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大澤山鎮(zhèn)方榮春光園藝場

主營:果樹苗,果樹苗木,紅乳葡萄苗,維多利亞葡萄苗,桃樹苗,蘋果苗,葡萄苗,櫻桃苗,金手指葡萄苗,紅提葡萄苗,巨峰葡萄苗,果苗,園林,紅提葡萄苗,夏黑葡萄苗,金手指葡萄苗,巨玫瑰葡萄苗,費雷無核葡萄苗,綠化苗,美國竹柳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企業(yè)新聞
  • 羽裂蔓綠絨繁殖管理發(fā)布時間:2009-03-12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播種、分株和組培繁殖。 扦插繁殖:以5~9月較好,剪取健壯莖干2~3節(jié),直接插入粗沙或水苔中,保持濕潤,溫度為22~24℃,插后20~25天生根。 播種繁殖:采用室內育苗盤播種,種子成熟后應即采即播。播種土以沙性腐殖土加少量牛糞配制而成。保證床面溫度和環(huán)境溫度在25~30℃之間,很快即可出苗,播后10~15天發(fā)芽,溫度太低不易出苗。待苗高5~6厘米移8厘米盆。 分株繁殖:生長旺盛的多年生植株可在基部產(chǎn)生萌蘗。當植株生長較高時,可剪取帶氣生根的側枝直接盆栽或先行摘心,促使多長分枝,待側枝有15~20厘米時,帶氣生根一并剪下盆栽。 組培繁殖:目前在美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都用組培大量繁殖蔓綠絨。以莖頂或腋芽為外植體。經(jīng)常規(guī)消毒后接種于添加6-芐氨基腺嘌呤4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養(yǎng)基上,6~8周后長出愈傷組織和不定芽。再將不定芽轉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1/2MS培養(yǎng)基中,約3~4周誘導出新根,成為完整的小植株。 【栽培管理】 羽裂蔓綠絨原產(chǎn)巴西,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適應性強,不耐低溫,怕干燥。 羽裂蔓綠絨的生長適溫18~28℃,其中3~9月為21~28℃,9月至翌年3月為18~21℃。冬季溫度不低于8℃,短時間能耐5℃低溫,個別蔓綠絨種類可耐2℃。 盆栽羽裂蔓綠絨常用20~25厘米盆。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為宜。盆栽用土可用腐殖土、泥炭土加少量河沙配成。盆底應多墊碎瓦片和碎磚,有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 春季換盆時施足基肥。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春夏秋三季要定期施肥,肥料以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為主。 羽裂蔓綠絨生長在熱帶雨林地區(qū),對水分要求較高。生長期盆土保持濕潤,尤其在夏季高溫期不能缺水,生長季節(jié)水分要充足,除每天澆水外,要經(jīng)常向葉面和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保持空氣濕度70%~80%。但如溫度低于15℃,需減少澆水量。 羽裂蔓綠絨耐陰怕強光。遇強光曝曬,葉片即變?yōu)榻裹S,氣生根干枯。而斑葉種類喜半陰明亮的光照,葉色更加鮮明。光照強度范圍以1.5萬~3.5萬勒克斯為宜。羽裂蔓綠絨的耐陰性較強,在光線較強的室內可放置60~90天,在較暗的房間內可擺放30天,在黑暗條件可忍受15天之久。夏季露地栽植應避免日光直曬,可遮去50%陽光。 