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縣藍海迷迭香種植專業(yè)合作社

主營:迷迭香鮮葉,干葉,種苗及盆景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產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 日本落葉松育苗技術發(fā)布時間:2009-04-15

    一、采種9月人工上樹采摘果枝,將球果露天攤曬、敲打、篩選,然后干藏。 二、貯藏10月至第二年3月,短時間內播種可直接干藏,將篩選后的種子適當干燥,置于通風、干燥的室內,第二年春播種前一個月混沙催芽。 三、整地3月上中旬,選擇海拔在300米以上的陰坡、半陰坡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翻深整平,做1米寬左右的高床或高壟,每畝施廄肥3000公斤,嚴格進行土壤消毒。 四、播種3月下旬,種子催芽后可直接播種。否則,要用40℃左右溫水浸種一二天,在溫暖處混沙或鋸末中進行催芽后再播種。開溝條播,灌足底水。每畝播種7至10公斤,用搗細的腐殖質或細沙覆蓋,覆土不能超過0.5厘米,有條件時,較好再覆一層草保墑。 五、撫育管理4月至第二年7月幼苗出齊后,要進行必要遮陰,透光度保持60%左右,進入雨季撤除。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分別間苗2次,較后一次每米播種行留苗100株左右。出苗前始終保持床面濕潤,用噴壺每天噴水2至3次,出苗后可適當減少噴水次數(shù),但不可床面過干。出苗后15至20天,每畝追硫銨5公斤,以后每隔半個月左右連續(xù)追肥3至4次,每畝每次追肥量逐漸增加至10公斤左右。7月停止追氮肥,可適量追施磷鉀肥,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 六、出圃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出圃移栽。起苗前3至5天澆水一次,使土壤濕潤疏松,起苗時不易傷根。對主根適當修剪,注意起苗時不要傷頂芽。 [詳情]

  • 富貴竹盆栽技術發(fā)布時間:2009-05-27

    富貴竹為龍舌蘭科龍血樹屬植物,別名萬壽竹、銀邊萬年竹,其莖葉形態(tài)酷似翠竹,葉子為翠綠色,光亮照人,亭亭玉立,姿容秀雅,是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觀葉植物。 盆土選擇: 栽培富貴竹以選用紫砂盆、塑料盆為宜,室外則以土陶盆為佳。它不甚擇土,在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較健壯,可用腐葉土、菜園土、沙按5∶4∶1混合作培養(yǎng)土,如滲入少量碎雞蛋殼,長勢更旺。每年春季翻盆換土一次,翻盆換土時宜在盆底放一層碎硬塑料泡沫塊,以利透氣、排水,防爛根,且便于脫盆。 水肥管理: 富貴竹既喜濕潤也喜肥,但盆栽置室內觀賞則宜控水扣肥,使其緩慢生長,提高觀賞價值。生長期根據(jù)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2天至5天見盆土干即澆一次水,保持盆土稍濕潤而不漬水為度,盆土過濕易徒長,過干葉易干尖,要常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小環(huán)境空氣濕度,而利其生長。堅持薄肥勤施,15天至20天少量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過量或單施氮肥易徒長。冬季不施肥,少澆水。 溫度光照: 富貴竹原產西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喜溫暖,較適宜生長溫度18℃至25℃,不耐寒,較低氣溫降至5℃時,應入室越冬,室溫保持5℃以上,它喜散射光充足的環(huán)境,夏日、初秋忌烈日暴曬,從秋末到翌春可置于見直射光或離窗戶2米以內散射光充足處,過陰則葉色失去光澤不美。 更新繁殖: 富貴竹種植多年后,植株長高與盆的大小比例失調,影響美觀,可于5月、6月將其從離盆土10厘米至15厘米處剪矮,剪后下部基會另發(fā)新枝,剪下的上部莖,可作插穗繁殖。 5月至9月利用瓶插水養(yǎng)的富貴竹,或是更新剪下的富貴竹,凡是已生根的,可將其直接栽入土中。未生根的將其切成15厘米至20厘米長,入土部分的葉全剪掉,而后在切口處涂抹硫磺粉或草木灰,插入素培養(yǎng)土中,置陰處,常噴水保濕,待其長新葉后移至散射光充足處養(yǎng)護即可。 [詳情]

