泰安核桃苗,石榴苗,油桃苗,蘋果苗,梨苗,杏苗,櫻桃苗,桃苗,果樹苗,綠化苗、各種松樹,龍柏、西府海棠、木槿花、法桐、紫薇、櫻花,紫葉李、龍柱碧桃、各種碧桃、玉蘭、珍珠梅,紅王子錦帶、金銀木,紅瑞木、黃刺梅、丁香、連翹、五葉地錦、,白皮松、儈柏、,榆葉梅、紅葉碧桃、冬青、,瓜子楊、金葉女貞,大葉女貞、銀杏,牡丹花石榴、黃紅櫨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產(chǎn)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 曇花為什么不開花發(fā)布時間:2009-07-18

    曇花從扦插到開花有的二年,一般三年定能開花。如果蒔養(yǎng)不得法,四年、五年也不開花。這是什么原因呢?通常有三種情況施氮肥過多,造成植株徒長;過度蔭蔽,影響花芽的分化和形成;在陽光下曝曬,使變態(tài)莖萎縮發(fā)黃。另外還有對曇花習性的認識,曇花是附生類型的仙人掌類植物,它雖然屬于仙人掌科,但它又不同于仙人掌、仙人球。曇花原產(chǎn)中、南美洲熱帶森林中,那里環(huán)境溫暖、潮濕、多霧。 曇花在一年中的生長發(fā)育是有階段性的,從春天到7至8月開花是它的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較旺盛的季節(jié),此時要為其創(chuàng)造生長的條件。立夏過后,放到室外有遮蔭的環(huán)境里,切忌陽光曝曬。陽臺上養(yǎng)曇花,不要直接到水泥板上,較好用木板或隔熱物墊起來,頂上要搭起涼棚。若無條件放到室外,也可放在室內(nèi)通風見光處。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步增加肥水的供應。但進入8月下旬至出現(xiàn)花蕾以前,要控制肥水,使土壤干燥些,可增加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以促進花芽的形成。當花蕾出現(xiàn)后,肥水供應要充足,并及時追施一次磷肥,促花大色艷;ㄩ_過后,它有一段短時間的休眠,此時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保持盆土不過于為宜。立秋過后,繼續(xù)生長,為植株復壯,應施一次熟腐的有機肥料。冬季休眠期間,保持盆土不干,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室溫不低于10℃便可安全越冬。 [詳情]

  • 杏樹如何整形發(fā)布時間:2011-08-21

    杏樹早春開花,先花后葉;可與蒼松、翠柏配植于池旁湖畔或植于山石崖邊、庭院堂前,極具觀賞性。為陽性樹種,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風,壽命較長,可達百年以上,為低山丘陵地帶的主要栽培果樹。 杏樹整形應根據(jù)品種特性而定。開張性品種宜采用自然開心形,直立性品種宜采用自然圓頭形或疏散分層形。自然開心形整形在主干上培育3-4個主枝,主枝直線延伸,每個主枝上再側(cè)向配置2-3個側(cè)枝。整形過程:栽培一年距地面70~80cm定干,定干后第二年,在20cm整形帶內(nèi)先留3~4個生長健壯、長勢好、向四周均勻分布的新枝作為主枝。選留主枝后的當年冬季,根據(jù)各主枝生長情況修剪。本著主枝間相互平衡的原則,分別在飽滿芽處短截。剪口留外芽,使主枝向外延伸,開張角度。第二年冬剪時,仍按上述方法短截。多主枝自然圓頭彤整形在主干上選留5~6個主枝。主枝上適當配置側(cè)枝,使樹冠呈多主枝自然圓頭形。整形過程:苗木栽植后,距地面70~80cm定干,每二年選留5-6個主枝剪截成自然開心形。主枝上每隔40~50cm選留一個側(cè)枝,側(cè)枝上面選留小枝和結(jié)果枝組。疏散分層整形建立兩層主枝,較好層4個或3-4個主枝;第二層2-3個主枝后落頭開心。整形過程:幼樹定植后,距地面70~80cm定干,在20~30cm的整形帶內(nèi),均勻地選留3-4個主枝,保留中央領(lǐng)導干。在距較好層主枝80~90cm處選留第二層主枝,層內(nèi)主枝距離30cm左右。選留第二層主枝后,將中央領(lǐng)導干落頭開心。 [詳情]

