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茼蒿具有耐低溫、喜冷涼,不耐強光,光飽和點及光合強度都比較低等特點,因此,秋冬季節(jié)利用溫室栽培茼蒿,不僅可行,而且可趕在春節(jié)期間上市,大大提高經(jīng)濟效益。其栽培要點如下: 一、時間北方地區(q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春節(jié)期間上市。 二、選種應選用抗寒性強、比較抗病、品質(zhì)好、產(chǎn)量較高的品種。 三、播種播種時清除溫室中的前茬殘株,整地施肥,畝施農(nóng)家肥3000—4000公斤,翻地15—20厘米深,作半高畦,有利于提高土壤溫度,畦寬1—1.2米,畦面寬0.8—1米,畦高8—10厘米,播幅7—8厘米,播種后覆土1.5厘米,畝播種量2500—3000克,播后6—7天出苗。 四、管理出苗以后加強管理,前期溫度比較高,后期溫度低,溫度控制在17℃—20℃,超過28℃放風。因高于30℃對生長不利,這時,光合作用降低或停止,生長受到影響,葉片瘦小,纖維增多,品質(zhì)不好。較低溫度應控制在12℃以上,以免受凍害或凍死。苗期因處于寒季,一般不澆水,促進深扎根,并且濕度大、溫度低,易發(fā)生猝倒病。長出8—10片葉時,選擇晴暖天氣澆較好次水,結(jié)合澆水追一次肥,畝追硫酸銨15—20公斤。生長期澆水2—3次,在上午晴暖天氣澆水,水量不能過大,濕度控制在95%以下。如果濕度大,應選擇晴天高溫中午放風排濕,以防病害發(fā)生。茼蒿在溫室中生長,由于光照比較弱,溫度低,濕度大,易發(fā)生猝倒病、葉枯病和霜霉病,發(fā)病后要及時防治。 (記者 佚名) [詳情]
北方地區(qū)冬季較為寒冷,如果不采取措施防護,木芙蓉的嫩枝就會凍死。木芙蓉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淮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 木芙蓉的平時管理較為粗放,天旱時注意澆水?赏ㄟ^噴灑“新高脂膜”,防水分蒸騰、抗太陽暴曬,增強干旱季節(jié)木芙蓉生長的吸水保障,具有較好的效果。木芙蓉的修剪要在花后進行,樹型既可修剪成喬木狀,又可修剪成灌木狀,但無論哪種樹型都要剪去枯枝、弱枝、內(nèi)膛枝,以保證樹冠內(nèi)部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修剪時造成的大的傷口要用“愈傷防腐膜”及時封閉,防止干裂和病蟲危害,保護愈傷組織迅速生長。每年冬季在植株四周開溝施些腐熟的有機肥,施肥后及時澆水、封土,強壯樹勢,增強抵抗力。還要進行保溫防凍工作:用保護劑“護樹將軍”噴涂木芙蓉的樹干和樹枝保溫,使其迅速形成一層保護膜,成膜物質(zhì)保護木芙蓉的嫩枝越冬免遭凍害;并可消毒防霜凍,防止病菌復制和感染,將蚜蟲、紅蜘蛛、盾蚧等害蟲的越冬蟲卵殺死。通過保溫防凍和消毒滅菌,為木芙蓉的安然越冬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詳情]
中國較紅的大果“紅香梨”,是滿天紅紅梨品種中發(fā)現(xiàn)的一個目前世界上較大較紅的濃紅色芽變的新品種,已獲多個重大獎項。2007年9月23通日過了省果樹專家組的品種鑒定(其中DNA分子鑒定,品種紅色特異性等方面達國際先進水平)。2007年11月25日通過了省級品種審定. 紅香梨果實呈蘋果形,比滿天紅更圓(滿天紅圓形,個別果實高樁),單果重650克,特大者1000克(滿天紅單果重320—430克),該梨果實著色面積達80—95%,陰面和底面也著色,象蘋果一樣鮮紅亮麗,內(nèi)膛只要有散射光,著色也好(而滿天紅果皮底色黃綠色,光線較好著色30%,呈紅潤顯鮮紅色,內(nèi)膛果基本不著色)。