  • 庭院石榴樹秋冬季的管理發(fā)布時間:2009-09-24

      庭院石榴既能美化環(huán)境,又能產生經濟效益,逐漸成為鄉(xiāng)村庭院種植的首選樹種之一。筆者結合庭院石榴樹種植的特點,介紹一下庭院石榴樹秋冬季的管理! 1.秋施基肥。果實采收后,施入適量基肥非常關鍵,秋施基肥應在10月中旬以前結束。以農家有機肥為主,肥料可混入適量磷鉀肥。施肥方法采取放射溝施效果較好。施肥溝挖深30~50厘米、寬40厘米左右,長度、條數(shù)視具體情況而定。  2.整形修剪。冬剪以疏剪和長放為主。疏剪樹冠內膛多余的輪生枝,交叉、并生枝及萌枝,過密的下垂枝、病蟲枝、枯死枝等,做到既平衡樹勢又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要培養(yǎng)結果枝組填補內膛,擴大結果面積;對結果部位嚴重外移的枝條,應選合適的位置進行回縮;因石榴的混合芽均著生于健壯的短枝頂部或近頂部,因此,對這些短枝、結果母枝應注意保留長放,禁止短截修剪! 3.培土防寒。冬季寒冷溫度容易使石榴樹根頸部發(fā)生凍害,冬剪后土壤上凍前,要對石榴根頸培土,厚度在20厘米左右,或在根頸堆成上小下大饅頭形的土堆,培土高度40~60厘米。要求培的土要濕潤、松散,在距根部一定距離以外取土,以防傷根。同時要注意在來年春解凍后及時清除培土,防止根蘗的大量萌生! 4.灌封凍水。灌封凍水有利于樹體安全越冬和防止第二年春旱,并能消滅部分越冬害蟲。澆封凍水時間在土壤上凍前,以灌透為宜。冬灌后要及時松土保墑,以防土壤板結。  5.秋冬防病蟲害。石榴樹的秋冬季病蟲害主要有蚜蟲、桃蛀螟、紅蜘蛛、干腐病、褐斑病、麻皮病等。對以上病蟲害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剪除樹上的病蟲果、干枯的病枝,刮除老翹皮,涂抹樹干裂縫,清除樹下落葉徹底深埋或集中燒毀,以減少病源。 [詳情]

  • 花生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發(fā)布時間:2011-07-21

      花生莖腐病俗稱爛脖子病,在全國各花生產區(qū)均有分布,一般發(fā)生在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后期為感病者。果莢往往腐爛或種仁不滿,造成嚴重損失,一般田地發(fā)病率為20%~30%,嚴重者達到60%~70%,甚至顆粒無收! ∫、癥狀 病菌從子葉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頸部產生黃褐色水漬狀病斑,后變黑褐色,引起根基組織腐爛。當潮濕環(huán)境時,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器(即黑色小突起),病部表皮易剝落,纖維組織外露。當環(huán)境干燥時,病部表皮凹陷,緊貼莖上,成株期感病后,約10~30天全株枯死,發(fā)病部位多在莖基部貼地面,有時也出現(xiàn)主莖和側枝分期枯死現(xiàn)象! 《、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主要在種子和土壤中的病殘株上越冬,成為明年發(fā)病的來源。如果病株作為飲料或莢果殼飼養(yǎng)牲畜后糞便,以及混有病殘株所積造的土雜肥也能傳播蔓延。在田間傳播,主要是靠田間雨水徑流,其次是大風,不過農事操作過程中攜帶病菌也能傳播。在多雨潮濕年份,特別是收獲季節(jié)遇雨,收獲的種子帶菌率較高,因此,不僅是病害的主要傳播者,而且通過引種還可以遠距離的傳播! ∪、防治方法  1.防止種子發(fā)霉,保證種子質量。(1)適時收獲,避免種子受潮濕、防止發(fā)霉;(2)曬干種子,保證含水量不超過10%;(3)安全貯藏,注意通風防潮;(4)不能使用霉種子、變質種子播種;(5)麥套花生早播的花生發(fā)病輕;(6)選用抗病品種! 2.合理輪作,較好和小麥、高梁、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輪作;  3.施用腐熟肥料,加強田間管理  4.藥劑防治:用25%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或按種子量0.5%~1%藥劑兌水配成藥液浸種,以能淹沒種子為準,浸泡24小時取出播種。 (記者 不詳) [詳情]

  • 矮牽牛碎色花發(fā)布時間:2013-03-22

    癥狀 花冠呈現(xiàn)雜色的現(xiàn)象,實為病花,稱‘碎色病’或雜錦病。重癥則表現(xiàn)為在原來就有彩色紋斑的品種上,紋斑色彩轉淡或變濃,產生碎色病后,花朵雖增艷,但花期縮短,植株羸弱,矮牽牛碎色花每個花瓣的斑駁都不一樣,比無病花鮮艷美麗。 病原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發(fā)生碎色原因在于花冠表面層局部細胞內的色素起變化,如表皮細胞內花青素、類胡蘿卡素、類黃酮等重新分布或分配,于是出現(xiàn)黃色、白色的紋斑,原來是白色、黃色花的品種,因表皮層無花青素,所以雖病也不碎色。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主要通過蚜蟲傳毒。氣溫28~30℃發(fā)病重。6~7月若降雨天氣少,濕度低利于該病發(fā)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挖除,集中燒毀。 (2)對黃瓜花葉病毒為主要毒原地區(qū),要特別注意防治蚜蟲;對TMV為主的地區(qū),要從防止機械傳染為主,農具和種子用10%漂白粉浸泡20分鐘,能收到一定效果。被TMV污染的土壤每平方米可用30%溴甲烷消毒,能使病毒失去活力。 (3)溫室中應嚴禁吸煙,吸煙的操作人員應在接觸矮牽牛以前先用肥皂水洗手,以防傳毒。 (4)必要時噴灑20%病毒A或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克毒靈水劑700倍液、10%寶力豐病毒立滅,每支加水10~15kg。 [詳情]

1/1 記錄數(shù):5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苗網(wǎng)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苗網(wǎng)版權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