植株生長迅速,隨著新葉片的不斷增多,基部老葉逐漸黃化,需及時剪除。每年春季需換盆,成年植株可2年換盆1次。 【病蟲害防治】常發(fā)生葉斑病、枯梢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通風不好,莖葉易受介殼蟲、紅蜘蛛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產(chǎn)后處理】羽裂蔓綠絨株態(tài)英俊,葉色翠綠,盆栽適合室內廳堂擺設,特別裝飾音樂茶座、賓館休息室,增添寧靜、閑逸的氣氛。如大盆羽裂蔓綠絨配置賓館、機場、商廈大廳,呈現(xiàn)古樸雄偉、蒼勁曠野的氣勢。羽裂蔓綠絨在運輸過程中對乙烯比較敏感,常引起葉片發(fā)灰、黃化和萎蔫。因此,羽裂蔓綠絨在貯運過程中除保持溫度16℃和相對濕度80%~90%外,在上市前15天用硫代硫酸銀處理1次,可減輕乙烯對羽裂蔓綠絨的危害。 [詳情]

  • 天竺葵的生產(chǎn)發(fā)布時間:2009-05-20

    1.時間安排 馬蹄紋系列 如果生長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在北方地區(qū),從生根苗上盆到成花的時間是:盆徑(cm)周10 7—813 9—1015 1117 14 在溫暖的南方條件下,生長時期能縮短1-2周。 攀緣系列 如果種植生根苗,上盆后2-3周掐尖: 盆徑(cm)周10 11—1213 13—1415 1517 18 在南方溫暖的條件下,時間能縮短1-2周。 2.上盆4周的生產(chǎn) (1)到貨以后:應立刻打開并定植,如果不能及時上盆,應將生根苗擺放在苗床上,如果生根苗不帶包裝,還應補水,必要時適當遮陰。 (2)基質:選擇較好的混合基質,55-70%高質量的粗泥炭,20-25%的珍珠巖,粘重的基質需加5-10%的蛭石以及用于增加陽離子交換的5-10%的泥土。 (3)PH值:攀緣系列:5.2-5.7 馬蹄紋系列:5.7-5.9。 (4)施肥:在種植后每兩周作一次完整的土壤測定,開始的土壤分析報告應為: 150ppm氮、200 ppm磷、200 ppm鉀、100 ppm鈣、50 ppm鎂、30 ppm硫、1.0ppm鐵 0.7 ppm錳、0.3 ppm鋅、0.15 ppm銅、0.3 ppm、0.05 ppm鉬 定植后應隨水施入含200 ppmN的配方肥(結合灌入3/4盎司Subue Maxx/100gal),較好次灌水不要太濕,以便使根有足夠的氧氣迅速生根。5-10天后,可用300 ppm的N;前兩周,天竺葵應生長在較干的基質中。 溫度:無論光照如何,前四周適溫為21-22℃(據(jù)盆的大。。白天21℃,晚上17-18℃,將導致徒長,分枝少,并影響根的發(fā)育。 (5)光照:定植后前兩周適宜光照為27-32klux隨后增至37-48klux。 (6)CO2:前四周1500 ppm可促進生長。 (7)腐霉。河3/4盎司Subdue Maxx3-4周一次,使用頻率據(jù)澆水量和淋水量而定,定植時應注意此病。 (8)生長調節(jié)劑:為了得到一個分枝好的株型必須用生長調節(jié)劑來控制生長,用750 ppm的CCC,長勢旺的用750 ppm的B-9或必要時用750 ppm的混合液處理。 3.成花生產(chǎn) (1)溫室氣候管理:通常來說,即使在弱光下,也不應降低溫度,因為這將導致延緩長,影響根的發(fā)育和增加根及葉的感病機會,因為這些病主要是由高濕引起的。 溫度:晝夜適溫為21-22℃(據(jù)盆的尺寸),平均溫度為20℃對較慢生長的作物較好,晝夜溫差越大,節(jié)間和葉柄越長,葉子越大,分枝越少,一定范圍內的白天高溫和夜晚低溫可節(jié)省加熱費用,但將降低成花品質。逆溫差可在植株長成時開始應用,根據(jù)盆的大小可維持3-7周,逆溫差的應用時間取決生長和伸長速度。 