肉白色(滿天紅肉黃色),含糖量14.6%,比滿天紅更甜,濃香,甜蜜爽口,果成熟期9月10日—15日,比滿天紅早熟10天,正逢仲秋,國慶節(jié)前夕,市場售價高,果肉比滿天紅更脆,耐藏和運輸。 大果“紅香梨”,樹姿較直立。多年生枝綠褐色,光滑,皮孔大而明顯;當年生枝青褐色,新梢密生灰白色茸毛, (原滿天紅新梢密生黃褐色茸毛)。成熟葉片長狹橢圓形,濃綠色,葉片肥厚,較大,葉片正面主脈上密生白色茸毛,葉背僅主脈上有稀疏的白色茸毛(原品種滿天紅葉背密生黃褐色茸毛),葉柄斜生,密生白色茸毛;葉尖漸尖或長尾尖,葉基圓形,葉緣細鋸齒,有刺芒。葉芽小,三角形;花芽大而飽滿,長橢圓形。 紅香梨樹勢生長強壯,以短果枝結(jié)果為主,部分果臺抽生中短副梢并當年形成花芽,自花結(jié)實率高(如果配授粉樹可選以園黃梨、滿天紅、紅酥脆作授粉樹,大果“紅香梨”與授粉樹的配置比例3:1)。苗木栽后第2年可少量始果,高接大樹第3年恢復原產(chǎn)量水平,早果,豐產(chǎn)。 建園時按2m×3m的株行距定植、挖80×80㎝見方穴,施足農(nóng)家土雜肥后種植,每667㎡栽110株,待封園后間伐4×3m,每667㎡留55株(間伐的大樹可外移種植),也可每667㎡栽83株。整形修剪按小冠疏層形或開心形整形。幼樹輕剪,夏季拉枝緩勢,適度短截,冬剪長放促花,培養(yǎng)牢固骨架和結(jié)果枝組;盛果期注意更新復壯。 該品萌芽前20—30天施速效氮肥,5月中旬施復合肥。6.7月注意灌水,防止高溫干旱導致果面彩色褐變影響美觀,促果實膨大和品質(zhì)提高。果實采后及早施基肥,每667㎡溝施腐熟農(nóng)家肥5000㎏以上、果樹專用肥120㎏、過磷酸鈣100㎏、硫酸鉀50㎏、硫酸亞鐵400㎏、硫酸鋅5㎏、氯化鈣25㎏、硼砂5㎏。萌芽期、新梢旺長期和果實膨大期追施磷酸二銨50㎏、果樹專用肥50㎏,花期前后噴2次0.3%尿素和硼砂混合液。 花前復剪蔬花,間隔15—20㎝留1個花序,每花序保留2—3朵健壯花,花后及時蔬果,一般留單果。5月20日前后果實套雙層紙袋、套袋前噴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病,采果前10天除去外層袋,摘葉、蔬枝、轉(zhuǎn)果,改善光照條件,增進梨果著色。此外,大果“紅香梨”,葉片和果實上均未發(fā)現(xiàn)梨黑斑病和梨黑星病,但要注意防治病蟲害。 [詳情]
草質(zhì)纖維多為禾本科野生草本植物,不僅可作為造紙的原料,也可用于編制草席、草繩、提包、草帽、坐墊等日用工藝品。若將野生草質(zhì)纖維進行深度加工開發(fā),就能把豐富的野生草類資源變廢為寶。——蘆葦。蘆葦又名芒稈,常生長在山坡、草叢、林地、河邊、荒蕪田野等處。為了確保能收獲采集到優(yōu)質(zhì)的蘆葦纖維,通常收割2年以上、稈皮黃熟的蘆葦,在收割時,宜選擇纖維較強的稈身,收割的時間應選擇在每年秋季晴朗的天氣中進行。收獲的方法是:用刀在蘆葦稈的基部割取,除去大葉及花序后,攤放在烈日下曬干。然后把稈身截成2米以上,用藤條或竹蔑捆扎四道,每道2圈,每捆約30千克,兩頭取齊,堆放于干燥處,注意防止雨淋腐爛變質(zhì)。蘆葦花序及花絮分別收集曬干即可。——蘆竹。蘆竹常生長在河岸、溪邊、池塘邊及山坡、路邊的濕潤處。春夏時節(jié)是蘆竹的生長旺季,待秋末冬初蘆竹成熟后即可收割。收割時,應先除去蘆竹葉梢,并置于烈日下充分曬干。為了確保蘆竹的質(zhì)量,收割蘆竹的稈長要求在1.2米以上。包裝時,須捆扎結(jié)實,擺放在陰涼干燥的通風處,以防止雨淋霉變。——燈芯草。燈芯草又名水燈芯草,為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常生長于沼澤濕地,燈芯草是制作涼席及工藝品的上等原料,春夏時節(jié)為生長旺季,秋后即可成熟收割。收割應選在天氣晴朗時進行。正確的采收方法是:用鐮刀在燈芯草植株距地面約3厘米處收割。經(jīng)充分曬干后捆成若干小扎,然后再扎成大捆(每捆約50千克為宜)置于干燥通風處存放。——龍須草。龍須草又名巖草。常生長于向陽干燥、排水性能良好的山坡、石縫等地方。秋后為成熟采收期。采收時,宜用手撥,不可用刀具收割。收割的當日或次日,龍須草應用草本灰涂擦后,置于烈日下曬干(一般須曬2-3天;其符合要求的感官標準是草色光亮鮮白)。——馬藺草。又名馬蓮,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收割(收割的長度應在80厘米以上)后,置于烈日下曬干,除去雜質(zhì)捆扎整齊。每捆的重量以50千克為宜,存放在陰涼干燥的通風處保管。 (記者 佚名) [詳情]