  • 袋鼠花的繁殖管理發(fā)布時間:2009-06-11

    播種,發(fā)芽溫度為13~18℃,種子壽命較短。也可分株。生長在陽光充足場所。半耐寒,需冷室(0℃以上)越冬,冬季保持干燥。采用培養(yǎng)土,常用3份腐葉土、1份園土和1份沙混合。每月一次施用復合肥料,生長期提供充足水分,并保持土壤排水良好。秋冬季節(jié)需覆蓋防護。 以扦插繁殖為主,可剪取帶節(jié)枝條,每段8厘米左右,上部葉片剪去半片,下部全部剪除,插入素沙或蛭石中,加蓋塑料薄膜保濕,置于陰涼處,保持半陰濕潤環(huán)境,30天左右可生根,待其形成較好的根系后,再移入小盆;經(jīng)常摘心,促使萌發(fā)側(cè)枝,或者一盆栽種5株至6株,可及早滿盆。 也可用分株法繁殖,在早春或晚秋進行,每叢必須帶頂芽1個至2個,每盆栽2株至3株。栽培用腐葉土、廄肥和沙按3∶1∶1比例混合的基質(zhì)土,pH值為6至6.5。每月追施稀薄的復合肥液,花期前兩個月,每半月施磷鉀肥液一次。隔年換盆一次。 生長適溫為16℃至28℃,在30℃以上時會出現(xiàn)生長停滯,須加強遮陰通風,否則會出現(xiàn)落葉現(xiàn)象,越冬至少保持10℃以上;冬季低于10℃時,進入休眠狀態(tài)。它喜歡明亮的半陽環(huán)境,適合在有散射光處,忌強光直射。夏季應將其置于陰涼處或陰棚下,在有較好散射光,空氣濕度大,較涼爽處有利于其安全過夏。樓上種養(yǎng),夏季可將其擱放于北側(cè)窗臺上,春、秋季可置于早晚見光、中午沒有直射陽光的南側(cè)窗臺上。盆土表面干時澆透水,可經(jīng)常向葉面及植株周圍噴水,增強空氣濕度,冬季減少澆水;ê髴獙⑺腥踔、頂枝以及過長的下垂枝修剪,入冬時對枯萎花莖從基部剪除,并保持干燥,有利于新花枝在翌春萌發(fā)生長。 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的沙壤,較好用泥炭土或腐葉土栽植。它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經(jīng)常開花,但以冬春季開花較多。 通常情況下,每季少施緩釋多元復合肥顆粒。夏季植株停止生長和冬季休眠后,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傷根。另外,還有一種袋鼠花,又名袋鼠腳爪,為石蒜科袋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澳大利亞。葉叢生,線狀披針形,株高90厘米至150 厘米;ㄐ虼T長,有花達15朵至20朵之多;ㄊ墙瘘S色、絨毛狀,仿佛一只只袋鼠的腳爪。 [詳情]