光照:適宜光照馬蹄紋系列 37-54(較大)klux 攀緣系列 32-43(較大)klux 在苗床上吊掛的攀緣系列,特別是在生長的第二階段,為了更好的生長,經(jīng)常將其放在更強光、更熱,濕度大的環(huán)境中,對于IVIES系列,如果生根苗定植后2-3周摘心通常比馬蹄紋系列生長期多4周。 濕度:為了防治灰霉病,通過足夠的空氣流動來保持低濕非常重要。加熱時,通風和高夜溫可有效地減少灰霉病的浸染,保證生產(chǎn)出高質量的天竺葵,適宜的濕度應低于75%。 (2)PH值和施肥:應不斷檢測和校正PH值。攀緣系列是5.2-5.7,馬蹄紋系列是5.7-.5.9,兩周進行一次基質測定。 每周調整一次EC值,兩周測定一次基質EC值,定植后4周到結束前的EC值應為: 250ppm氮 30 ppm磷 350 ppm鉀 150 ppm鈣 70 ppm鎂 50 ppm硫 2 ppm鐵 1 ppm鎂 0.4 ppm鋅 0.2 ppm銅 0.4 ppm硼 0.06 ppm鉬 運輸前進行淋水,可能的話用Subdue Maaxx灌根,可減少根部病害,防止在運輸中變干。 為了防止鹽分的積累,每次施肥應有15-20%的滲出液。不同的肥料對土壤PH和植物的活力有不同的影響,例如15-15-15和20-10-20可用于快速生長和降低PH值,15-10-30用于緩慢生長和輕微降低PH值,含有Ca、Mg的15-5-15用于增加PH值。 根據(jù)土壤分析,微量無素Mg、Ca澆四次水用一次。 施肥安排:開始時為了快速生根,天竺葵應在較干的基質中生長。然后進入濕潤基質(不要太濕)。通常來說應在盆重降為飽和水重量一半時進行澆水,以確保植物適宜的發(fā)育,通過使植株生長在干燥的基質中來降低生長量,減少分枝和開花勢來維持緊湊的株型。施肥安排應隨著光照、溫度、濕度和不同的發(fā)育階段進行調整。 (3)疏蕾和整形:為了達到較好分枝和完全生長,直到運輸前的(根據(jù)溫度和光照)3-4周疏蕾非常重要。如果花芽很少,掐掉即可,如果較大,應從花;咳コV仓晔枥贂r間,應據(jù)品種的銷售時間確定,應在運輸前4周結束。這將保證植株的活力和銷售時50%的花開放,另一大優(yōu)點是,可保證植株有許多大花蕾,并能發(fā)育成花簇。 成花前5周對于較大的盆花(6.5英寸或更大)掐去1到2個優(yōu)勢枝(這些枝控制的不理想),這對于生長不均衡的品種特別實用。去掉植株中心的老葉和過密的葉子,可使光射入并增加內部莖的發(fā)育,減少灰霉病的發(fā)生,在銷售時使植株更豐滿。 (4)間距:在生長過程中應據(jù)株型大小調整盆間距,以使葉子不相互重疊為宜。 (5)蟲害:在成花前防治,主要防治薊馬、蚜蟲、紅蜘蛛。 (6)病害:主要防治細菌性枯萎病、腐霉病、灰霉病、天竺葵銹病。 [詳情]

  • 食用菌廢菌料可喂豬發(fā)布時間:2009-09-24

     近年來,食用菌業(yè)發(fā)展迅速,其副產(chǎn)品--食用菌廢菌料也越來越多。農(nóng)戶可以利用這些廢菌料飼喂育肥豬,比喂米糠效果要好,可達到玉米的飼用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   食用菌具有較強的纖維分解能力,因此,栽培食用菌的廢料中粗纖維降低了50%,木質素降低了30%。因廢料中含有大量菌體蛋白,所以粗蛋白的含量由原來的2%增加到6-7%,脂肪含量也增加1倍左右。   據(jù)分析,用稻草、麥稈、玉米芯等纖維材料培養(yǎng)平菇、鳳尾菇,每100公斤原料可產(chǎn)80公斤鮮菇,還可得到60公斤營養(yǎng)豐富的菌糠。菌糠中,含粗蛋白6.15-10.92%;粗脂肪0.2-1.4%;粗纖維3.25-11.63%;粗蛋白含量略高于細米糠的水平,而粗纖維的含量則低得多(細米糠中,粗蛋白為9.4%,粗脂肪15.0%,粗纖維11.0%),有利于鋅、鐵、鈣、磷等元素的吸收,尤其是鋅的吸收,可增強豬體的免疫功能,提高對疫病的抵抗力,改善豬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代謝,促進生長和發(fā)育。