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杯,一株身姿綽約的綠色植物,完全生長在透明的水里,從杯中伸展出油亮亮的葉子,在書房、辦公室、客廳、洗手間等地方,都可以生機勃勃地生長,這就是一盆典型的水培植物。許多人對水培植物的養(yǎng)護想得過于簡單,認為從市場上買來水培專用營養(yǎng)液按說明書配出合適的濃度養(yǎng)殖就可以了,其實家養(yǎng)水培花卉對氧還有著特別的要求。家養(yǎng)水培花卉的營養(yǎng)液處于靜止狀態(tài),溶氧量低,不利于花卉生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為其增加氧的溶解:1.振動增氧。一手固定花卉植株,另一只手把握器皿輕輕搖動10余次。搖動后的營養(yǎng)液溶解氧含量能夠提高30%左右。2.增加換水次數(shù)。換水就是更換瓶中加了營養(yǎng)液的水。一般情況下,春、秋季5至10天換一次水;夏季5天左右換一次水;冬季10至15天換一次水。家養(yǎng)水培花卉應該采用軟水作水源,一般可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把自來水放置兩小時至半天以后,等它的溫度接近室溫、水中的氯氣等揮發(fā)干凈以后,再按比例加入買來的營養(yǎng)液,就成了可以養(yǎng)水培植物的營養(yǎng)液了。3.在營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固態(tài)氧或添進1%的過氧化氫(3%雙氧水)。4.采用微型潛水泵或增氧泵(均為水族箱標準制品)對營養(yǎng)液進行瀑氣,植物根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可獲得充足的氧氣,促使花卉健壯生長。 [詳情]
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圣人與特定花朵連結(jié)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圣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nèi),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qū),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野濫縷菊便是被選來祭祀四世紀時在埃及過著隱遁生活的圣馬卡流士的花。它屬于迪吉科,是北半球較普遍的野草之一,無論在山坡、荒地或原野上,只要風吹得到的地方,它都可以生長。 野濫縷菊的拉丁語是“色內(nèi)希歐”,是從表示老人的“色內(nèi)克”這個字產(chǎn)生的,也就是象征飽經(jīng)人生歷練而來的智能與睿智。因此野濫縷菊的花語是“睿智”,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備了深謀遠慮的成熟魅力,只不過獲到愛情時會稍微畏縮不前,偶爾也該積極一下才是。▉碓矗褐袊鴪@林網(wǎng)) [詳情]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