  • 山茱萸Cornus kousa var. chinensis發(fā)布時間:2010-05-23

    科屬: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別名:山萸肉,山芋肉,山于肉,杭芋肉,杭萸肉,山萸,山茱萸肉,蜀棗,蜀酸棗,鼠矢,雞足,實棗兒,肉棗,藥棗?芩迹家,萸肉,凈萸肉,于內(nèi),棗皮,芋肉。拉丁名:Cornus kousa var. chinensis形態(tài)特征:高4米~7米。老枝黑褐色,嫩枝綠色。核果橢球形,熟時深紅色。花期3月~4月,果期9月~10月。分布:我國的浙江、河南、安徽、陜西、山東、四川、山西等省均有分布。習性:野生于較低海拔地區(qū)的山坡灌叢中,對氣候適應性較強,但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以年均溫度16.3℃,年降雨量1279。1mm,年平均相對濕度75%,年日照1048.1小時,無霜期300天左右地區(qū)生長良好;ㄆ谟龊浠蚪笛┮桩a(chǎn)生凍害,影響產(chǎn)量。以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為好,較瘠薄的坡地亦能種植,但應加強管理。山茱萸葉片密集叢生,影響光照,影響產(chǎn)量,應加強修剪,使樹冠內(nèi)通風透光;根系密集叢生,集中分布于50cm左右的淺土層中,生產(chǎn)上宜培土壘蔸,防止倒伏。山茱萸開花量大,座果率低,大小年產(chǎn)量懸殊。落葉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褐老枝黑褐色,嫩枝綠色。葉對生,卵狀橢圓形或卵形,稀卵狀披針形,長5—12cm,寬約7.5cm,先端漸尖,基部渾圓或楔形,上面疏被平伏毛,下面被白色平伏毛,脈腋有褐色簇生毛,側(cè)脈6—8對;葉柄長約1厘米,有平貼毛。傘形花序腋生,有花15~35朵,有4個小型苞片,黃綠色,橢圓形;花瓣舌狀披針形,黃色;花萼4裂,裂片寬三角形;花盤環(huán)狀,肉質(zhì)。核果橢圓形,長1.2~1.7cm,成熟時紅色或紫紅色;ㄆ3月,果期8—10月。 產(chǎn)華東至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生于海拔400~1500m的陰濕溪邊,林緣或林內(nèi)。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應用:較受歡迎的多枝灌木觀賞性樹種之一。它生長迅速,木質(zhì)光滑,被廣泛地應用于土特產(chǎn)品制造和園林造景中。 1. 對血糖的作用 山茱萸有抗糖尿病的作用, 山茱萸醇提取物對四氧嘧啶和腎上腺素性糖尿病大鼠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對鏈脲佐菌素(STZ)所形成的糖尿病大鼠亦有類似作用.但對正常大鼠血糖無明顯影響, 提示山茱萸對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實驗表明: 山茱萸粉劑、乙醚提取物及進一步分離的烏蘇酸均能明顯地降低血糖、尿糖、飲水量和排尿量, 說明烏蘇酸是山茱萸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有報告指出, 用大鼠副睪脂肪組織實驗發(fā)現(xiàn)山茱萸有胰島素樣作用.山茱萸鞣酸能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 阻止脂肪分解, 亦能抑制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 。. 抗菌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 山茱萸果實煎劑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但對大腸桿菌則無效.煎劑(1:1)對志賀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其抑菌圈直徑可達 11~18mm(平板環(huán)杯法).亦有人從山茱萸鮮果肉中得到一種黑紅色液體, 實驗表明其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山茱萸水浸劑(1:3)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沃爾夫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對失血性休克、心功能及血液動力學的作用 有報告指出, 山茱萸注射液靜脈注射, 有迅速明顯升高血壓的作用, 對臨床失血性休克的搶救有肯定意義.實驗表明: 山茱萸注射液給失血性休克家兔頸部淺靜脈滴注或耳靜脈注入, 能使血壓迅速回升, 回升的幅度及血壓心搏波振幅平均增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山茱萸注射液2ml/kg用于失血性休克大鼠及家兔, 在足量補液的情況下, 其生存時間均被延長, 當補回全部失血量時作用尤其明顯, 大鼠血壓下降時間大為延長.   山茱萸注射液2~8g/kg給貓靜脈滴注, 能增強其心肌收縮性, 提高心臟效率, 擴張外周血管, 明顯增強心臟泵血功能, 使血壓升高.此為山萸肉抗休克提供了更多的實驗依據(jù).  。.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山萸肉注射液體外給藥, 能明顯抑制閾濃度二磷酸腺苷(ADP)鈉鹽、膠原或花生四烯酸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 抑制作用隨其用量加大而增強, 劑量與效應相關(guān);靜脈給藥亦表明其能抑制 ADP 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 說明整體與離體試驗結(jié)果一致.此外, 山萸肉注射液還能抑制鼠頸總動脈-頸外靜脈旁路循環(huán)的血栓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對緩解 DIC 形成有一定意義, 有利于對休克的治療.這亦是山萸肉治療休克的機制之一.  。. 對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 山茱萸水煎劑10g/ kg、20g/kg給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其胸腺明顯萎縮;減慢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對碳粒的廓清速率;10g/kg能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的含量, 而5g/kg則作用不明顯;山茱萸5g/kg、10g/kg均能使血清抗IgG含量明顯升高, 并能抑制SRBC所致小鼠遲發(fā)型足跖腫脹;10g/kg、20g/kg于抗原攻擊前給藥明顯減輕DNCB所致小鼠接觸性皮炎;而20g/kg于抗原攻擊后3~15小時給藥亦對接觸性皮炎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山茱萸總甙部分可抑制淋轉(zhuǎn)、LAK 細胞誘導及白細胞介素-2 的產(chǎn)生.山茱萸總甙部分可體外抑制小鼠和人的混合淋巴細胞反應, 抑制細胞毒性T 細胞的誘導和增殖, 抑制白細胞介素-2受體表達, 總甙部分對小鼠混合淋巴細胞反應的抑制效應, 除劑量外, 還與刺激和反應淋巴細胞來源小鼠種系有關(guān), 推測總甙部分影響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 其他作用 山茱萸在體外有殺死腹水癌細胞的作用.亦有抗實驗性肝損害的作用.對因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引起的白細胞下降, 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山茱萸甙毒性很低, 不溶血, 但有較弱的興奮副交感神經(jīng)的作用. [詳情]

1/1 記錄數(shù):4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nóng)苗網(wǎng)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