用三分之一菌糠與其他飼料配合養(yǎng)豬,平均日增重780克以上,比用其他飼料喂養(yǎng)日增重率高50%以上,節(jié)約糧食40%,成本下降50%,瘦肉率比喂玉米高5%左右。初次添加菌糠,要由少到多,經(jīng)一周左右適應過程,逐漸由10%增加到30%。   具體方法是,將廢菌料殘渣放在青飼料打漿機中,再摻入其他飼料;也可不經(jīng)加工直接與其他飼料混合。經(jīng)過曬干的菌糠飼料,可整塊存放,使用時再加以粉碎。對剩余廢菌料應挖去感染雜菌的部分,曬干后,放陰涼干燥處保存,不要淋雨,以防發(fā)生霉變。 (記者 不詳) [詳情]

  • 同株沙糖桔結果開花可環(huán)割嗎發(fā)布時間:2009-09-27

    1)在同一棵沙糖桔樹有的已經(jīng)成果了,而有的才開花,請問:在這個時候可以環(huán)割嗎?如果環(huán)割后開花的還會結果嗎? 2)同一棵沙糖桔樹中,有的枝條結滿了果,而有的枝條沒有果,請問:對只有果的枝條進行環(huán)割保果可以嗎? 3)請問一些沙糖桔樹比較弱的而結滿了果,而一些茂盛的反而連花也沒有,為什么? ①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般在較弱的掛果樹,而且上年度定果分布不均勻所致。就一株植株而言,如果目前已坐的幼果相對比例多,則宜將這些遲花疏去,以保證樹體的養(yǎng)分能滿足已坐的幼果發(fā)育需要。在目前是否采取環(huán)割保果的措施,主要是視植株壯旺程度而定,如果植株的壯旺程度一般的,仍可以進行環(huán)割,但必需要注重進行對根際施以促效性氮肥、磷、鉀適量配合。在樹冠每隔10天左右結合對病蟲害防治噴藥中加入植株易于吸收和利用的葉面肥,以及時增加樹體的養(yǎng)分。如果植株樹勢較弱,就不宜采用環(huán)割的措施了,以免過分的對根系抑制而影響對水肥的吸收而更容易造成落果。則宜采用0.04ppm蕓苔素內酯加入20ppm赤霉素再加入上述葉面肥,每隔10天左右噴1次共噴2-3次。 ②同一株沙糖橘樹中,有些枝條結滿了果,而有的枝條沒有果,采取環(huán)割措施時,不是單對有坐果的枝條環(huán)割,而是對主枝(二級分枝),或在主桿上環(huán)割。因為:環(huán)割保果的目的,是利用小刀將主桿或主枝的韌皮部閉口割斷,不傷及木質部,以阻止植株割口上部的通過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營養(yǎng)物質向根系運輸,而將營養(yǎng)物質截留于割口以上的枝條中,以盡量滿足所坐的幼果發(fā)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系由于暫時缺少通過韌皮部輸送的營養(yǎng)物質而受到抑制,也因此而減少對土壤吸肥吸水的能力,而促發(fā)新梢,減少因促發(fā)的新梢而出現(xiàn)梢果爭肥而引起落果(因此采用環(huán)割措施時,宜考慮樹勢的壯旺程度)。因此,如果只對有果的枝條進行環(huán)割,則無果的枝條的有機養(yǎng)分,同樣能夠下傳到根系,而促發(fā)新梢的抽出而出現(xiàn)梢果爭肥,增加落果的風險的。但一些有經(jīng)驗的果農(nóng),對稍弱的植株也會采用對坐果枝條的環(huán)割,而讓營養(yǎng)枝進行養(yǎng)根,這就需要在掌握經(jīng)驗后的靈活掌握了。 ③一些較弱的沙糖橘結滿了果,而樹勢茂盛的植株反而連花也沒有,這是幼齡結果樹常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單反映在沙糖橘果樹上,而其他的果樹亦會出現(xiàn)。其實,這是營養(yǎng)生長(抽梢長葉),與生殖生長(開花、坐果)的平衡問題。如果,在秋季攻末次秋梢(結果母枝)時,施入的肥類搭配不合理。如氮素過多,磷、鉀素不足,或在冬季時土壤水分太足,沒有采取適當?shù)拇胧,迫使植株停止營養(yǎng)生長,而進入深度的花芽分化。在枝條內的養(yǎng)分元素、內源激素的不平衡,或者在冬季時錯誤地在樹冠中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抑制了花原基的形成等原因是會造成植株無法向生殖生長的轉移,而較終無花無果。因此,我們常常強調,當沙糖橘進入試產(chǎn)、投產(chǎn)期要如期抽發(fā)末次秋梢以及培養(yǎng)健壯。中庸的秋梢;當秋梢充分老熟后,要采取斷根、環(huán)割或噴植物生長延緩劑等措施,控制植株停止營養(yǎng)生長進入休眠,不再抽發(fā)冬梢;在翌年2月春芽萌動前后,向樹冠噴施20ppm的細胞分裂素以促進花芽形態(tài)的形成! [詳情]

  • 紫藤花如何栽培發(fā)布時間:2010-05-28

    紫藤是豆科、紫藤屬的落葉大藤本植物,原產(chǎn)我國。紫藤主根深,支根少。實生苗幼時呈灌木狀,數(shù)年后,旺梢的頂端才表現(xiàn)出纏繞性。在主蔓基部發(fā)生纏繞性長枝。蔓逆時針纏繞,能自纏30厘米以下的柱狀物。紫藤具有混合花芽,先長枝葉,在新梢上部開花。花為總狀花序,在枝端或葉腋頂生,長達20-30厘米,下垂,花密集而醒目,藍紫色至淡紫色,有芳香。每個花序可著花50-100朵;ㄆ谠谌A南地區(qū)約在3月,常常能夠在夏末秋初再次開花。要種好紫藤,需注意的問題有: 較好、光照:紫藤喜陽光,略耐蔭。因為紫藤是大藤本植物,為了使它生育良好,一般都設置一定的棚架進行栽培。紫藤也有較矮小的種類和品種可作為盆栽或制作盆景。 第二、溫度:紫藤的適應能力強,耐熱、耐寒,在我國從南到北都有栽培。所以在廣東,一年四季的溫度都能適應紫藤。 第三、澆水:紫藤的主根很深,所以有較強的耐旱能力,但是喜歡濕潤的土壤,然而又不能讓根泡在水里,否則會爛根。 第四、施肥:紫藤在一年中施2-3次復合肥就基本可以滿足需要。 第五、土壤:紫藤主根長,所以種植的地方需要土層深厚。紫藤耐貧瘠,但肥沃的土壤更有利生長。紫藤對土壤的酸堿度適應性也強。 第六、地點:紫藤種植的地點除了上面講的向陽、土深外,還需要能夠避風。 第七、繁殖:紫藤可用扦插、壓條、播種、嫁接、分蘗等方法進行繁殖。簡單介紹: 紫藤是我國原產(chǎn)著名的觀花藤木,栽培歷史悠久,遠自唐代已有栽培的記載。學名:WisteviaSinensisSweet。別名藤蘿、朱藤,為蝶形花科、紫藤屬落葉藤木。木質莖粗壯,干皮灰白色,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生長,因而呈現(xiàn)出螺旋狀溝槽,表面皮孔明顯。冬芽緊貼在側枝上,芽外被深褐色的鱗片,上有白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7-13枚,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幼時兩面有白柔毛,及長脫落?偁罨ㄐ蛏轮敹嘶蛉~腋,長15-30厘米,下垂,每一花序著生蝶形小花50-100朵,呈紫色至淡紫色,芳香;ㄆ4月至5月,莢果呈短刀形,長約15厘米,成熟前為灰綠色,上被銀灰色柔毛,內含種子1粒至3粒,10月至11月成熟。野生類型有,南京藤、紅藤、一歲藤、麝香藤、野白玉藤、白花紫藤、三尺藤、本白玉藤、臺灣藤、重瓣紫藤等。 二、栽培養(yǎng)護: 紫藤主根長,側根稀少,在移植過程中要盡量減少根系傷害,并用利刃對根系修剪。春秋移植成活率均較高,一般不用帶土移植,為促進紫藤枝繁花盛,栽植前需多施基肥改良土壤。前幾年要及時施肥灌水促進生長成型。紫藤多以攀援栽植為主,因枝粗葉茂,花多干重,故在定植前或紫藤未攀援前根據(jù)園林設計要求做成堅實的柵架,植株在柵架南側定植。栽植成灌木狀的紫藤由于其攀援特性而生長出很多長枝,雖然在生長季給人以撩人的感覺,但在種植灌叢形狀時須加以修剪。紫藤由于花芽分化特點,著重于藤冠上部的短枝和長枝下部成花。盆栽前期以培養(yǎng)樹型為主,及時剪除多余萌薛、分枝,促成樹型形成。已成型的盆栽紫藤,生長期要及時剪除徒長纏繞的枝條,花后剪去殘花;休眠期剪去枯枝、過密枝等。地載紫藤生長速度快,應年年加以修剪。紫藤的花芽主要著生在枝條的基部,如不加修剪,上部葉芽會長出許多徒長枝,消耗大量養(yǎng)分,影響正常開花。所以要求每年春季對枝條進行短截,并剪去過密枝、病弱枝,促進花芽形成。對當年生新枝適當引綁,使其在架面上均勻分布;ê笕绮涣舴N,可及時剪去殘花穗。 三、修剪養(yǎng)護: 3/1.休眠期修剪主要是調整藤式,使其生長走向固定,適當疏枝以利營養(yǎng)空間的利用,并刪除一些無花枝。 3/2.花后修剪可采用對頭年枝條的強修剪、抹去過多萌芽來適當降低高度,保障灌叢形體和當年生長足量壯枝。秋后花芽分化前對枝條適當進行短截和疏剪,以利保留長枝下部芽分化成花芽。 3/3.冬季落葉后對植株進行一次全面的修剪,剪除干枯枝,把當年生的枝條剪短1/3到2/3,使其長短不一,錯落有致。冬季移至冷室內或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保持盆土不結冰即可安全越冬。春季發(fā)芽后及時抹去過密的芽,使養(yǎng)分集中到留下的枝條上,有利開花。每1-2年的春季萌芽前翻盆一次,翻盆時去掉部分舊土,在盆底放些腐熟的動物蹄片、碎骨渣等含磷量較高的肥料做基肥。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四、施肥養(yǎng)護: 施肥養(yǎng)護紫藤施肥應分3步:(1)秋季在紫藤莖部周圍施入基肥,以有機肥為好,施后澆水。(2)早春萌芽之前,每隔半個月施1次氮磷鉀濃合肥料,施2次為宜,開花前再追施1次磷鉀為主的肥料,用氮肥不要過多,否則會只長枝葉,開花稀少或不開花。(3)開花后應及時修剪,剪除花梗,并追施1次以氮為主的混合肥料或基肥。 五、具體措施: (1)澆水 紫藤消耗水分大,但是仍然要寧干勿濕。盆土只濕不干,不利于其開花。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特別是8月份花芽分化期,應適當扣水。9月份可進行正常澆水。晚秋落葉后要少澆水。在春夏生長期,要充分澆水,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秋后要控制澆水,防止萌發(fā)秋梢,有利于次年多開花。 (2)施肥 薄肥勤施是使紫藤花繁葉茂的一個重要措施。在生長期,可結合澆水,每半月施一次稀薄餅肥,直至7--8月份停止施肥。9月份繼續(xù)施肥,但次數(shù)、濃度均應適當減少。開花前,可適當增施磷鉀肥。紫藤在生長期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餅肥水,開花前施用磷肥,可使花繁葉茂,增加觀賞效果。 (3)修剪 紫藤春季長出嫩芽時,要適當摘去密芽。當新枝長到20多厘米長時,可剪去過長部分。在平時,要注意隨時剪去徒長枝、病枝和弱枝。在休眠期,也要進行修剪。9月份紫藤老葉易老化下垂,影響美觀。可摘去老葉,促其萌發(fā)新葉。萌發(fā)的新葉嫩綠嬌翠,能推遲落葉期,延長觀賞期。 (4)病蟲害 紫藤有枯葉蛾、蚜蟲、刺蛾等食葉性害蟲。枯葉蛾可用敵百蟲或辛硫磷300倍液噴殺。蚜蟲及刺蛾可用80%甲基托普津1200倍液噴殺(以5~6月間進行防治為好)。 夏天:紫藤的葉子便呈現(xiàn)出墨綠色,她伸展出有力的筋骨,葉子越來越多,生長得極為茂盛。走進長廊,滿目清翠,連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綠。伴著聲聲鳥語,徜徉其間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這才覺察出有微風習習吹過,襲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 秋天:她像是一篇優(yōu)美的詩,一幅美妙的畫。黃黃的紫藤葉子,隨著秋風緩緩飄落。 冬天:她更像一位干凈的少女。突兀的藤莖上,堆上潔白的積雪,銀裝素裹,迷人極了。 盆栽紫藤養(yǎng)護管理不當,常會出現(xiàn)不開花的現(xiàn)象。盆栽紫藤:如在室內越冬,室溫不宜偏高,否則得不到充分休眠,過多消耗了貯存養(yǎng)分,影響來年開花。適量施肥:盆栽紫藤缺肥或過量施肥都會影響開花。一般在花前施稀釋的餅肥水,花后施長效磷肥,以促花芽分化。冬、夏兩季不再施肥。盆栽紫藤的枝蔓會伸長攀繞消耗養(yǎng)分,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應立即剪去,否則纏繞枝蔓迅猛生長,植株將不會開花。 六、病蟲防治: 危害紫藤的主要蟲害有:紫藤潛葉細蛾,屬細蛾科潛葉細蛾屬害蟲。目前發(fā)現(xiàn)僅危害紫藤,危害嚴重時整個葉片被幼蟲潛食成白色不規(guī)則的圖樣,僅留下葉的上下表皮。下面簡單介紹防治的方法: 一、生活習性 以幼蟲在落葉上結繭越冬。當5月上中旬成蟲出現(xiàn),5月下旬幼蟲出現(xiàn),7月中下旬幼蟲從葉片中爬出結成白繭,繭多結于葉尖或葉邊。蛹8月上旬出現(xiàn),9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蟲出現(xiàn)。10月中下旬在落葉上冬。第二年3月底4月初開始化。成蟲葉背潛伏,卵產(chǎn)在葉子背面主脈與分脈交叉處,散生。 二、防治手段 紫藤潛葉細蛾以幼蟲在葉片上害或葉片上結繭越冬習性,為此要徹底地消除蟲害就得在秋后落葉時清除葉片燒毀,其在成蟲出現(xiàn)的5月、7月,幼蟲出現(xiàn)的5月下旬,9月中下旬,及時噴灑殺蟲農(nóng)藥如1000倍的樂果,2000倍的氧化樂果或除蟲菊酯類藥劑。要多多的觀看蟲情的變化習性,在成蟲羽期、幼蟲初齡期的防治的有利時機,較少要噴灑3至4次藥劑,防止蟲害的擴散。 七、園林用途: 紫藤春季先葉開花,穗大花美。且順風飄香,枝多葉茂,觀賞庇蔭均有很好的效果、紫藤對多種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具有抗性。因屬深根性植物,主根很長,側根很少,故在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長特別良好。 八、醫(yī)藥應用: 紫藤花含揮發(fā)油,種子含金雀花堿,樹皮含甙類。味,甘,苦,性溫有小毒。有止痛、殺蟲等作用,主治腹痛,蟯蟲病。注意種子內含氰化合物,用量過大,有中毒的可能。雖然治療蟯蟲病,但不宜久服。 九、裝飾應用: 紫藤為長壽樹種,民間極喜種植,成年的植株莖蔓蜿延屈曲,開花繁多,串串花序懸掛于綠葉藤蔓之間,瘦長的莢果迎風搖曳,自古以來中國文人皆愛以其為題材詠詩作畫。在庭院中用其攀繞棚架,制成花廊,或用其攀繞枯木,有枯木逢生之意。還可做成姿態(tài)優(yōu)美的懸崖式盆景,置于高幾架、書柜頂上,繁花滿樹,老樁橫斜,別有韻致。 十、紫藤之美 一是芳容美:它的藤蔓大都向左旋卷,株型剛勁古樸,可高達10米以上。葉為羽狀復葉,每張有小葉7-11枚,郁蔥柔和,生機盎然,每到暮春時節(jié),就會開出一串串淡紫色的蝶形花穗,每花5瓣,瓣心有蕊,每穗有花10-20朵,長約盈尺,輕輕低垂,散發(fā)出陣陣芳香,在黃昏時分,隨風飄動,格外媚人。 二是枝蔓美:紫藤屬豆科攀援性灌木,又名菖花藤、藤蘿樹。它的枝干異常粗大,可藤可樹。在北京中山公園就栽有數(shù)百年的古藤,有些藤身兩人難以合抱。在江浙一帶,有的紫藤無須攀附它物,亦可獨木成林。甚至枯萎半邊,一經(jīng)護理,又能枯木逢春,重萌新梢,頑強地奔向生命之旅。 三是造型美:空氣異常污濁,但紫藤卻生勢壯旺,能助環(huán)境凈化。并且它的可塑性很強,適應各種造型。在公園或庭院之間,可塑成拱門、籬墻、花架和亭頂?shù),以增添人工造型之美。因此,在垂直綠化的各種藤本中,盡管有花如金鐘的凌宵花,濃蔭常蓋的牽;ǎS白雙色的金銀花,以及仿如劈啪價響、紅艷奪目的炮仗花......皆比不上紫藤的多姿多采,典雅高風,許多花卉愛好者推崇它為"天下較好藤"。 [詳情]

  • 野生樹樁盆景的正確采挖自然韻味發(fā)布時間:2010-06-27

    盆景愈古價值愈高。野樁挖取,雖然因其材料難得而不能作為批量生產(chǎn)的主要材料來源,但是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制作特色盆景。它的特點是成型迅速,且易體現(xiàn)盆景古雅的神韻,但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因此,挖取之前一定要先調查,避免挖取的盲目性和浪費。1、挖取野生樹樁的方法:適合制作盆景的老樹樁,一般生長在條件較差的荒山崖壁劃石縫中。秋末冬初或早春,將選好的樹樁先鋸掉地上部分的粗枝,僅留基部一段,并剪去無用的枝條,然后清理樹樁四周,以便挖掘。挖掘時,先在一面深挖。如果有主根,要先切斷主根,然后再切側根。否則主根不易切斷,會傷害側根和須根。同時,要注意使傷口盡量小而光滑。挖掘時盡量多帶土球,栽植成活率高。對于直根系樹種或珍稀樹種,為了保證成活率,往往不能一次挖取?梢暂^好年先在相對的兩個側面斷其側根,并在下面挖穴,填入肥沃的壤土,澆透水養(yǎng)根。第二年再往另一個相對側面用同樣的方法挖。第三年,當樹樁的側根均生出新根后再帶土球挖出。對挖好的樹樁,可先用草繩打好包裝,然后再運輸。如果說樹樁不帶土球,則要先將根部蘸上泥漿,再用浸過水的稻草和塑料膜包上,捆好后再運輸。野樁運到目的地后,要先在陰涼避風處打開包裝,進一步整枝修剪后再上盆。 2、極力提高野生樹樁成活率:由于野生樹樁在自然界中生長環(huán)境較惡劣,特別是長在懸崖、石縫中的樹樁,一般根系較長,須根較少,挖后卻不易成活。要提高野樁的成活率,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適時采挖冬末春初,在樹液開始流動,但未發(fā)芽時采掘樹樁。這時挖掘的樹樁移栽后成活率高。有些樹樁也可以在梅雨季節(jié)、微雨或陰天時采挖上盆。(2)保護根系 挖掘時要先斷主根,再斷側根。截口要盡量小而光滑。如果帶土坨,應在挖掘后,適當修剪根系后,立即用稀泥敷在根部,尤其要敷好發(fā)須根。為了不使稀泥脫落,可用青草裹住根系。上盆前,拆去青草,于根部再裹一層青苔保水,植入盆中澆一次透水,放于半陰處養(yǎng)護。(3)減少蒸騰 挖掘之前,應按不同植株的種類和大小,仔細觀察樹形,剪去多余的枝葉,并在截口涂上或包上塑料薄膜。采挖回來之后,在上盆之前再對根系和枝葉進行一次修剪,并用利刀削平切口,使樹皮與木質部之間無裂縫。然后用溶化的石蠟涂于切口處,也可以用石蠟來回磨擦傷口,使切口均勻上蠟,注意擦時切不可將樹皮與木質部碰裂。然后上盆,進入正常養(yǎng)護。切口涂蠟既可以減少植株的水分蒸騰,又可以保護傷口,防止因傷口流液而引起腐爛感染。(4)罩膜法 新樁上盆后,用塑料膜罩住樹樁,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但要注意,澆水不要過多,否則易引起產(chǎn)爛根,施肥不要過早,一定要等樹樁成活后再上肥。當新樁枝條長到5厘米長以上時,可以選擇陰天將塑料袋取下,讓樹樁適應弱光下的外部環(huán)境,增強抵抗能力。挖取天然的野樁,可以照其天然造型構思,做出更有野味和自然韻味的樁景。 [詳情]

1/2 記錄數(shù):8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nóng)苗網(wǎng)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